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在初中教育中對學生教育的方式也更加多種多樣,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在實施各個方面的創新改革,適應現代化教育的要求,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主題班會作為初中階段的一個重要教育活動,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初中學生正處于思想發展的重要時期,通過主題班會的開展,可以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教育指導,引入各種新時代的思想理念,豐富班會活動的內容,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首先對新時代初中主題班會開展的重要作用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后重點對新時代初中主題班會開展的具體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初中;主題班會;道德素質;具體策略
在新時代的教育中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學習,還需要時刻注意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的培養,開展對學生的德育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教師需要加強對主題班會的重視,作為初中時期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班級活動,是班級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能夠對學生的思想產生重要的影響,需要教師根據教育的要求,合理制定班會的主題,通過有效的方式選擇各種教學資料,豐富班會的教育資源,并安排學生進行合理的布置和組織發言,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促進主題班會的順利開展。
1 新時代初中主題班會開展的重要作用
1.1 開展主題班會可以引導學生的行為習慣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接觸外界信息,可以產生自己的理念和思維,但是由于初中生年齡較小,還是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很容易誤入歧途,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合理設置各種班會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引入各種實際案例或者行為,實施對學生道德上的熏陶,磨煉學生的意志,讓學生產生良好的思想覺悟,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初中三年實行主題班會系統化,可以根據不同學段、不同主題,開展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
1.2 開展主題班會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
在新時代教育中開展主題班會,不僅需要教師積極參與,還需要學生的踴躍配合,學生可以在班會活動中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和時代性,我們可以嘗試放開手腳,讓學生去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做課件,甚至讓他們自己組織開班會等。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培養信息收集能力,表達的能力,組織活動的能力,還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促使學生自己動腦思考,逐漸形成對問題思考的獨立思維,培養學生對各種問題的解決能力。
1.3 開展主題班會可以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點
在初中主題班會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個人特長進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而具有某方面特長的學生也可以通過這計劃進行展示,這樣就可以讓班主任和同學進行有效的了解,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實現對學生個性特點的培養。
2 新時代初中主題班會開展的具體策略
2.1 更新班會育人觀念,創新主題班會形式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也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視,適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將各種教學內容和要求融入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而主題班會就是一個重要的德育途徑,這就需要教師更新班會育人觀念,根據現代教育的需要,創新主題班會的具體形式,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班會活動,構建有效的班會主題,創設各種班會情境,豐富主題班會的教育內容,凝聚班級的良好風氣,從而實現對學生身心素質的培養。
如在七年級上學期“孝親敬老,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中,我先組織全班討論活動內容的可行性,根據已有條件可做取舍,選出豐富、完善、可行的活動方案,最后確定開展手抄報、征文比賽、活動感受與體會三項活動,其中手抄報、征文比賽在班會前鋪墊展開,班會主要針對感受與體會進行。班會課中讓學生暢所欲言,聊自己家的小故事、家風等,找找自己做的好的和不足的,談談如何才能更好孝敬父母長輩,學生由始至終以主人翁身份參與其中,所以班會后學生表示感悟體會很深。
2.2 創造獨特情境模式,提高班會的教育效果
在初中階段開展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德育的主題,利用信息網絡搜集一些歌曲、圖片或者實物等,創設獨特的情境進行教育導學,讓學生可以在情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 提高班會的教育效果。
如在國慶節開展主題班會時教師可以以“偉大祖國”為主題,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關于國慶閱兵的視頻圖片,或者將《建國大業》的視頻進行播放,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觀看,鼓勵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分析我國面臨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從而激勵學生不斷學習,努力向上。
2.3 根據班會教育要求,組織各種班會活動
在初中教育中教師可以根據班會的教育要求,組織學生進行班會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教育,充分體現班會對學生的德育作用。為了適應學生們的年齡特點,就可以選擇多種形式進行教育,分年齡段設定教育目標,如本課題探究系統化主題班會在初中三年的實施:第一階段是七年級的行為習慣、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等養成教育;第二階段是八年級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的特點、與異性交往、自我激勵,自我學習,樹立遠大理想等自我成長教育;第三階段是九年級的刻苦勤學、有擔當的立志成才教育。
如本學期一開學課題主持人羅則軒就給九年級學生上了一節“拜名師,樹雄心,立壯志,一起上高中”的開學主題班會錄像課。該主題班會的開展對九年級的學生的是一節很好的收心課。該課通過分析中考的錄取形勢告訴學生上高中的嚴峻,另外還介紹了所有的科任老師,讓學生了解老師,相信老師,親近老師,讓師生關系有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安排家長代表發言,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的重要性,明白了家長的良苦用心。最后是學習方法指導,讓學生確實得到學法的指導,在畢業班的道路上扎實學習,立志考取理想高中。
3 結論
綜上所述,新時代初中主題班會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班會的教育作用,引入各種實際案例,積極進行對班會情境的創設,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班會活動,通過有效的熏陶引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實現對學生的綜合教育。
參考文獻:
[1] 蔣玉燕.讓“基礎德育”班會深入學生的心靈——由一堂主題班會課引出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2(18).
[2] 譚立.大德育背景下的功能型班會——以“穿越陌生,走向陽光”主題班會為例[J].北京教育(普教),2011(11).
[3] 白麗群,劉明威.做好青年班主任培訓 提升德育班會課成效[J].遼寧教育,2016(2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新時代初中主題班會開展的策略研究”(編號:hy2018kt004)。
(作者單位:惠州市惠陽區崇雅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