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龍
摘? ?要:化工企業關系著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關系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在我國經濟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化工企業由于企業自身性質,涉及高危險、高污染的化學物品和原料。化工企業在化學物品的存放和化工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重則危及員工的生命安全,造成生態環境的污染,輕則給企業帶來財產損失,給化工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不便。分析了化工企業的危險危害因素,從化工企業的規范化管理著手,找出保障化工企業正常運轉的科學方法。
關鍵詞:化工企業;危害因素;規范化管理
化工企業生產產品的過程十分復雜,在生產過程中涉及諸多方面,包括生產原料輔料、生產場所、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和生產設備等都潛伏著諸多的危害因素和危險成分。同時,隨著國家對化工企業的重視,化工企業飛速發展,新形勢下,一些隱藏的危險因素也逐漸浮現出來,是化工企業生產事故頻發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從化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化工企業不同的危險危害因素造成的不同影響,提出化工企業規范化管理策略。
1? ? 化工企業危險危害因素分析
化工企業危險因素指的是在化工企業的生產中有可能造成財產損失甚至人身傷亡事故或者帶來巨大環境問題的因素。化工企業的危害因素指的是對人身健康帶來威脅的、有誘發企業員工職業病風險的因素。化工企業的危險危害因素給企業帶來諸多問題,成為影響化工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化工企業危險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人為操作不當造成的危險危害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化工企業為了追求新的經濟利益的增長,引入了一些新工藝和新設備,給企業的迅速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但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化工企業對這些新工藝和新設備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步驟的培訓不到位,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和規范,造成人為操作不當,引發安全事故和產生安全隱患。同時,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沒有完全貫徹到化工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違章操作,違反安全生產守則進行不規范操作,在生產作業中造成物體打擊傷害、機械傷害、車輛傷害、灼燙傷害、高空墜落傷害、鍋爐和容器爆炸傷害等,給化工企業生產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
1.2? 化工產品本身帶來的危險危害
化工產品本身帶來的危險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化工產品的毒性危害。化工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包括環氧乙烷、氨氣、甲醇、硫磺等和化工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都屬于有毒氣體,會給人體帶來巨大的危害,短時間大量接觸有可能會造成急性中毒,威脅員工生命,長期接觸還有可能造成職業病,甚至引起慢性中毒。所以在化工原材料的儲存和化工產品的生產中,如果庫房和廠房的通風設備和通風條件不好,員工在接觸化工產品時所做的保護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被化工產品的毒性所傷害。
其次,化工產品的化學灼傷和腐蝕性危害。化工產品都帶有一定的腐蝕性,比如,硫酸和甲苯的生產過程中就有可能灼傷人的皮膚和眼睛,嚴重者甚至會帶來永久性組織傷害或者失明。在化工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高溫和低溫設備的接觸中,如果操作人員投料等操作不當,不慎接觸高溫或低溫設備,生產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故障,都有可能造成灼燙和凍傷現象,給操作人員帶來身體上的傷害,同時,高溫現象還會給生產設備如儲罐等帶來巨大影響,導致物料的膨脹、儲罐和管線設施的壓力上升,導致化工原材料和化工產品泄露風險增加,給化工企業的生產帶來潛在的危險。
最后,化工產品的刺激性危害。化工產品大多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對于人的眼睛、皮膚和呼吸道黏膜都有著強烈的刺激性。比如,二甲苯對人的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較大,如果過量地吸入高濃度二甲苯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眼睛和上呼吸道會出現刺激性癥狀,眼睛充血、頭痛惡心、意識模糊、四肢無力甚至抽搐昏迷,嚴重者還會出現中毒癥狀。其他如甲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乙酸丁酯等都會對人體不同的部位產生不同的刺激性危害。
1.3? 突發事故造成的危險危害
化工企業突發性的事故造成的危險和危害主要指:由于自然災害,包括臺風、雷擊、暴雨、酸雨等引發的化工企業出現的安全事故以及由人為操作不當和工藝缺失造成的爆炸事故、火災事故等。化工企業所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包括硫磺、硝酸甘油酯、苯乙烯等都屬于易燃物,如果儲存不當或者遭遇到明火,就有可能引發爆炸和火災[1]。而一些儲存于壓力容器中的氣體如氮氣,容器壓力不足也可能引發容器爆炸。在實際生產中還會用到鍋爐等生產設備,鍋爐爆炸多是安全裝置不全、人為操作不當和沒有對鍋爐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造成的。以上種種因素帶來的突發事故會給化工企業帶來難以估算的損失,使得企業的品牌效益受到嚴重影響。因此,企業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加以避免,防止并發事故出現或事故影響繼續擴大。
2? ? 化工企業規范化管理措施
化工企業要排除以上生產過程中的諸多危險危害因素、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操作培訓,盡可能將化工產品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化工產品生產中的突發事故。
2.1? 加強企業員工培訓,強化安全生產意識
化工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都離不開企業員工的共同努力。要加強化工企業的規范化管理,首先要從企業員工入手,加強企業員工的培訓。企業管理人員要定期、定時對員工進行及時培訓,尤其是在企業有新工藝和新設備引入時,更要聘請專業人員針對不同崗位的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使得他們能夠自主進行危險危害因素的識別,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增強安全生產意識,自覺地按照相關化工產品的生產規章制度進行安全生產,加強對自身安全的防護,自覺穿戴防護設備。同時,還要進行安全事故實戰演習,一旦出現突發事故,能夠及時、準確地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報警并進行自救,檢驗突發事故發生后的員工配合情況和問題處理情況,將突發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2.2? 化工產品的防毒、防灼傷和防刺激性的規范化管理
在化工產品的防毒、防灼傷和防刺激性的規范化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引入新工藝,對化工產品進行加工處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化工產品的生產中,一些新的工藝和新的設備被發明和生產出來,比如生產自動化設備等,可以在隔絕生產操作人員和有毒、有刺激性的化工產品接觸條件下進行規模化、安全化生產。過濾式防毒面具等能對有毒性氣體進行防護,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員被灼傷和刺激的概率,提高安全生產的效率。
其次,制定嚴格的安全生產制度,保障員工的健康安全。完整的規章制度是化工企業生產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首先,根據《使用有毒物質場所勞動保護條件》的相關規定,制定化工企業自身的生產安全規章和制度,增加生產中安全設備的投資力度。定期檢查危險化工原料的保存情況,確保生產環境的安全。同時做好安全事故的應急策劃方案,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保證專業人員能夠及時進行有效救援[2]。
最后,設置有毒氣體的報警裝置。一旦發生有毒氣體泄露,能夠及時察覺并及時止損。對于長期暴露在有毒氣體的危險中的工作人員,企業要對其進行定期體檢,在有灼傷性和腐蝕性的化學產品的生產附近安裝安全防護措施如洗眼器、淋洗器等,一旦發生灼傷,能夠保證受傷人員及時進行清洗。
2.3? 制定化工企業危險危害應急預案
首先,化工企業開展危險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活動。化工企業實施HSE管理體系,對化工企業生產中的危險危害進行有效控制,從而達到持續改進、安全生產的最終目的。危險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的步驟包括確定危害、評估風險、控制風險、實施控制措施4個步驟,建立完整的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數據庫,將危害識別工作融入到日常的生產過程中[3]。
其次,制定化工企業危險危害應急預案,一旦安全事故發生,能夠及時聯動,快速而準確地組織員工和其他防護人員進行救援。還要對應急預案中需要用到的營救設備進行維護與修整,以備隨時取用。同時,化工企業的管理者還要制定明確的獎懲機制,對在安全事故中起到重大作用的集體和個人進行獎勵,對不按照規范操作引發事故的集體和個人依據規章制度進行懲處,嚴重的甚至可以開除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3? ? 結語
化工企業本身污染較大,而且存有高腐蝕、高毒性的化學產品,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危害難以估算。化工企業的管理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應及時排查危險危害因素,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訓,規范生產中的原材料和化學產品的管理,制定危險事故應急預案,將化工企業在生產中的危險因素影響降到最低,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霞.新形勢下化工企業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及規范化管理[J].山東工業技術,2018(18):20.
[2]許? 默.化工企業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及規范化管理[J].中國化工貿易,2017(6):43.
[3]馬? 濤.企業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的編制和演練[J].安徽科技,2018(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