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接華
摘 要:MOOC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教學模式,它充分地利用了網絡的全覆蓋特性,很好地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為學生提供高效、便捷的體育網絡學習環境,給學習者呈現了全景、跨界、互融的在線學習體驗,給體育學科提供了全新的教學創新思路和視角。本文通過深入地分析大學體育MOOC教學模式的優缺點,以共同推進大學體育課程MOOC教學的健康、持續、科學地發展。
關鍵詞:MOOC;體育教學模式;大學體育課程;優缺點;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G807.4-A
1.關于MOOC(慕課)
1.1.MOOC(慕課),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縮寫,即大型開放式在線網絡課程。它是建立在網絡的普及、無縫覆蓋的基礎上,是“互聯網+”的產物。大規模、開放性、在線網絡視頻課程是其典型外部特征。
2.MOOC在大學體育課程中的優勢體現
2.1.進一步豐富體育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緩解師資不足的矛盾。
體育MOOC充分地利用微視頻的直接、可觀的視覺特性,充分地提高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只要利用網絡和終端就可以足不出戶學到體育技能成為現實可能。極大地豐富了校內體育課程教學資源,緩解了師資不足的矛盾,節約了有限的辦學資源,提高了辦學效率。
2.2.有利于“自主學習型”學習模式的構建。
授課教師將課程內容制作成3-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發布到網上,并配以詳細的語言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呈現出全景、跨界、互融的在線學習體驗。由學習者通過在線方式根據課程的授課計劃,在規定學習期間內自主完成課程視頻的學習,依時提交作業或完成考試,并及時參與課程論壇的相關主題討論。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亦通過課程論壇獲得解答。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賦予學習者充分的學習自由和思考自由。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反思,從而促進“自主學習型”學習模式的構建。。
2.3.有利于體育課程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
MOOC體育教學模式都是是通過IT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完成學習的。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充分地利用碎片時間去學習課程。學生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學視頻還會隨時彈出授課教師精心設計的隨堂測試,以完成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監控、提高學習注意力。同時還開設課程論壇,方便學生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及時進行溝通、交流、反饋,增加對課程內容的認知。加速了體育課程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進一步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
2.4.有利于提高了辦學效率,加速了高等教育的民主化進程。
體育動作的示范、技術的分解與講解、再到錯誤動作的糾正與練習,都非常適合以動態的視頻形式呈現。它給學習者呈現出全景、跨界、互融的在線學習體驗。體育MOOC資源的開放性、免費性,極大地促進了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切合了構建節約型社會的潮流。加速了跨校課程建設的進程,形成了良好的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可為學生提供高效、便捷、優質、免費的網絡學習資源,使學習過程和結果都變得便捷而高效。提高了辦學效率,加速了高等教育的民主化進程。
3.MOOC教學模式在大學體育課程中的不足之處
3.1.MOOC學習不利于動作技能教學。
學生雖然可以通過MOOC微視頻習得體育的動作技能,但虛擬環境中習得的動作技能與實際的操作、臨場的比賽之間尚有一個內化的過程。更何況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體驗、情感獲得與戰術素養?哪就更無從談起。因而在MOOC中學習體育動作技術,就好比“在澡盆里學游泳”一樣,中看不中用。其動作技能的學習僅僅處于 “外化于形”的階段,永遠無法達到“內化于心”的境界。據此,筆者認為從教學過程看,MOOC學習方式不利于動作技能教學。MOOC對體育教學只能起一個積極的輔助作用,而不是完全替代。
3.2.MOOC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缺乏即時反饋。
在傳統的大學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交流是及時的、面對面的。老師對學生的體育技能學習過程與把控也是實時而又充分的,對學生技能學習的支持也很多樣化。但在MOOC在線學習環境里,由于學生的學習時間是自主的、隨機的;再加上網絡的延遲性與滯后性,因而無法在線創建即時反饋的小組學習環境,MOOC團隊也沒辦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習者。
3.3. MOOC學習不利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傳道、授業為次,解惑為重。傳統的大學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體力的消耗、意志的磨練、疑惑的解答及情感的體驗。而僅從知識和技能層面上實施的MOOC教學,是嚴重缺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奮勇拼搏、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的錘煉這些環節的。良好的品格加上運動能力才是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對人的終身體育和終身發展具有長遠的積極作用。據此,僅從知識和技能層面上實施的MOOC教學,對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是極為不利的。
3.4.作為一種在線網絡虛擬體驗課程,MOOC學習更傾向于在知識傳承的通識類課程中應用,而并不適合專業性,尤其實操性、實踐性或試驗性很強的體育技能類課程。體育MOOC的設計者應考慮對學習者進行差異化輔導,從而進一步增強、提高體育MOOC教學的整體效果。
3.5.與傳統教學相比,MOOC學習完全做到了“有教無類”,但其千人一律的統一教學進度、千篇一律的統一授課內容就導致了差異化教學的忽視。更別說對學習者進行因材施教。MOOC學習這種千人一律、完全同步的教學模式,充其量是傳統班級授課模式的極度擴大版而已。它無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無法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
3.6.體育MOOC教學的建構原理、實施環境、課件制作、學習模式及其學習的評價與學習的反饋,都實時反映了當代信息科學技術的進步。但科技的進步與教育的進步之間不是直接畫等號的,正如名校名師主講的名MOOC課程并不能真正等同于優質的教育質量。
4.結語
MOOC教學模式將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進行了成功的剝離,并充分結合了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由實現了知識傳授型課堂教學到互動評價型網絡教學的轉變;科學地優化了教育資源,掀起了一場學習與教育的革命,促進了教育民主化、公平化新思潮的形成。MOOC教學模式不僅是大學體育教學的一種補充,而且開啟了一個新的網絡教學時代。但其所崇尚的全新體育教學模式能否真正取代傳統的體育教學?還有待時間證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 (2011—2020年)[DB/OL].[2012-04-01].
[2].孫雨生,程亞南,朱禮軍.基于MOOC 的高校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5(3):65- 71.
[3].老松楊,江小平,老明瑞.后 IT 時代 MOOC 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3):6- 8.
[4]. 吳宗芹;關于微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情感讀本;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