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探密
《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班級管理中,同樣也可以運用小組合作來管理班級,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人人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人人在班級管理中都處于主動地位,讓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既輕松又有序。
一、建立小組合作機制,以小組合作管理班級
1.科學建立小組
小組合作管理是實現班級自主管理的關鍵。首先把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分組,
根據學生的性別、性格、綜合能力、成績等不同特質進行適當調配,以保證每個小組實力相當。如,在筆者當任班主任期間,每接手一個班,都會用一周的時間去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基本情況,然后根據所掌握的情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科學分組,把全班學生分為八個小組。分好組后由各小組討論,給小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并選出能夠勝任小組管理的組長。由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一切與班級事務管理有關的工作,并明確小組各個成員的分工安排,讓每一個成員都有事可干,找到在班級的存在感,以提高班級的凝聚力。
2.科學編排座位
小組長和小組成員確定后,下一步就是要進行座位編排。常規編座位的方法是將全班同學按照高矮順序進行安排,但是這樣不利于小組成員間進行有效管理和交流。既然是分小組管理班級那就要將同一個小組的學生安排就坐在一起,再按照學生的高矮實際情況在小組間進行調配。筆者的做法是:把學生分好小組后,利用本班現有的普通課桌,實行分組就座,把全班課桌分為八列、七行,每兩列為一個大組,共分為四個大組,每個大組又分為兩個小組,一共為八個小組。當需要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時,小組成員可以互相圍在一起,其它時間則是面對老師就坐在座位上,這樣安排座位便于小組成員間更好地進行溝通和學習,同時又保證了小組合作管理班級的有效性。
3.培養得力的小組長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每個小組的小組長是一個小組的核心,可以說是各個小組的“火車頭”“領頭羊”,小組長的領導力和執行力對班級管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培養小組長尤為重要,選組長時一定要遵循這些原則:第一是成績一定要比較優秀,在同學之間要有較高的威望,最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第二是思想、行為習慣比較好;第三是語言表達能力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在選好組長后要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明確小組長的職責和要求,在班上宣布小組長名單。平時班主任、科任老師要和小組長多交流,給小組長出謀獻策,并適當“放權”給小組長,幫助小組長樹立威信。并在班會課上讓小組長帶領自己的組員進行討論,商量自己小組的組名和口號,然后小組上臺進行展示匯報,使每個小組形成一種積極向上、良性競爭的氛圍。班主任只要管理好小組長,再讓小組長去管理小組成員,使小組長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二、制定小組考核方案,以分類量化管理班級
1.確定小組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也要有規范的規章制度和班級管理模式。在開學初,我依據學校的《規章制度》《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學校活動計劃,制定了班級相關制度和班規。包括紀律、衛生、大課間、出勤、作業完成情況等涉及教育教學活動的,制定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加減分的規則,增強學生的小組榮譽感,為小組增光添彩,使班級的管理更規范,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為培養良好的班級集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2.制定激勵機制
在班級管理中引入小組激勵機制,形成良性班內小組競爭,體現班級小組管理公平、公正的原則。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制定小組獎懲制度,由班干部對每周各小組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分,并公布各小組成績,對表現好的小組進行表揚鼓勵,連續獲獎的小組適當進行物質獎勵,并相應在《學生成長記錄手冊》綜合素質評定中加分;對評分較低的小組分別找小組長和組員進行談話,了解分數低的原因,幫他們一起分析,找出原因共同進步。通過實施激勵機制,小組成員起到相互監督,相互鼓勵,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目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班集體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讓學生體會和感受班集體帶來的快樂和成功的體驗。
3.分類管理班級
①小組衛生管理
衛生是班級管理對外的一種良好形象的體現。根據學校劃分到班級的衛生管理區域,把衛生管理區域分配到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去進行清潔、保潔。每天班委成員,根據各小組負責區域衛生情況,進行檢查評比,每周進行一次總評,通過評比檢查,調動學生打掃衛生清潔和保潔工作的積極性,使全班同學養成熱愛勞動和愛護清潔的良好習慣。
②小組紀律管理
紀律管理是班主任最繁瑣而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良好班集體建設的基礎。在班級管理中,筆者實行小組管理的辦法來達成班級紀律的管理。每個小組的組長就是其他幾位組員的“小老師”,及時管理和制止組員的不“法”行為。每個小組長如實記錄同學們每天的行為情況,使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督、互相約束,通過小組合作來達成班級紀律管理的目標。
③小組學習管理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精神內涵。在工作中,班主任制定好本班的學習計劃表、小組成員進步獎方案,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積極進取。課堂上由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根據老師的學習提綱進行討論和學習,課后又帶領小組成員按時進行復習,并及時幫扶組內成員,為學困生解決問題。同時,在小組內部引入學習競爭機制,通過相互競爭、研究,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增進同學間的友情。通過小組學習管理的方式,達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效果。
④小組作業管理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作業評價,每天評選出交作業最快最齊最好的3個小組進行登記加分,同時登記好小組沒完成作業的名單,并登記沒完成的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小結,期末進行一次總結,評選出班級前三名的優秀小組。評選上的小組每個成員都給予加分獎勵,同時評選出優秀小組長。
三、小組合作與教育融合,以提高教育教學實效
1.教育教學,完美融合
教育和教學是相輔相成、互相聯系的。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和環境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升。小組合作管理最有效的體現方式其實是在每一節課的課堂上,在課堂上,每個小組成員都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參與每一個學習過程,成員們都非常踴躍的回答問題,都在為自己的小組加分而努力。因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情緒高漲,積極性高。
通過實行小組合作管理,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風氣、文明素養等方面有了明顯提升,學生有了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同時,班主任通過定期對小組進行總結評價,肯定優點,提出不足,并適當進行鼓勵,有效促進了各小組之間的競爭,體現了人人參班級管理原則,使每位同學都成為班級的主人,解放了班主任日常繁瑣的班級管理事務,為班主任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創造了良好條件。多年來,所擔任的班級,學生德育考核合格率達100%,優良率達99.3%,學生沒有出現安全責任事故,教學成績一直名列街道前茅。
2.點面結合,評價激勵
在小組合作管理班級中,倡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激勵小組成員之間互助合作,實現了評價的多樣化,既有個人評價又有小組評價,由以個人評價為主轉變為以小組集體評價為主。例如:在班級管理中,制定量化評價考核方案,各個小組根據該時期內組員的量化考核與綜合表現,評選出本組的“優秀組員”,然后再通過全班評議選出“優秀小組”,“優秀小組”的組長就是“優秀組長”。通過引入評價激勵機制,使班級充滿競爭和活力,形成“你追我趕、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圍,促進了優生和優秀團隊的出現,充分調動了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組長的自主管理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是筆者運用小組合作來管理班級的一些做法。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管理班級,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合作精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班級凝聚力,營造了良好的班風,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實現了“學生自主管理、人人都是班級的主人”目標,對構建良好的班集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