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卡
摘 要: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改革,供電企業想要跟緊時代發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競爭力,加強群眾建設,非常關鍵。因為,加強群眾工作的建設,不僅能夠提高電力企業的凝聚力與工作效率,還推動了供電企業的穩定發展。然而,在群眾工作實際建設中,仍存在一定問題。文章以此展開探討,并針對性提出措施,以此推動群眾工作的建設步伐。
關鍵詞:供電企業;群眾工作;建設
前言:新形勢下,社會進入了自動化、智能化時代,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電力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人們對電力的依賴程度顯著增長。同時,電力企業作為服務群眾、為社會提供能源的國有企業,做好群眾工作,創建和諧的供電環境,對電力企業的科學發展具有較強的推動力。對此,文章探討了供電企業群眾工作的建設。
1、群眾工作建設對供電企業發展的意義
若將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著群眾則可成為第二生產力。國家的建設、經濟的發展、企業的興起,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而群眾作為發展的主體,為國家經濟發展與企業建設提供了強大推力。供電企業作為我國重要產業,與社會各個行業之間聯系緊密,展現了電力企業的綜合性[1]。供電企業想要和諧發展,追求新技術的同時,應加強群眾工作建設,推動供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新形勢下供電企業群眾工作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群眾工作缺乏集體性
新形勢下,社會進入了多元化發展階段,社會越發追求人才的個性化,以此保障人才不拘一格,提高人才的創新性。然而,在供電企業中,對職工自我個性的追求,保障職工思維天馬星空,擁有一定創造能力的同時,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各行其是、團結能力差、凝聚力不足問題,企業職工群眾集體意識缺乏,影響了企業職工的綜合素養。并且,群眾工作的集體性不足,還阻礙了供電企業的正常運行與長遠發展。
2.2、供電企業干部群眾關系脫離
在供電企業中,普遍存在干部與群眾之間關系相脫離現象,具體表現為:供電企業的領導干部僅重視自身工作,而領導干部的工作與員工幾乎沒有聯系,直接導致領導干部對員工群眾的關注度欠缺。該種情況下,領導干部開展工作時,因對企業內部群眾的了解不足,工作落實度難以保障,領導干部與群眾間的脫離,領導干部的威信不足,對群眾的領導能力不足。對此,在供電企業運行中,領導干部應深入內部群眾中,與群眾加強聯系,了解群眾訴求,滿足群眾的合理訴求,提高自身在群眾中的公信力,為各項工作的開展與落實奠定基礎。
2.3、職工群眾責任意識不足,群眾工作價值不顯
電力資源作為社會不可缺少的能源,若供電網絡正常運轉,為群眾供給充足的電能源,則能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促進供電企業的可持續運行;若供電網絡出現紕漏,輕則影響群眾的工作與生活,重則威脅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2]。因此,面對電力資源的雙面屬性,在供電企業運行中,工作人員應盡職盡責,對工作嚴謹認真,提高電網的可靠性。而實際上,新形勢下,即使供電企業實現了自動化與智能化,工作人員仍發揮重要作用,而工作人員集體意識不足,缺乏核心凝聚力,供電服務質量難以保障,供電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受到阻礙。
3、新形勢下供電企業群眾工作建設的措施
在新形勢下,面對群眾建設的各類問題,若不加以解決,將直接阻礙供電企業的發展,對此,下文探討了群眾工作的建設措施。
3.1、樹立職工群眾正確觀念,提高群眾集體意識
供電企業想要全面發揮工作人員的能動性,更高效展開群眾工作,首先應為企業內部群眾樹立集體觀念,同時,提高群眾責任心,只有群眾始終秉承負責態度對待工作,才能保障各項工作的質量,充分發揮供電企業的人才基礎。對此,供電企業應教育群眾,提高群眾集體意識,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同時,企業領導者應深入群眾生活中,吸取群眾意見,滿足群眾需求,提高群眾對企業的向心力,發揮群眾的價值,推動供電企業進一步發展。
3.2、提高供電企業的干群關系
在供電企業運行中,想要提高企業干部的領導能力,提高群眾工作積極性,應重視良好干群關系的營造。領導想要全面融入群眾,看起來容易,實施過程卻非常艱難,領導干部必須做到以下幾點,方能融入群眾中。其一,意識上,領導者自身應將傳統意識轉變為群眾意識,真正以群眾為己任,各項工作開展中,應以群眾利益出發,提高群眾的向心力與積極性。同時,其二,工作上,工作方式也應轉變,避免端架子、擺姿態,放低姿態,關心群眾生活與工作,積極與群眾溝通,了解群眾的思想與意見,真正融入群眾,提高供電企業干群關系,。其三,應定期展開群體活動,如:宣傳教育、集體培訓、學術講座等,真正實現干部群眾一體化,提高供電企業凝聚力,推動供電企業可持續發展。
3.3、提高群眾責任意識,提高群眾工作價值
新形勢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改革,供電企業間的競爭力不斷加劇,為保障供電企業生產的正常與穩定,提高員工責任意識,增強員工間的和諧性,發揮群眾工作價值,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供電企業應建立健全管理平臺,推動企業與群眾的同步發展。在供電企業現代化管理中,管理平臺的完善,是重要特征,對此,供電企業應重視平臺建設,以員工價值為接入點,實現職工群眾和企業的對接。如:搭建職工學習平臺,增強職工的綜合素質;搭建職工文化平臺,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其次,加強人本管理,關愛員工,服務員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為員工工作價值的發揮提供推動力[3]。最后,供電企業應落實崗位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提高群眾責任意識,促進供電企業發展。
4、總結
總而言之,在供電企業發展中,群眾工作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群眾工作缺乏集體性,供電企業干部群眾關系脫離,職工群眾責任意識不足,群眾工作價值不顯,供電企業的競爭力難以提升,影響了供電企業的持續發展。對此,樹立職工群眾正確觀念,提高群眾集體意識,提高供電企業的干群關系,提高群眾責任意識,提高群眾工作價值。如此,推動供電企業的改革發展步伐,帶動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啟征, 田有信. 新形勢下供電企業群眾工作建設分析[J]. 中國科技投資, 2016(29):118-118.
[2]劉玲. 論新形勢下供電企業群眾工作建設[J]. 中國化工貿易, 2017(23):102-102.
[3]常建輝. 新形勢下供電企業群眾工作建設探究[J]. 現代企業文化, 2017(29):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