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計算機、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已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手段與信息平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也就應運而生,且發展迅速。然而,農村的信息技術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學校、教師、學生等方面的因素。現就農村初中信息技術的現狀及教學作一些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信息技術 農村初中 學校 教師 學生 學習興趣
目前,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學校電腦設備的落后,教師在課堂上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基礎好的學生能跟上老師的節奏,而基礎差的學生就經常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如玩游戲、上網、講話等,甚至有少部分學生去電腦室上課目的只有一個,上網玩游戲,老師一講授知識就感到厭卷。
農村學生出現以上種種問題,分析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 學校因素
學校重視程度不夠,認為本課程與升學考試無關,信息技術課還需學校投入大師資金購買設備、維護等,浪費人力財力,勞命傷財。所以在廣大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設備老化、硬件缺乏,投入資金不足等問題普遍存在。如我校只有一個學生機房,學生機數量過少,學生上機很多兩人共用一臺電腦,再加上硬件更新慢,檔次低等因素,嚴重影響了我校信息技術教學的正常發展。
二、 教師因素
第一,信息技術專業教師缺乏,科任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嚴重影響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第二,教師本身對信息技術不夠重視,主要表現在備課不充分,缺乏教學組織能力,上課時只顧自己講授不注重教學效果。有個別教師認為信息技術課不重要,學生玩其他的也不管,還有的教師不拘小節,乘學生做練習時自己上網、聊天等,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久而久之,學生會效仿,從而影響學生,使之失去學習興趣。
三、 學生因素
我校是一所邊遠山區的農村學校,學生家里很少有電腦,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完全靠在學校學習,造成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小學開設了信息技術課,而有的小學由于沒有電腦室而沒有開設信息技術課,由于學生素質的良莠不齊,導致基礎好的學生容易產生自負心理,認為老師講得都懂了,而基礎差的學生一個問題老師講解幾遍他也不會操作。由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授課時導致兩部分學生都不會認真地聽課,課堂效率不高,學生慢慢地失去學習興趣。再次就是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不是在“學電腦”而是想“玩電腦”,學習目標不明確,又怎能學好本門課程呢?
根據目前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課的現狀,學校應重視信息技術教學,加大資金投入,更新電腦設備,保證信息技術設備正常運行。教師應改變思想觀念,提升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著力點必須圍繞學生,必須要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方法、態度、情感和意識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必須講究課堂效率,以此為基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本人總結自己的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索農村信息技術課的教學:
一、創設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強大動力,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老師在課前應做好充分準備,營造恰當、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產生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和求知欲望。
二、 創設問題,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創造一個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產生我要解決此問題的心理狀態,為教學目標的達成建立了堅實的基礎。多提啟發性的問題,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例如:在教學“PPT插入圖片”一課時,我先告知學生這和在word里的方法是一樣的,你可以在菜單欄中找,接著提出問題:(1)如何在PPT中插入剪貼畫?(2)如何在PPT中插入文件圖片?(3)如何在PPT中插入文本框?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上機摸索,并用知識帶動新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對于基礎不太好的學生還是很適宜的,能給他們帶來成就感,提升興趣。
三、 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課的最大特點就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素養全面發展,體現科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主線,重點培養學生的動力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的教學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激起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強烈欲望。例如:Excel的公式、函數時,如果單純的講解,學生學習時就比較被動或不太愿意去理會的。為此,我事先在Excel中準備了一份學生成績表(500人),上課時先拋出一個問題,希望大家能幫我計算這500人的總分、平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同學們很積極討論各種方法,但希望大家能在幾分鐘內計算完,同學們感到難為情,這時我拿起鼠標熟練地完成了總分、平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的處理,整個過程不超過三分鐘,并讓學生驗證其準確性。此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這個時候我及時的引出課題,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
四、 重視上機操作,促進學生發展
由于信息技術教育學科可操作性強,所以要求學生加強上機練習,教師應少講,要求學生多練。如在講完word文字處理文字輸入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一篇上機心得或自我介紹等,進行輸入,設置字體、字號、顏色等,這樣學生既可在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又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正如一位教育局長所感嘆的: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最終歸屬與落腳的地方,新課程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天地,但要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卻有無數個‘結’等待我們去解。”但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去努力、去嘗試、去實踐、去探索,我們定會開創一條適合農村學校的教學之路。
作者簡介:姓名:胡建勇 出生:(1976—),性別:男 籍貫:漢族,湖南永興縣人 學歷:學歷本科 單位:湖南省永興縣樟樹鎮中心學校 職稱:信息技術一級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