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玲
【摘要】: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帶動著食品工業的發展,食品的營養價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特別是食品中的營養搭配是否合理,吃了這種食品能否真正起到增加人體營養吸收的作用等問題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所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基礎。所以,人們對食品安全這門科學開始了解,本文論述了我國營養食品發展的必要性,并對保健時代下的食品與營養進行分析,以及未來營養食品發展的趨勢。
【關鍵詞】:食品營養;食品工業;發展趨勢
如何將健康意識融入我國經營戰略中。促使保健時代產生的原因是食品科學、肥胖、醫療費用等。人口的老齡化,消費者開始加強對食品的控制,日漸嚴重的健康隱患及肥胖問題,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也是驅動健康與保健的因素。
一. 保健時代下的食品與營養
(1)食品引領保健趨勢
保健所要達到的水平為生活沒有壓力、自我感覺健康、合理飲食等。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族群進行相應的保健。全球保健的趨勢是:市場營銷、生活方式、法律規定。有機食品成為了飲食的主流。在北美一些國家,有機食品的銷售額在不斷的增長,近期的食品安全問題引發了人們開始重視有機食品,亞洲的進口有機食品也在不斷增長,目前的消費群多數是收入高、學歷高的人群,中國的政府也在不斷的發展中國本土的有機食品的種植,消費者希望清楚的知道產品的成分。目前,英國的不含添加劑成分的食品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2)保健與營養、健康的致勝因素
科學是最重要因素,啟動全球科學及營養專家進行評估新的科學技術和科學主張,公共事物很重要,與健康和保健相關的食品與廣大的消費者密切相關,如何關注公共領域,需要消費者了解全球的趨勢進行分析和監測,同時可以對營銷策略和信息做出適當的調整,食品的安全問題是不容忽視的,必須建立一套有關危機的管理系統,并且經常的進行更新和演練。
(3)健康與保健因素的思考
作為商家如果你欺騙了消費者,消費者會非常的清楚,在當今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網絡很容易揭穿你,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如果對消費者提出的質疑不做回應他們會認為自己的價值觀不被認可,也就摧毀了消費者的忠誠度同時也影響了銷售額,如果在做決策時猶豫不決這樣會導致成本的增高,花費更高成本來解決問題,現在開始行動,澄清誤會,對廣大消費者提供健康的建議,使消費者與品牌建立新的關系。
二. 食品與營養的市場分析
(1)居民健康意識提高,對營養食品消費更理性
根據有關調查,我國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居民有一定的營養知識,大部分家庭開始不同程度的重視家庭成員的健康及營養狀況。三分之一的人口有購買營養食品的消費經歷。人口的城市化會帶動生活方式的變化,所以對營養健康食品的需求必然不斷增加。
(2)百姓收入增加,具有消費條件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長的速度較快,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的人民幣存款余額也在不斷的增長。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健康是最根本的,是做所有事情的基礎,擁有健康就會擁有希望,擁有幸福。由于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必定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購買力市場,同時也完全有能力消費營養健康的食品。
(3)國外的大量資金涌入中國市場
每年我國的健康總量增加千億美元,對于13億大眾的健康產業而言,已經成為各種投資機構角逐的戰場,07年健康行業的風險投資已經超過了5億美元,其中保健食品行業占的比重偏多。有多數的保健生產企業表示在未來的5年里還會增加產業的投資。將全面提高技術研發、咨詢服務等的發展水平。
三. 未來食品營養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健康理念不斷提高。人類從嬰兒到兒童到青少年到成人,女人從懷孕到產婦到更年期,各行各業對人類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人們產生對各種營養與食品的需求。例如,少兒的長高益智、女士的體態苗條、老人的延年益壽等等。
根據各種人群的不同需求,在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安全食品的基礎上人們大力發展功能性食品。在我國兒童肥胖癥患者偏多,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是字我國步入中老年隊伍的人越來越多,女士們注重體態美,因此大力發展延緩衰老、抗氧化的生物色素,利用醫學及營養學的結合,根據不同氣候、地區及不同人群的需求,發展抗衰老、抗氧化的生物色素黑色食品,是未來改善食品結構的重點之一。
四. 結語
由于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習慣、習俗的不同,對食品理解的概念也有所不同。總體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普通食品,既有營養功能又可以飽腹的食品。二是保健食品,適合特定人群可以調節機體功能。三是營養健康的食品,有利于加強生理功能還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所有食品都是通過規范、標準的管理進行規范的。由于我國對營養食品沒有一個明確的規范,未來發展的方向是申報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英國的科學家李約瑟說:“世界文化中,唯獨中國的養生是其他民族沒有的。”在我國中醫藥學蘊藏著豐富的預防思想,經過幾千年的沉淀總結了大量的養生保健的方法和與預防疾病的手段,具有一定的發揮優勢和鮮明的特色,如果將這種思想引入營養健康食品的發展中,一定會擴大國內及國外市場空間。
參考文獻:
[1] 沈群,沈再春.中國方便面營養與安全的現狀及趨勢[C].//第六屆中國面制品產業大會暨第二屆亞洲面食產業大會.2005:26-29.
[2] 費星.近江牡蠣凈化工藝及其生態冰溫保活過程中營養、呈味成分變化的研究[D].廣東海洋大學,2009.
[3] 梅放.膳食n-6/n-3脂肪酸比值與IL-6基因多態性對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的影響及交互作用[D].中山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