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史以來,疾病一直伴隨人類。醫療保險,作為處理疾病風險的財務手段,始終為各國政府所高度重視。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為維護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現代疾病復雜性的增加,人類健康觀念的改變,以及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費用的急劇膨脹使得社會醫療保障制度的維系成為世界性難題。我國現有醫療保障制度有醫保的覆蓋面不足和醫保體制設計存在缺陷兩大問題。而實行全民醫保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有效辦法。
關鍵詞:醫療保障;全民醫保;可行性
一、醫療保險概述
醫療保險指集合具有同類疾病風險的單位和個人,通過預先籌集資金的形式,對被保險人患病后的醫療費用損失提供補償的保險。一般來講,醫療保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醫療保險是指健康保險,其內容包括醫藥費用支出補償、患者的收入補償,以及衛生保健、康復服務等內容。發達國家健康保險的補償范圍不僅包括疾病給人們帶來的醫療費用等直接經濟損失,還包括因疾病引起的誤工工資等間接經濟損失,以及分娩、疾病、死亡和疾病預防、健康維持等內容。狹義的醫療保險的補償范圍僅限于參保對象醫藥費用支出。根據醫療保險的主體和保險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商業醫療保險和社會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有以下一些功能:第一,有利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發展生產力;第二,收入差別調節,使社會更加公平;第三,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保障;第四,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手段;第五,保證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有效推進。
醫療保險基金的主要通過被保險個人繳納的保險費、用人單位保險費的繳納、政府的資助、基金投資收益以及其他方面的收入等方式籌集。不同醫療保險模式的國家籌資渠道不同,但大多數國家采取雇主與雇員分擔繳費責任或者政府、雇主、雇員三方分擔繳費責任的做法。
各國醫療保險費具體的繳納方式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固定保險費金額制;二是工資(收入)比例制;三是區域級差制,即根據各區域內醫療衛生設施條件來確定繳費標準。
從支付對象來看,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對醫療服務供方的支付,一種是對醫療服務需方的支付。
從支付時間來看,可分為后付制和預付制兩種。后付制是指在醫療服務發生后根據服務發生的數量和支付標準進行支付的方式。預付制是指在醫療服務發生之前,就按照預定的支付標準,向醫療服務提供者撥付醫療費用的方式。
二、我國醫保體系的現狀和問題
目前,我國覆蓋人群最廣、應用最廣泛、絕大多數城鄉居民能夠共同享有的醫療保險制度主要有三種:第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第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第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截至2011年9月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居民覆蓋率達到95%以上,參保人數增加到12.95億人。
綜合考慮,我過醫療保險存在三類問題:第一,缺乏城鄉統籌的醫療保障制度。第二,缺乏對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科學規劃和發展。第三,政府部門職責不清、角色定位不準。另外還有醫療費用增長過快,資料資源分布不均和對醫療機構監管不到位等系列問題。
三、中國實施全民醫??尚行苑治?/p>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觀點全民醫保實際上是指全民都看得起病,即便享有醫保(如我國的新農合),但并不足以解決看得起病的問題,那么即便完全覆蓋了,依然不能稱之為全民醫保。
因為生病不確定,而基本生活費相對穩定,全民醫保與多交多得的養老保險完全不同。它要求全體公民按照收入能力進行支付,按照疾病需要進行治療。它包括了三層內容,一是全民覆蓋;二是在籌資階段,收入水平與支付呈正比;治療與需要呈正比。以上三條在實現時與公民的個人身份、地位和經濟狀況無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垂直公平”和“水平公平”。
全民醫保主要采用預付款系統來支付醫療費用,個人自付僅占很小一部分,根據預付款籌資方式的不同分為稅收籌集體制、社會保險體制或兩者的混合。
(一)全民醫保更加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水平
全民醫保不同于全民免費醫療。通常而言,能夠在國內實施全體居民免費治療的國家,衛生費用占政府預算很大比例。我國經濟狀況難以支撐這一開支。目前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在最近幾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提升,全民免費醫療將會導致財政負擔過重。而“多方負擔”的全民醫保體系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想在全社會盡可能做到公平的分配,使醫療服務可持續發展,只能在向用人單位和個人征繳社會保險費的基礎上,發展多層次的全民醫療保障,從而滿足公民基本醫療權利的實現。
(二)全民醫保體現公平和效率
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居民享受合法的權益是在公平問題解決的前提下完成的。全民醫保就是能夠體現國家的公平性,如果公民都能享有公平的醫療制度,就能讓醫療保障建設變得更加完善。而全民醫保由于“多方負擔”的原則,可以避免嚴重的醫療資源浪費。全民醫保通過多層次制度設計,將各類人群的醫療保障明確化、具體化,可以更好地把效率和公平結合起來,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類醫療保障制度的作用。
(三)全民醫保更加適應各層次需求
城鄉發展失衡,致使出現兩極分化嚴重的現象,而全民醫保就能解決人類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需求。在全民醫保建立的過程中,需要設計不同的保障制度,得到國家援助的人會更多。不同的醫療保險措施不同,所有的人都會得到保障,不會沒錢治病。眾所周知,就與農村和城鎮而言,農村人更需要保障。目前,全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率極低,大多數農民屬于自費醫療群體,而城市合作醫療的覆蓋率則高出很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表明,從總體上看,目前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只相當于上世紀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整整落后10年。
(四)經濟發展為全民醫保提供經濟保證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空間很大。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潛力還很大。目前已在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兩億農民工真正在城市扎根的僅占10%左右。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將持續推進,只要不出現大的社會動亂和經濟政策的嚴重失誤,我國經濟將持續推進,而經濟發展意味著財政收入提高,人們的個人收入也會提高,因此可籌集的資金也會增加。并且,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貧困人口數量還將持續減少,補助人員的需求的數量將會持續減少。
(五)法制的不斷完善為全民醫保提供制度保證
目前我國還沒有《醫療保險法》,并且我國個人收入和所得稅申報體制也不完善。全民醫保的原則就是收入越高,醫保基金的募集額越高,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高收入者的收入透明化程度將越來越高,他們逃避繳費將越來越困難。隨著遺產稅的征收,醫?;鸬玫窖a充。 ? 在行政管理方面,我國公款消費越來越少。隨著法制的不斷完善,政府財政預算審核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社會監督的不斷加強,財政浪費的情況將會不斷減少,政府也就有更大的財力來支持全民醫保。
(六)推遲退休年齡
目前,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男60歲,女55歲,而國際上的慣例是男女均65歲,許多國家還在繼續提高退休年齡。隨著生活改善和自動化程度提高,我過退休年齡將有所推遲。
推遲退休年齡也可以提高醫?;鸬氖杖?。我國養老金的替代率約為60%左右,因此繳費基數未退休人員要高40%,同時退休后由于沒有了單位繳費,因此只能按4%收入基數征收,而工作人員按照8%的基數征收。例如一個年收入50000元的人,如果晚退休一年,其一年醫?;鹗杖霝?000元(50000×8%=4000),而退休后一年的醫?;鹗杖雰H有1200元(50000×60%×4%=1200),這樣就多了3.3倍。
參考文獻
[1]胡舒立.謹防醫保改革刮“共產風”[J].財經,2006,16:8.
[2]陳黛.衛生部部長高強:全民醫保不太現實,第一財經..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2/20060306/000000012823.shtml,2006-03-06.
[3]肖玉航.收入分配調節要以和諧為重.證券時報,2009-10-27(A3)
[4]顧昕.走向全民醫保--中國新醫改的戰略與戰術[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5]詹姆斯.亨德森.健康經濟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6]譚湘渝.醫療責任保險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7]葛延風,貢森等.中國醫改:問題·根源·出路[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7.
[8]朱勝進.中國醫療保障制度創新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09.
[9]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中國報告 2009·民生[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10]蔣萍,田成詩,尚紅云.中國衛生行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韓俊等.中國農村衛生調查[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
[12]任苒等.中國醫療保障制度發展框架與策略[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13]陳良瑾.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14]中國發展研究基金組織.中國發展報告 2008/09:構建全民共享的發展型社會福利體系[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周馮嬌(1989-),女,漢族,四川雅安人,碩士研究生在讀,西華大,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作者單位:西華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