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凌
摘 要:現階段,在小學生的數學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內容。不管是從教材編寫者的角度研究,還是從數學習題內容方面分析,都可以看出其中的創新意識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數學教育理念,用科學的數學教學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問題探究能力,進而讓學生養成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能力;對策
1引言
數學教育在不斷發展,從傳統的灌輸式教育逐漸轉為自主式教育。這種教育方式的轉變對學校、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自主式教育要求學生遇到問題獨立思考,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在數學知識點的講解中引導學生思考解決數學難題的方法,并讓學生自己去尋找不同的解題思路。
2.結合生活進行課堂問題的設計
數學這門課程開展的意義,不僅在于應對數學考試,還在于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數學,數學課本蘊含著生活實際案例,日常生活問題同樣需要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買菜、分配物品、商店盈利都需要用數學來計算。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結合生活實際對課堂問題進行設計。例如,對于“按比例分配”這部分內容的數學教學,數學教師可設計一些生活實際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教師可以設計這類問題:“一共有18個桃子,房間里共有6個小朋友,請問每個小朋友可以分到幾個桃子?如果把全部女生作為一個整體,男生作為一個整體,所有女生總共可以分到桃子總數的三分之二,所以男生可以分到桃子總數的三分之一,那么女生集體和男生集體分別可以分到多少桃子?請問女生集體比男生集體分的桃子多嗎?如果多?請說出多的桃子個數。”這種水果類型的生活案例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比例問題”,讓學生遇到生活中其他的比例問題時,懂得遷移學過的數學知識。同時,這種聯系實際設計問題的方法也有利于數學教師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動機,鼓勵創新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僅僅設計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為問題創設數學情境。這種“問題情境教學法”有利于學生思考,把復雜抽象的事物具體化、簡單化。通過創設科學合理地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明白舊的知識不能解決問題,需要用新的知識解決,這時教師可以適時恰當地引入新的知識,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聽講。例如,在進行帶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時,例題:“一輛卡車的載重量是5噸,車上已經裝了每袋75千克的大米40袋,還能裝每袋25千克的面粉多少袋?”這種帶有小括號的數學問題比直接加減乘除單式運算一步得出題型稍微復雜一些,但是數學教師只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并告訴“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法則,相信學生就會一步步運算,進而很快掌握其中的規律。這種方法可以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育,尤其是帶有小括號四則運算的應用題,需要學生一步步分析題意,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同時,“問題情境”的創造對學生解題也很有幫助,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4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創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環境
科學技術的發展其中月異,科學在教育方面體現最直觀明顯的一點是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這種先進的教學在一步步提高我國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這種現代化信息技術是先進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學設施條件,創造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環境。小學教師在講課時,要充分利用這一教育,提高自己的課堂質量和效率。例如,對于“相遇問題”的教學,如題目“甲乙兩人分別從相距20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走6千米,乙每小時走4千米,兩人幾小時后相遇?”這種問題是小學階段典型的例題,不管是北師大五年級教材課本,還是考試試卷,都有涉及這類問題。但是相遇問題不同于分發物品、比較長短等問題,它牽扯到速度和時間,是一種動態的問題求解。對于這類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可能用多媒體播放符合題目的動畫,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明白題目中的甲乙兩個人分別是如何走的,相遇的地點距離甲近還是距離乙近。這種有趣的動畫可以幫助理解時間、速度和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當學生理清三者的關系后,數學教師可以適當的變換題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解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5以游戲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與創新意識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教小,他們在學習時注意力可能不能長時間集中,但是他們對于喜愛的游戲卻可以做到非常專心與專注。游戲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里面,開發學生的智力。要想讓學生養成創新能力,數學教師也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概率問題的教學,當數學教師教師講到“擲骰子”問題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兩個骰子讓學生在課堂上親自動手實踐操作下。例題,“一起擲兩個骰子,兩個骰子的點數之和為6的可能性是多少?”教師可以讓兩個同學上講臺親自投擲骰子,教師要在黑板上記錄下這組同學投擲的結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多挑幾組上臺投擲骰子,讓學生得出不同的結果,考慮到投擲出的每種可能性,使最后得出的概率結果更具有普遍性。這種小游戲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這個概率性游戲活動的結果具有可推測性,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分析和預估游戲的結果。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探究意識,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做鋪墊,例如幾何推理證明題,有時就是倒著分析問題,從結果入手,逐步分析出證明步驟。因此,數學教師要學會合理地運用一些數學小游戲,經常活躍學生的大腦,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
6結語
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養成的,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不能追求學生創新能力的一蹴而就,應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對于數學的教學,小學數學教師要合理設計課程內容,對于課堂中提問的問題,教師要慎重挑選考慮,要選擇那些能夠啟發學生思考、對學生創新能力有益的問題。同時,數學教師還要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更樂意、更愿意地與教師互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江南.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 考試周刊, 2018(46): 77-77.
[2] 劉迎春.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探究[J]. 未來英才, 2015(8):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