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霞
摘要: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閱讀教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小學階段更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期。本文從一二年級繪本激趣引導閱讀、三四年級提供平臺促進閱讀、五六年級涉獵經典深化閱讀等方面,淺談小學分階段閱讀教學的嘗試與收獲。
關鍵詞:小學分階段;閱讀教學;繪本激趣;涉獵經典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立足學校教育主陣地,分階段嘗試了一些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一二年級:繪本激趣引導閱讀
新西蘭兒童文學研究學者多羅西·懷特說:“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書中最最重要的書。—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可以說,繪本這本“最最重要的書”,是打開孩子閱讀大門的金鑰匙。
第一,親子共讀。這不是一個新鮮的提法,在孩子的幼兒時期,許多父母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陪孩子玩耍、陪孩子閱讀繪本都做得比較好。為了降低閱讀難度,我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隨時解決閱讀中的障礙,這也是為了在學生家庭中營造親子共讀的良好氛圍。許多孩子每天都要纏著父母一起看書,看完后還要一起討論。
第二,教師導讀。在孩子們識字量極其有限的那段時間里,我每天利用午讀及課余時間給孩子們講繪本故事。一年級入學兩個月以后,拼音已經學完,為了鞏固學過的拼音,我要求孩子們讀拼音讀物。這樣一來,孩子們看的書比學拼音前更加豐富了。兩周以后,家長紛紛反映,孩子依靠拼音閱讀的速度提高了,讀書的興趣濃厚了起來。
第三,小組享讀。為了更好地激勵孩子讀書,我組織學生分組閱讀,讓孩子們一起誦讀,或把看過的故事講給其他同學聽。孩子們分享的積極性很高,班里出現了好幾個故事大王,受到同學們的一致追捧后,小家伙那份得意勁就不用說了。通過共享閱讀,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共同分享閱讀感受,輕松愜意,這樣的氛圍怎能讓孩子不愛上閱讀?
二、三四年級:提供平臺促進閱讀
有了書不等于會閱讀。如果不能給孩子們提供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教室后面的圖書角也只能是擺設,其功能只能是應付檢查。因此,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措施,為孩子們創設閱讀平臺,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讓教師課堂所教的方法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第一,辦圖書節。為了引導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在有限的時間里遇見更多更好的圖書,我組織舉辦了班級圖書節,讓孩子們把家里收藏的好書拿到班里展示。一聽說辦展會,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從家里拿來了《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寓言故事》《成語故事》《一千零一夜》等中外名著,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了。
第二,開交流會。為了使孩子們在閱讀中學會思考,我結合學校書香校園建設,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氛圍,定期開辦讀書交流會。每次交流活動,選出一名學生主持,負責組織工作,選定主題后,班級全體學生認真準備,一個都不能少。在讀書交流會上,孩子們用自己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自己讀書的收獲,或朗誦讀書心得,或交流讀書的益處,或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或講讀書過程中的趣事等。
第三,創“開講啦”。除了讀書交流,我還在班上創辦“開講啦”活動。我指定班上閱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讀完推薦的好書后,就自己的閱讀收獲給全班同學講課。活動形式借鑒中央臺同名綜藝節目,內容涉及所讀書籍的作者簡介、作品分析、人物分析、精彩段落賞析、名家點評、考考你等。在準備的時候,允許有空閑時間的家長參與進來,幫助孩子搜集資料、制作幻燈片。孩子們收到任務后都特別開心。開講時的嚴謹、問答環節的幽默風趣深深打動了參與的家長和全體學生,也使我堅定了開展好這項活動的信念。
三、五六年級:涉獵經典深化閱讀
“經典”是時代、民族文化的結晶。人類文明的成果,通過對經典的閱讀代代相傳。每個國家都有幾部經典,可以說家喻戶曉,滲透到一個民族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我認為,讓經典閱讀進入基礎教育,扎根在孩子們心中,成為他們精神的“底子”,是極其重要的。進入五年級以后,學生的閱讀量及閱讀水平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我認為這個階段要讓學生讀有塊頭、有難度、有層次的原著經典。通過涉獵名著經典,讓孩子們在“啃”書的過程中受益。
第一,培養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愛上經典,其實從低年級的閱讀開始,我就注重給孩子們推薦中外經典童話、寓言、詩詞,讓孩子們在優秀文化傳承中接受熏陶。當然,我也清楚,中外經典名著,尤其是那些國學經典,連一些教師都會望而卻步,更何況是五六年級的小學生。所以,要讓孩子們愛上經典,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我給孩子們講解世界文學的豐富、傳統文化的博深、古文詩詞的優美,讓孩子們感受到經典閱讀的價值和意義,感受經典的魅力。
第二,選準書目。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書籍,家長和孩子們難以選擇。作為教師,選擇推薦書目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中低年級指導孩子讀完《三字經》《弟子規》《笠翁對韻》等啟蒙書的基礎上,我推薦孩子們選擇誦讀《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等國學經典,還有一些優秀的外國經典讀本,如英國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俄國果戈理的《死魂靈》等名著。
第三,抓好督促。等孩子們閱讀經典原著成為常態時,我就引導孩子們誦讀國學經典,吟誦古詩詞。實踐證明,用這種方法學習國學經典,不但是還原經典學習的必要,而且會減輕學習疲勞。如在學習古詩詞時,讓孩子們根據文體遵循平長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韻長、依字行腔的特點吟誦,孩子們就會很快很牢地記住。
閱讀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在小學低、中、高三個階段采取不同的方式引領孩子們讀書,在我的班級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給孩子們帶來了一片盎然生機。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把閱讀貫徹于小學語文教學全過程,孩子收獲的,不僅僅是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更重要的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對自身全面的滋養。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