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婷
【摘要】在如今信息化飛速前進的時代,我們的課堂也正在進行著與時代同進步的改變。最近幾年的微課視頻在教育教學中頻頻出現。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進入課堂后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更加生動的一面,打破了生字教學枯燥無味的局面。
【關鍵詞】識字;微課;實用
《語文課程標準》對低段識字與寫字方面有著明確的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書寫,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所有小學教學線上的老師尤其是常年在低段教學老師們都知道,識字與寫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識字和寫字作為學習的基礎,不光是語文學科的基礎,更是影響著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師生之間流傳著這樣一種直言不諱的說法:“得語文者得天下”。那低段作為識字和寫字的基礎學段,更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這一時期能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為以后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不容小覷的關鍵性年級段。
在如今信息化飛速前進的時代,我們的課堂也正在進行著與時代同進步的改變。最近幾年的微課視頻在教育教學中頻頻出現。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進入課堂后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更加生機的一面,打破了生字教學枯燥無味的局面。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我們學校進行的——微課在識字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正在努力實踐著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在課堂中有關識字微課的使用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幫我們有效攻破了難點字詞的教學、幫我們打破了教師不敢放手的僵局,讓我們的課堂識字教學更顯活潑生動,微課在課堂中發揮了重要且有效的作用。
一、“微”美
微課“微”于它的時間短而精。微課視頻有限的幾分鐘里,它包含的內容是一個重點知識點的呈現,主題鮮明。我們根據自己所教年級課本制作的微課一般都是3到8分鐘左右,是每一課所要學的生字詞的重難點的呈現。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在制作微課伊始,老師緊緊抓住小學低段學生的特點,在背景使用和字體顏色方面選擇了較為鮮明的顏色對比。會利用大家熟悉的卡通動物等形象進行情境串連。在配音的時候根據所創設的動畫人物形象使用恰當的語氣、符合情境的語氣錄制,在這些因素的前提下制作出的微課視頻在播放時會立刻就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比如,在《植物媽媽有辦法》微課視頻中,一開始就出現了小豬佩琪的形象,小學生熟知的動畫形象吸引了學生們的眼球,到幫小豬佩琪拾“水果”(生字果)也更是樂在其中。
二、“微”妙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營造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能促使學生有效的學習。仍然以《植物媽媽有辦法》生字視頻為例,在初步學習生字后,用微課視頻進行生字復習鞏固,巧用幫助小豬佩琪的情境,激發學生助人為樂的參與勁頭,吸引著學生,讓學生樂于進入這一環節。在快樂助人的情境下,完成幫助的任務,同時悄無聲息讓學生對所學的字詞進行了高效鞏固,在完成這一幫助后,語言上對學生進行鼓勵及肯定,激發學生的思維細胞,讓他們獲得學習的愉悅感,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快樂的基礎。
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常常使用有關于漢字來歷的微課,這些字理的演示不光能讓學生了解漢字的來歷,激發學習的欲望,更能讓學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牢牢地掌握這些生字。比如,“娃”“瓜”等字的教學,使用微課進行字理演示與錄音講解,一節課的重難點完美突破。
三、“微”實用
低段的每一篇課文后面都有本課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漢字(一年級拼音專項教學除外),漢字書寫是低段教學的重點之一。在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本中,每一課要掌握的字都在8到10個。要求要掌握會寫的字較多,如何突破一個個生字講解的枯燥呢?課堂上,我們制作的生字教學微就起到了大作用。以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三課《植物媽媽有辦法》為例:“如、她、娃”三個生字的教學。在這三個生字的教學視頻中,首先讓學生進行觀察:這三個字都有何共同的特點?再進行提醒“女”字旁在書寫的時候的小變化。接著就開始每個字的書寫指導和識記方法的演示,在“娃”字教學時更是出示了字理演示圖,讓學生不僅僅知道這個字的偏旁結構,還激發了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在書寫時也會更認真、記憶更加深刻。
在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的當下,課堂教學也發生了變化。我們的課堂與科技相結合,微課已被老師們廣泛使用,這已然是課堂教學的常態。筆者相信,有效的利用微課教學,能有效幫助學生夯實字詞識記與掌握,為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打下堅實基礎,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