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鮮榮
摘 要:音樂教學是活躍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壯瑤兩語相融合,攜手走進音樂課堂,是民族小學激活校園歌聲,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一條有效的特色教學途徑。
關鍵詞:語言融合;民族傳統文化;特色教學
小學生的藝術細胞動感十足,總是緊跟著時代的節奏。音樂課本中的內容不能迎合引起學生的喜好。那么,尋找接近地氣,耳熟能詳的本土語言整合到音樂教學當中,必定能夠刺激孩子們的樂感,調動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又能主動地學習和吸取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豈不兩全其美!《勒兒依瑤昂來啰》就是一首當地壯語和瑤語結合在一起的瑤山歌,山歌里描寫瑤鄉孩子唱瑤歡跳瑤舞的歡樂場面,以及歡樂之余不忘黨的恩情,立志于未來的感恩情懷。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賞畫聽曲——簡介背景——誦讀雙語——逐唱樂句——同聲齊唱幾個環節來教學生學習,小學生理解深刻,學得愉快,唱得開心,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欣賞曲畫激情趣。
播放《勒兒依瑤昂來啰》錄音,投影一副2012年《勒兒依瑤昂來啰》教學參賽舞蹈照片。照片中絢麗的舞臺燈光,多彩的瑤族服裝飾,優美的舞蹈動作,瞬間吸引學生的眼球;錄音在稚嫩的瑤女童聲,熱情的腔調,動感的節奏,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思維抓住了。
其次,傾聽簡介知背景。
了解背景,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歌曲的內涵和情感,吸引學生的專注力?!独諆阂垃幇簛韱返淖髡吡_開,是以為教師,他深諳山歌的韻律與特點,是瑤山歌的愛好者與傳承者。在等的好政策領導下,瑤族人民的日子越過越滋潤,生活越來越快樂,在這樣的背景下,瑤家的兒女歡唱瑤歌,喜跳瑤舞,一派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就誕生于羅開老師的筆下了。羅開老師不忘提醒歌唱者:幸福全靠黨安排,要懂知恩來圖報。
第三,認讀族語識感情。
認讀歌詞是學唱一支歌的前提?!独諆阂垃幇簛韱返谝痪涓柙~意思是“瑤家的孩子太高興啰”,在歌中運用了當地壯語說成“勒兒依瑤昂來啰”;第二句意思為“唱呀瑤山歌上歌臺”,歌詞作者表達為“唱呀瑤歡很呀歌臺”,這也是本地壯話(蠻話),而第三句則是以瑤語呈現了:達騰過幾力咧,力騰過幾輪啰。這句話意思為“打著燈走過黑暗的地方,滅了燈走過亮堂堂的地方”,這一句是瑤族人民過上幸福日子而感謝共產黨最有代表性的話語。而“好的生活哎,講也講不完哎” 這一句又是壯話了。
在推廣普通話之后,大部分的孩子打小就講普通話,不過他們生活在鄉村里,本鄉本土的話還是熟悉的。《勒兒依瑤昂來啰》的歌詞正是采用本鄉本土的語言,這么接近地氣,再加上編成了有音韻的歌謠,朗朗上口,學生非常感興趣,接受能力也就超級快速了。教師再口口相授,加上有整齊規律的節奏來誦讀,兩三遍過后,學生就能熟練地念出歌詞了,也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和情感。
第四,逐唱樂句別精神。
這個環節屬于教學細節。教師定好適合孩子的調值,有節拍的彈奏,學生聽伴奏唱出歌詞,即填歌詞?!独諆阂垃幇簛韱肥荁調,很高,得降到C調,孩子們才唱得輕松。一定的節拍下,逐句彈奏,逐句學唱。既能使學生越來越熟悉簡譜,又能讓學生唱準節拍。其中的重點、難點樂句,如《勒兒依瑤昂來啰》中的“達騰過幾力咧,力騰過幾輪啰”,教師要反復幾次,注意讓孩子咬準字音,唱準節拍,直到熟唱為止。
最后,齊唱山歌感真情。
藍天下,陽光里,瑤家兒女盡情歌唱,盡情舞蹈,感謝黨的關懷,長大要做國家的棟梁之材。《勒兒依瑤昂來啰》一歌里,自始至終飽含著熱烈的情感,感人的情懷。孩子們在有節奏的伴奏下,放聲齊唱,在嘹亮的歌聲里,孩子們明白壯瑤等多民族語言歡聚一堂的魅力,勤勞、勇敢、智慧、感恩,這些傳統的民族精髓也悄然在孩子們的心中銘記。多種民族語言相聚相融在音樂課堂,無疑是為民族小學開辟了一條給力的特色辦學的蹊徑。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上林縣鎮圩瑤族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