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益榮
摘 要:板書,作為教學技能之一,極易被人們所忽視,極少成為教育者研究的對象。特別是在多媒體盛行的時代,許多老師都用聲像俱佳的課件替代了傳統的板書。然而,好的板書,就是一篇“微型教案”,能夠將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學思想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清晰地展示出來。因此,板書是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技能,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在語文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激發學生興趣,啟發思維,豐富想像,強化記憶,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自《語文課程標準》頒布以來,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著我們的課堂,板書的功能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板書,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的需要,更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推器”。
關鍵詞:小學語文板書設計
一直以來,不論板書的載體如何變遷,板書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和學生利用視覺進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教學工具,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板書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良好的板書設計無疑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追求。板書設計無疑是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教師的教學方法的結合體之一。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板書設計,厘清其涵義,巧妙運用板書設計的方法,必然會增進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實現板書的教學功能,彰顯板書設計的重要性和功能。
一、粘貼與寫要恰當處理
目前,有許多教師在板書時經常貼圖或文字代替粉筆的書寫,增強板書的效果。盡管手寫板書與貼板書其利弊眾說紛紜。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低年級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中年級開始向抽象思維過渡,高年級雖然抽象思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要形象思維的支持。恰當適用的貼板書還是會收到一定的效果的。那么,對于一至六年級的孩子來說,還要根據其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征要進行恰當的貼板書。從課堂生成資源的捕捉來看,預設的板書欲想有用武之地,只能牽著學生走,無法善待生成因素,無法以精彩的板書點亮學生的智慧心燈。那么“貼”出板書即預設的板書一定要結合教師的書寫來貼。好的板書是一堂好課濃縮的身影。但好的板書一定要為突出教學的重難點而設計,并要做到巧妙、精煉、準確、條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觀,力求多樣化。同樣“貼”板書也要視其重難點而定。板書不可以一貼了之,但貼板書一定要恰到好處。
二、板書的內容要準確
對于板書的內容,離開了準確就談不上美。教師在設計教學板書內容的時候,要用準確的語言概括教材、歸納知識、突出重點。在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是經過編者的精心編選,是編者邏輯思維的反映。我們語文教師應該仔細去研讀每一篇課文,咀嚼語言文字,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板書中能夠準確的反應文章的內容和感情。在進行設計板書的時候,還要注意選詞的準確,表達的準確,語言要符合學生的思維、認識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讓學生能看得懂。
三、結合教學對象設計板書
教材是不變的,但教學的對象――學生是千變萬化的。我們在確定教學目的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要分析學生的需求,要掌握學生的學情。教學方法以及板書設計也應具有與學生個性特點相對應的特征。例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由于小學教師一般都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師,我們可以結合兩個班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計不同的板書。比如一個班學生的整體水平一般,且寫作能力較差,那么教師在對這篇課文進行板書設計時,要把重點放在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并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寫作方法進行學習。又比如另一個班的學生水平要好些,那么教師在進行板書設計時,可以把重點放在學生對課文層次脈絡的理清上,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討論。
四、板書要凸顯教學的深刻內涵
教師在引導學生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時,要突出一個“情”字,感情、動情、入情、移情……所以,于永正老師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上到激動處,黑板上的板書被“毀滅”得干干凈凈,只剩下于老師激情寫就的兩個大大的狂草:“怒恨!”。對八國聯軍入侵的“怒”,對侵略者瘋狂掠奪的“怒”,對帶不走還要毀滅的“怒”……縱有千言萬語,又如何能夠表達?對封建統治者軟弱無為的“恨”,對賣國求榮者屈膝獻媚的“恨”,為國人蒙受奇恥大辱的“恨”……此恨綿綿無絕期!狂“怒”、痛“恨”,深深地刻在了孩子們的腦海中,文本所蘊涵的深刻內涵也得到了凸顯,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生了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
五、板書的注意事項
1.板書要集中簡潔。首先板書的內容應是課堂必要的東西,要鮮明醒目,不要成為師生的負擔。
2.板書要有整體安排。板書既不要密密麻麻,也不要稀稀落落,黑板的中間是教師板書的主要位置,書寫時盡可能寫在黑板的上半部,讓學生容易看見。
3.板書的書寫要注意格式。板書應以自左向右橫寫為宜,不要橫七豎八,雜亂無章。
4.板書要工整美觀。板書的字體要正確規范,一般要用正楷書寫,不要信手揮筆。板書所用粉筆顏色要醒目,但不要太雜,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5.板書設計中的“六忌”。忌錯別字、忌筆畫不規范、忌筆順顛倒、忌寫繁體字和不規范的簡化字、忌字跡潦草、忌板書設計不合理。同時,我們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參與板書的設計過程,師生合作、共同參與。教學板書藝術是師生共同創造的結果,教師鼓勵并吸收學生參與板書活動過程,有助于打破課堂板書由教師一手包辦的局面,對于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合作融洽的師生關系、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等都有積極作用。
好的板書,能生動地體現教師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的處理,清晰地展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及文章結構層次;能準確反映出文章的主題,突出課文的重點與難點;能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覺,使學生一目了然地洞悉文章概貌;能讓學生對課文有個系統的認知,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與主題;能吸引學生注意,啟發學生思考,從而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文章的要領。好的板書還有助于學生記憶、理解……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板書沒計的基本要求是吃透教材,緊扣中心,簡潔醒目,工整美觀不同文體的板書設計各不相同。當然,板書設計也不能拘泥成法,一概而論也應提倡百花齊放。
參考文獻
[1]袁開文,趙可華.淺談新課程中的小學語文板書設計[J].當代教育論壇,2005(12).
[2]游錫劍.“創新板書設計”優秀作品評析[J].廣西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