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霞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數學教學中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我國現行的初中數學教育存在著許多弊端。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尤顯重要。學生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有極大的可塑性,隱藏著極大的創新能力。教師需要創造適合學生參與和諧的課堂氣氛,同時必須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以平等的身份來到學生中間,把學生看成共同探討問題的伙伴,允許學生思維“越軌”,給學生思維發散時間,并肯定學生的創造思維。
關鍵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引言:
思維就是平常所說的思考,創造思維就是與眾不同的思考。數學教學中所研究的創新思維,一般是指對思維主體來說是新穎獨到的一種思維活動。它包括發現新事物,提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的思維過程。數學教學能夠且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這種創新思維能力。那么,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下面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嘗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激發興趣,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教學中充分激發和利用學生的興趣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提高教學效果是十分有益的。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地鼓勵學生挖掘教材中的創新思維因素,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疑,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具有敏銳的思維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記憶力。要想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就要努力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提供的背景中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因此,教師要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二、啟發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的確如此,想象可以說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動力。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這樣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想象力的形成依賴于社會生活實踐,依賴于教師的啟發誘導。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巧設疑問,增強學生創新思維的靈活性
古人亦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沒有“疑”就沒有學生的探索。“疑”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從質疑開始。因為,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質疑的過程實質是積極思維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因而問題就是創新起點,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善于發現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提出一些創造性問題,指導學生自行解決,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既獲得知識,又能提高能力。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數學學習中要使學生思維活躍,就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正確思維方式。如將陌生問題通過化歸、類比為比較熟悉的問題的“類比遷移法”和“條件更改法”等。
四、鼓勵求異,使學生養成獨立創新思維
求異思維可謂是標新立異,是對思維定勢的否定。作為創造思維的核心,它更體現出其固有的獨創性和新穎性。求異是兒童的天賦,他們樂于表現得與眾不同。因此,教學是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養成獨立創新思維的習慣。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教育者認為,教學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統一,而要鼓勵求異。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它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探索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發散的求異思維,發散求異的目的在于創新。學生的創新需要教師多贊揚、肯定,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發展。
五、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選擇,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激發出來,從而對數學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有效的解決。
(一)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創新思維。
教師在充分理解教材內容和把握學生心理實際的基礎上,創設良好的數學問題情景,從而擴展具體的數學知識,讓學生的視野不斷開拓,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借助良好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可以選擇應用軟件制作出多樣化、圖片化、程式化的課件。采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對相應的數學知識進行計算、推理和驗證。借助良好的教學手段,讓以往的“數學學習”變為“數學研究”。
比如,在學習“ 切線長定理”這部分知識的時候,由于幾何知識有著較強的抽象性,傳統教學中的講解無法讓學生對具體的數學知識進行直觀的理解。我就利用“幾何畫板”進行操作。
(三)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認識規律出發,同時要對教材內容的特點進行充分掌握,從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選擇。教師可以借助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將相應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形成一種開放性的研究活動。比如: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時,就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法。按照以下六個環節來設計:第一發現問題;第二提出問題;第三自主探究,分組討論;第四小組談論后給出結果;第五師生共評;第六小結;借助這種研究性的活動,學生不僅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而且獲得了較好的數學基礎能力和創新能力。
結束語: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千方百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要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貫穿在數學教學始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高,使之終生受用。
參考文獻:
[1]袁喬新.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8(0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