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碧霞
【摘要】 ?詩歌主旨的確定可以從作者、寫作背景、意境等方面入手分析,《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蒹葭》則是《詩經》中最具風韻神致的一篇。在作者、背景都不明了的情況下,就詩歌主旨的多義性進行分析,詩歌《蒹葭》的主旨是愛情或或明志或諷喻或抒發不得志,筆者支持愛情說和抒志說
【關鍵詞】 ?詩歌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067-01
博厄斯在《批評家入門》中說到:“在像荷馬或者莎士比亞的這些一直受人贊賞的文學作品中,必然擁有“多義性”,即它們的審美價值一定是如此的豐富和廣泛,以至于能在自己的結構中包含一種或多種可能性。
周孝王時,秦的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的時候,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來秦逐漸東徙,都于雍(今陜西興平)。秦風共十篇,大多都是東周時代的民歌,而且基本都在這個地方產生。
古人云:“詩無達詁”。對于《蒹葭》這首詩歌的主題,有的看法認為是作者在思念戀人,詩的主旨是愛情;也有的人認為是詩人借懷友諷刺秦襄公不能禮賢下士,致使賢士隱居、不肯出來做官;也有人說作者就是隱士,這首詩是一首明志之作;更有人說這是一首涵蓋了世間各種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境遇,如情人難得、知音難覓、仕途坎坷和功業未就等。
“伊人”的性別到底是男還是女,其實我們很難以判定。“伊人”這個詞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伊人”一指明君或賢臣;二指遵循善良風俗的百姓,即良民。如晉朝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中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詩句中的“伊人亦云逝”指的就是“居住在桃花源中的人也離開了秦國之地”。
毛詩序稱:“《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朱熹解:“言秋雨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秦風蒹葭》是《詩經》三百首中的名篇,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詩經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以及“其言情也沁人心脾,其寫景也豁人口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毛詩稽古篇》也中寫道:夫說之必求之,然惟可見而不可求,則慕悅益至。《詩小序》說:“《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作者沒有直接刻畫詩人和“伊人”的人物形象,但在主人公對“伊人”的追求中含蓄地給讀者展現了兩個人物的形象。
有人認為《蒹葭》是中國最早的朦朧詩,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是將它作為一首愛情詩來讀。其實,無論是將《蒹葭》作為一首朦朧詩,還是愛情詩或思賢臣也都未嘗不可。這首詩確實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強烈的藝術美感和十分豐富的想象空間。詩歌描繪了如癡如醉、如夢如幻的煙水迷離的清秋之晨,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主人公翻山越嶺、永不言棄地不懈追求“伊人”的人物形象。《蒹葭》無“遇”,也無“思”。“遇見”則一定有情節曲折,有“思”則一定有情感交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兩句從意象與色彩上點明了時間和環境。在這一片蒼涼幽渺的深秋季節里,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間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總是時不時地顯現在我們的眼前。
《詩沈》中說:“蓋下游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見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游為汧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長面可致也。”認為該詩主旨是求隱士。而我們中學的教材在講解時將《蒹葭》的主題基本定位為愛情,從男子追求女子的角度去理解這首詩歌。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兩句,交代了“伊人”所在的地點。“所謂”二字,表明“伊人”常常掛在作者的嘴邊,是在作者心中難以忘懷的。“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寫出了作者不顧路途艱險,排除萬難,迷戀“伊人”,不屑追求“伊人”的狀態。“蒼蒼”、“萋萋”、“采采”寫出了蒹葭由蒼青到泛白的顏色變化;“方”、“湄”、“涘”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見到“伊人”的心理活動;“長”、“躋”、“右”、“央”、“坻”和“沚”的方位變化,寫出了作者突破重重困難想見到“伊人”的迫切心情。將“左右”尋求的迫切心情與煙渺朦朧的自然之景相結合。在這些空間的變換和時間的推移交替中,身份和性別都撲朔迷離的兩位主人公在如幻境般的渺迷的秋天中產生的故事。
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指出:“凡作詩不宜逼真,如朝行遠望,青山佳色,隱然可愛。其煙霞變幻難于名狀,及登臨非復奇觀,唯片石數樹而已。遠近所見不同。妙在含糊,方見作手。那么《蒹葭》的主題到底是什么呢?戴君恩說:“溯洄、溯游,既無其事,在水一方,亦無其人。詩人感時撫景,忽焉有懷,而托言于一方,以寫其牢騷抑郁之意。”說不定整首詩歌就是作者在某個境遇下的一份執著之作呢!
[ 參 ?考 ?文 ?獻 ]
[1]詩經,程俊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
[2]四溟詩話,姜齋詩話,謝榛,王夫之.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04).
[3]涇野先生毛詩說序毛詩或問.呂構著,袁仁著.商務印書館1936(12).
[4]人間詞話,王國維.中華書局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