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蔡清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號稱??梢姟拔拿饔卸Y”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學校和家庭都側重于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培養,往往忽略了文明禮儀的教育?!案粡?、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笨梢?,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學階段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更應重視。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如何做好小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確立行動目標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和自制能力都不夠強,不會區分對與錯,好與壞,是與非,不知道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因此,在每學期的第一次班會上,筆者都會幫助學生確立一個行動目標,讓他們有了努力的方向,并學會自我約束,懂得“有何為,有何不為”的道理。例如,在上個學期初,筆者制訂了“爭當禮儀小天使”的活動方案,為學生設立了爭當談吐文明、舉止優雅、彬彬有禮的“禮儀小天使”的行動目標,提出了“三別”“四帶”“五無”的基本要求?!叭齽e”是對粗言穢語、不良習慣、壞人壞事的告別;“四帶”是把文明禮儀帶進校園,把和善友愛帶給同學,把尊重孝敬帶給師長,把良好風尚帶給社會;“五無”是地面無紙屑,桌面無污跡,墻壁無畫痕,說話無臟字,行為無欺凌。以目標促行動,以行動養習慣。
二、制定文明公約
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單純、天真,聽從老師的教導。然而,他們隨意性也較強,經常無意違反紀律,沒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除了激勵,我們還要為他們制定規則,使他們的行為受到約束,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班級管理上,筆者除了以《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外,我還與全班同學共同制定了自己班級的《文明公約》,以此作為評價學生表現的標準。例如,講衛生,不亂丟亂畫,不隨地吐痰;講文明,不說粗話臟話,不打架;講禮貌,見到師長要問好,說話多用禮貌用語,如“請”“您好”“謝謝”“對不起”等;講秩序,上下樓梯不擁擠,課間不追逐不吵鬧;講公德,尊老愛幼,不欺負弱小。用條例約束學生的行為,促使文明禮儀的養成。
三、注重細節教育
“細節決定成敗”,小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也不例外。在班級管理中,筆者經常教育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必須從小事做起。例如,隨手撿起垃圾、上下樓梯輕聲慢步、課間不喧鬧不追逐、見到師長要問好、 同學有困難要相幫等等。為了規范學生的行為,筆者建立了《小事,我能做好》的文明禮儀登記冊,記錄學生的文明行為表現。每周班會課總結一次,評選出本周的“禮儀小天使”。為了讓學生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筆者每周都更新黑板報宣傳欄里的禮儀內容,例如編寫兒歌:“上課鈴聲響,快步進教室,安靜坐端正,上課認真聽”“小小手放桌面,小嘴巴不說話”等,這樣,通過把瑯瑯上口的兒歌和訓練要求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
四、營造教育氛圍
良好的教育氛圍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受到感染,筆者在班里設計了評比欄,誰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表現文明的,就給他們獎勵紅星,比一比誰的紅星多。每周評選一次“文明之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文明之星”。這樣就能激發學生講文明守紀律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評比活動中,逐漸形成了自我約束、文明守紀的良好習慣。為了營造教育氛圍,筆者還在班中開展收集文明禮儀名言警句、編寫文明禮儀手抄報、學習雷鋒做好事等活動。讓班級形成濃厚的文明禮儀教育氛圍,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除了在學校開展教育活動外,筆者還利用節假日開展有意義的主題活動,如“清明節”開展拜祭英烈,學英?;顒?、“母親節”“父親節”開展感恩活動“教師節”開展尊師活動、“重陽節”開展慰問老人活動等等。讓學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動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五、樹榜樣學榜樣
1.教師樹榜樣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苯處熓菍W生學習的榜樣,尤其是小學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身為小學教師,筆者每時每刻都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孩子們樹立榜樣。例如,筆者要求學生上學不能遲到,筆者首先堅持每天早到管理班級;看見走廊、教室地面有紙屑,筆者會隨手撿起;課桌椅歪了,會隨手擺正;小組長把作業本收齊了,會對他們說:“辛苦了,謝謝!”“請幫老師送回辦公室”……就這樣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學生,為他們樹立榜樣,讓他們受到教育。
2.學習榜樣,爭當榜樣
學生身邊的榜樣就是他們班級中評選出來的“文明之星”“禮儀小天使”。這些,學生親眼看得見的活生生的例子是最有感染力的,是最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的。在教育中,筆者善于用學生身邊的榜樣來教育和感染他們,激發他們向身邊的同學學習。筆乾每周評選出班級的“文明之星”“禮儀小天使”,為他們佩戴禮帶,讓他們管理班級,一周輪換一次,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榜樣。這樣把孩子們的上進心和積極性都激發起來,讓他們個個踴躍爭當榜樣,自覺地養成文明有禮的良好習慣。例如,筆者今學年擔任的一(8)班的小龍,他生性很倔強,紀律很散漫,上課總是坐不端正,無心聽課,不肯動筆寫字。老師批評他,他不但不接受,還常常發脾氣,撒野罵人,甚至動手打人。有的老師都怕上他的課。自從筆者班開展了“學習榜樣,爭當榜樣”的活動后,他的行為就開始慢慢改變了,筆者因勢利導,經常在班上表揚他,課后又多次和他談心,鼓勵他爭當“文明之星”。漸漸地,他進步很快,最后成為班中最有號召力的值日班干。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笨梢?,文明禮儀的養成要從小抓起,要從一言一行抓起,并且還要長抓不懈,持之以恒。這樣,文明之花才能開遍每個校園,文明之風才能吹遍祖國大江南北,中華民族“文明有禮”的優良傳統才會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