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邵孟 梁淵
摘 要: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村生產經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現代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物流體系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現代化物流體系的建立拓展了農產品運輸范圍,極大地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市場的擴大。本文將重點分析農產品物流體系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探討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物流水平加速農村經濟發展措施。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農村經濟發展;影響
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國家發展命脈的重中之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產品經營銷售市場不斷拓展,現代化物流體系的建立是重要的推動因素。
一、農產品物流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暢通運輸渠道,拓展銷售范圍
現代農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存在異地性,農產品產地與大規模的消費地在地理上存在一定的距離,需要現代化的運輸渠道的支持。農產品運輸渠道暢通才能拓展銷售范圍,促進農業產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現代化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農產品的新鮮度,運輸工具以及保鮮手段的進步使農產品可以銷售到千里之外,大大減少了由于產品腐爛造成的損失,銷售市場的拓展也帶來了經濟效益的極大提高。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國農產品正在走向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將我國的農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成為我國對外經濟重要的一環。
農產品銷售市場直接影響著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現代化運輸渠道的建立是開拓市場的先決條件。所以農產品現代化的物流體系對農產品銷售、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受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我國農產品市場受到世界市場的沖擊加劇。外國農業的大規模機械化生產使得其農產品相較于本土具有更高的價格優勢,以致迅速搶占國內市場,壓制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建立現代化的物流體系,推動我國農產品開拓國內外市場是重中之重。
當前,在我國農村許多地方還存在著“重生產,輕核算”的現象,農民會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積極效益降低生產與銷售成本,但是卻忽視了物流中的成本問題。現代化的物流體系會大幅度的降低農產品成本,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成本核算越來越受到重視,強化對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管理有利于推動我國農產品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三)弱化農業經營風險
農業的生產經營風險更多的受到地理、氣候等自然因素以及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農產品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降低農業生產經營風險成為關注農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健全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可以有效降低農業經營風險,通過農產品物流可以實現農產品生產者與中間商、加工商之間形成統一的戰略聯盟,使得中小型企業實現集約化的經營模式,推動物流成本的降低,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經濟效益。四通發達的物流體系使得開拓市場成為了可能,農產品可以賣到更遠的地方,“要想富,先修路”,農產品物流推動者農村經濟向前邁進。
(四)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建立物流系統為農業生產服務,有助于推動農村乃至于其他產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國土面積大,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四通發達的交通網絡。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物流體系可以促進支農企業的發展,形成生產、運輸、加工、銷售的系統化,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此外,農產品的物流本身即為一項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未來市場廣大。物流各階段均需人員支持,提供就業崗位,道路交匯處可形成規模化的集散中心,極大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二、提升農產品物流水平加速農村經濟發展措施
(一)提高農產品物流運輸冷藏技術
現階段,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要想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注重產品質量,提高產品鮮活性。新鮮蔬菜水果以及肉蛋奶等產品經過遠距離的運輸很可能出現變質腐爛的問題,影響銷售,所以冷鏈物流運輸技術在農產品物流建設中十分重要。新鮮易腐爛產品的運輸要盡快淘汰用普通貨車露天運輸的模式,購置先進運輸設備,使用冷藏車、冷凍庫等,最大程度上的保持產品的新鮮度。加大對冷鏈物流的投入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健全農產品的物流機制,是其真正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二)關注物流各環節,提升整體效益
提高農產品的物流效益需要從加工、包裝、運輸、配送等等各個關節進行把關,整體把握,形成產業化的鏈條。
1.加工
企業可以在靠近原產地的地區建立加工工廠,利用產業化的手段對農產品進行定向的投入、服務以及收購。企業與農民要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合同機制建立明確的權責機制,最終實現雙贏。
2.存儲
農產品的存儲質量是關系銷售的重要方面,在存儲階段一定要注意農產品的鮮活性,最大程度上保持農產品的新鮮度。使用現代化的存儲設備,還要嚴格完善倉庫管理制度。要科學存儲農產品,有效減少損耗,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
3.運輸
運輸是農產品物流的關鍵,在農產品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安全運輸、按時運輸、保質保量的運輸。運輸開始前就要制定完善的運輸方案,采用恰當的方式減少流通過程中的損耗,要盡量選擇較為暢通的道路,進一步的減少流通過程中的成本。
(三)政府強化農產品物流建設
我國農產品的物流系統建設離不開國家的宏觀指導,未來國家要進一步加大農產品物流建設投入,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首先需要在農產品產地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吸引企業投資,完善相關配置,發揮生產基地的自身優勢。在城市建立專門的農產品集散中心,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此外,還要注意政策的引導,對農產品的運輸管理加大力度,制定符合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方向的農產品物流政策。
結語
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建設完善的農產品物流體系是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手段。面對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必須從技術、企業、政府等多個層面采取有效手段為農產品物流發展指明方向,促使我國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隋明.農產品物流對農村經濟發展影響支持研究[J].南方農機,2017,48(24):174.
[2]韓俊德.農產品物流對農村經濟發展影響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7):151-152.
(作者單位: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