趙靜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注冊會計師審計屬于第三方審計,它是在三權分立的企業管理體制下產生的。目前,審計是以風險導向為基礎,在審計抽樣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各項報表是否依法進行了各自的審計報告。風險審計與防范是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的基礎,也在加強經濟秩序和資源配置的層次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關鍵詞:審計 風險 預防辦法
中圖分類號:F457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企業發展中審計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產生直接的影響。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到新常態,為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經營水平,應加強企業管理,降低企業經營的風險,同時還要加強對企業審計工作的改革。審計部門作為企業核心部門之一,對企業經營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隨著經濟增長模式的變化,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對企業風險和資金不能進行正確的審計,進而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阻礙,在審計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對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各項經濟活動充分了解,根據審計工作原則對審計工作內容進行合理安排,確保審計報告真實性。
1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
1.1審計人員風險意識淡薄
當前現狀在于審計人員雖然已初步認識到了風險的危害,但在實際審計過程中風險的表現不突出,導致審計人員只關注任務而忽視風險。事實上這才是審計風險最大的隱患。
1.2審核組素質參差不齊
審計組成員的綜合素質不高,缺乏先進的審計知識的支撐。使得審計人員缺乏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那么審計團隊就會專業結構單一,因而后續發展難以繼續。
1.3落后的審計技術
目前國際上的審計辦法主要采用抽樣審計。從根本上說抽樣審計也存在巨大的風險。但審計的最后報告內容不能存在有誤的方面,它會導致巨大的審計錯誤,更會嚴重地影響被審計單位的有效收益以及使其忽略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破產的風險。
1.4審核行為不規范
從項目立項到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的實施,審計工作是由審計前的準備,審計中和審計報告組成。每個階段都會存在許多的問題。但如果其中一個階段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風險的急劇上升。
1.5審核管理制度約束
我國的審計行業受到政府和高等審計機關的監督。這種制度和管理模式必然不利于審計師獨立性的發揮,也可能產生風險。
2企業審計工作優化策略
2.1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水平
在企業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還需要嚴格按照審計制度來執行,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審計工作還需要有專業的審計隊伍,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水平,才能切切實實做好企業的審計工作。在構建審計隊伍時,需要從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來著手,首先企業內部需要加強對專業審計人才的培養,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聘請專業審計人員,并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加強培訓,如有條件則對企業內部優秀審計人員送到高級培訓機構中進行專業化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素質水平。其次,在企業外部則從社會上招聘優秀審計人員,提高企業審計部門綜合水平,對審計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進行嚴格考核,才能有效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
2.2明確審計工作定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在新常態下企業的審計工作也需要進行改革與創新,尤其是在經濟發展瓶頸期,企業的健康發展和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有著緊密的聯系,審計工作有助于企業經營者了解自身優勢,并在企業的長期規劃中結合審計工作執行,從而確保在審計工作支撐下,明確企業的發展道路和方向。此外,企業經營者要明確審計工作定位,構建企業內部完善的經濟責任制度,根據審計工作基本原則來進行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3提高審計管理的部門獨立性
企業想要提高經濟發展需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審計部門,提高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給予審計部門一定的權力保證企業審計部門的正常運行。首先,公司的治理層和管理層需要根據企業的發展和未來計劃去決定目標,確定審計工作任務和目標,并且還要根據審計工作的性質讓公司其他人員了解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公司的治理層和管理層還需要帶頭正視公司的審計工作,讓其他部門工作人員配合審計部門的工作。為了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無論是財務部門還是其他部門都不可以干預審計人員的工作。但是在實際企業發展中,很多審計人員沒有接受過系統化培訓,因此企業需要定期培訓企業審計人員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及業務水平。最后,企業需要要求所有的人員都要按照企業的規章制度工作。
2.4大數據在企業審計中的應用
(1)改變傳統審計模式,實現信息全覆蓋
傳統的企業中是以科室為單位劃分人員,但不同科室間就有可能有不同的審計方法,造成信息的重復或者缺失,使得傳統審計工作效率低下,其實這是一種人力資源浪費。而大數據的應用則給審計工作的改變提供了新思路,打破了原有的審計工作模式,使得審計工作在變得分工更加明確的情況下同時又提升了工作小組運作的效率。更細致的分工模式代表了更詳盡的數據分析以及更更全面的信息覆蓋,大數據技術無疑大大提升了審計工作的效率。
2.5嚴格執行審核程序
特別是在審計工作的三個階段,要嚴格控制每一個環節。當前,我國審計工作正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開始從傳統向現代化轉變。現代化審計的主要特征表現在審計的行為結果必須完全規范,公開的面向社會。這突出了嚴格執行審計程序的重要性、客觀性和緊迫性,特別是在審計執行的三個階段。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審計質量監督體系和審計執法責任制,認真落實審計命令,全面落實法律規定。切實完成審計機關的質量控制方法。在總結審計現狀和我國審計標準化建設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審計標準化建設的對策。它是根據現階段的具體情況,系統、全面地制定的。現在的關鍵是科學地開展項目,特別是在審計計劃、證據和報告方面。保證項目質量,更好地防范和控制審計風險。
結束語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要提高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優勢,就要加強對審計工作的改革與創新,明確審計工作定位和工作計劃,確保審計工作執行合理,科學。
參考文獻
[1]劉宇博.初探新常態下完善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現實需求及對策建議[J].中外企業家,2019(02):24-25.
[2]謝乙琳.新常態下完善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新要求及對策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8(13):173-174.
[3]佘娣.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18(10) :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