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背景下,小學作為教育初始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起到奠基作用。新時期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知識抽象、復雜,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難以滿足實際教學需要,迫切地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提出合理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對策。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學素養;思維能力;措施
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知識,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同時,在學習中激發潛能,鍛煉思維能力,提升學習能力。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和組織者,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尋求多樣化的手段解決教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基于此,對其探究有助于持續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為后續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一、小學數學中促進問題解決多樣化的必要性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同其他學科之間聯系較為密切,學好數學有助于為其他學科學習奠定基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優化現行的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已經基本掌握了新課程改革理念,意識到教學觀念創新的重要性,注重提升自我素養,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前沿的教學方法,教學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但是,如何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還需要進一步探究和分析。例如,一題多解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解決問題的思維意識,為后續學習提供幫助。與此同時,不同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學習水平不同,所選擇的解題方法同樣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法,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的有效對策
1.樹立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鼓勵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避免單一方法的局限性,更加靈活多變地應對這一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越多,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培養就越具有促進作用。教師需要結合課堂教學要求,把握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在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尋求合理措施予以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最佳的數學解題方法,在注重多樣化的同時注重質量。為了找到最佳的數學解題方法,可以通過對比分析予以解決,尋求最簡單、便捷的方法,重點講解不同解決問題方法之間的聯系,從而靈活地在解決問題中運用,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2.深入挖掘教材內容
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把握,教材內容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只有牢牢地把握教材內容,聯系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才能更具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切實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此外,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例如,在計算長方形周長時,學生可以選擇“(長+寬)×2”的方式計算,也可以選擇“長×2+寬×2”的方法,尊重學生的個體思維差異,因材施教。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其后續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3.創設問題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尊重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實際要求創設教學情境,聯系實際生活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方法進行學習,切實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例如,小劉拿著媽媽給的三十塊錢去買菜,如何選擇可以買到最多的韭菜、菠菜和白菜?通過不同的方案對比分析,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多樣化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養成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濮玉蘭.關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5,21(3):165.
[2]高蕾.關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41(S1):448.
[3]郝義龍.關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探究[J].才智,2014,23(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