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彥沖
【摘要】 ?生物學是探討有關生命知識的學科,引導學生認知生命,理解生命,從而珍惜生命,因此生物學科在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中具有獨特的優勢。生物學中滲透生命教學對學生學習行為具有刺激性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于學生情感教育上,可以引導學生認知生命精髓,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從而指導學生理性看待生命中的困難,從而提高自身意志力,促進學生綜合技能提升。
【關鍵詞】 ?高中生物 生命教學 高中生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135-01
生命教育即引導學生認知生命的知識性,科學性和規律性,對生命有關的知識進行內化、吸收、感悟,產生實際的有助于自身成長的因子,諸如對生命的認知,從而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也是德育的一種形式。生物學是有關生命知識的學科,其學科的性質對于滲透學生的生命教育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很好實現對學生生命教育的教學目標。
一、高中生物在滲透生命教育的優勢
1.引導學生科學地理解生命本質
沒有哪個學科像生物學科一樣,從微觀,從宏觀,從科學真理的角度給學生剖析生命,從基礎的細胞,到組織,到器官,到生命體,到生命體繁衍的方式,從最本質的層面引領學生認知。甚至學生經過學習,理解自身作為生命體的一員,也是經歷大自然艱難的孕育與生存,體會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的理念,從而激發學生尊重生命的意識。
2.引導學生認知周圍的環境
生命的存在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千萬恒星的宇宙中,目前所知只有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無私為生命體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各種物質條件,但地球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的,瀕臨滅絕的植物、動物,人類一些行為在毀滅性地破壞大自然,而人來也逐漸遭到這些破壞行為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認知人類賴以生存在自然環境,懂得在大自然環境中生命體統一性、平等性和關系緊密性,從而尊重自然,愛護其他生命。
3.引導學生提高生存能力
生物學揭示生命的規律,揭示各種生命現象的本質,比如疾病產生、傳播、痊愈,在一些極端環境下人的本能反應,要積極尋找可以生存的條件,創造可以使生命延續的條件,這些是對生命知識、環境知識等生物知識綜合的利用,并積極實踐的形式,懂得生命的規律,懂得利用生命規律,提高生存能力。
二、高中生物滲透生命教育的途徑
1.將生命教育滲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
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學的主陣地,將生命教學活動滲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對維、多向,高頻率可以提升教學的效果。引導學生認知生命規律,掌握生命科學知識,從理性的角度學習生命科學,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如在和學生一起學習《減數分類和受精作用》章節內容,引導學生認知世界上大多數生命體的繁衍方式,也感知到自身生命的由來,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母體孕育,從而一個成熟的生命體誕生,這個生命體具有唯一性,這是一個換發神奇生命之光的過程。教學強調讓學生認知自身生命的來之不易,讓學生珍愛生命,在遇到生命中的艱難時,也應該以生命頑強性進行奮勇拼搏。
如在進行《生態系統的結構》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及其對環境所起的作用,掌握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是緊密聯系的關系,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食物和棲息的環境,消費者對生產者繁衍后代起到促進的作用,而分解者將生態系統中殘骸分解,促進生態循環。這三者角色中,任一角色缺失都將導致嚴重的后果,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也會不復存在。引導學生思考,熱愛自己的生命,也要熱愛與自身有著直接關系的其他生命體的,維護、尊重,維持生態平衡。
2.將生命教育滲透在主題活動中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積極和學生進行關于生命科學的探討,教學方式相對固定,而主題活動,可以增強教學效果,加強某一內容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思考為主導,積極踐行,質疑、知識沖突、解決方案相繼出現,使教育成為一個連貫有效的過程,從而讓學生眼更清,心更明。
如關于“調查色盲在本區的發病率”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問題情境下,根據調查到的數據進行科學統計統計分析,在得出結論后,學生不得不慶幸在發病隨機的情況下自己是健康的,珍視這來之不易的健康,從而熱愛生命,對其他生命尊重理解,富有愛心。
3.將生命教育滲透在實驗教學中
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實驗是探究生物原理的方式。在實驗中,學生能夠近距離感受到一些關于生命的動態,在具體直觀的形態下,容易感受到生命之光,也在親身實踐中,感悟生命規律的真諦。
如對于受精卵形成過程,利用網絡技術將其動態微觀的過程展示給學生,增強情景氛圍,以其科學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直觀具體地感受生命最初歷程。在這樣的虛擬觀察實驗中,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感悟,要珍惜、愛護生命。
生命教學在教學內容中,也在實際人際中。在實驗教學中,積極倡導學生合作實驗,讓學生懂得相互幫助,寬容忍讓,尊重彼此,以仁愛之心關愛生命。如在動物性演示實驗中,積極倡導教師妥善處理實驗的動物,將其視為一個生命體,給其一個最終的歸宿,讓學生看在眼中,記在心底,悟在思想,雖然人作為生物圈中高級的消費者,但所有生命體都是平等的,對于其他生命的尊重只是舉手之勞。因此,倡導教師以德育人,以自身育人,在實驗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生命教育。
總之,高中生物具有其獨特的學科特征,能夠有效地滲透對學生生命教育。而這個過程更需要教師,以智慧,以身作則,滲透對學生的生命教育。
[ 參 ?考 ?文 ?獻 ]
[1]王月梅. 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 (8):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