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堯 張勝
摘? ?要:石油化工行業是我國重要經濟支柱,項目占地面積大、施工周期長,且具有高風險和高污染的特點。石油化工行業的盲目發展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基于此,對環境監理工作內容進行簡單介紹,通過分析環境監理重要性,提出加強環境監理工作對策,期望通過環境監理來控制石油化工工程質量,進而促進化工工程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石油化工工程;環境監理;環境污染
我國工業深入發展在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同時,生態環境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應當將環境保護作為工作重點,借助環境監理機構展開全程環境監理,有效控制環境污染,減少環境污染的程度,加強對監理工作質量的控制,通過監理提高環境控制效果,保證生態環境穩定發展。因此,研究石油化工工程期間的環境監理工作具有重要價值。
1? ? 環境監理的內容
石油化工建設單位委托環境監理機構對工程展開環境監理,環境監理機構需要對相關法律法規有一定了解,檢查環境文件并批復以及對施工設計和施工方案進行審核,發現和規定不符的資料需要及時向參建單位匯報,進行調整。嚴格控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而保護我國生態環境,提高工程生態效益。
監理工作范圍主要分成4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施工環境達標監理,第二部分是生態環境保護監理,第三部分是環保設施監理,第四部分是批復符合性監理。其中施工過程中展開監理的效果起決定性作用,在施工期間環境監理人員主要通過巡視和監督的方法,對石油化工工程展開監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對大氣污染展開監理。建設石油化工工程項目期間,環境監理人員需要對環境及時檢查,對施工單位展開監督管理,積極落實環保部門的相關文件,最大程度上減少廢氣污染等不僅破壞生態環境,更威脅員工生命安全的問題。
其次,對廢水污染展開監理。監理人員在施工期間從施工選址、水源以及廢水排放3個方面展開監理。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選址需要選擇遠離河流的位置,項目營地、試驗點以及攪拌場等設施都需要和河流保持一定距離,并核查污染性施工工藝,嚴格控制其和居民水源、農業灌溉水源的距離。同時對項目附近瀑布、溫泉以及礦泉等水源進行保護,要求項目和以上水源保持一定距離。另外需要對施工產生的工業廢水嚴格控制,保證廢水經過相關技術的處理后可以滿足排放標準;對廢水排放地點進行檢查,尤其對混凝土廢水的排放進行檢查,其需要經過嚴格的過濾,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
再次,對噪聲污染展開監理。石油化工工程項目施工期間要使用諸多機械設備,在施工期間很容易產生噪聲污染,給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帶來不良影響。環境監理人員需要嚴格控制噪聲污染,使用減震墊或者隔聲罩等設備降低噪聲強度,并嚴格控制施工時間,將噪聲設備的使用選定在工作日進行,嚴禁休息時間制造噪音[1]。環境監理人員需要將可以在室內操作的設備控制在室內操作,以減少噪音影響的范圍。
最后,對廢棄物展開監理,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很容易產生建筑垃圾,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在監理工作中,需要監理人員編制垃圾分類表,要求施工人員根據垃圾分類表處理垃圾,施工方可以每周填報垃圾種類和產量,并對垃圾產量以及種類進行預測。同時需要及時跟蹤建筑垃圾的去向,將固體廢棄物排放至指定回收機構內,從而取得良好的環境保護效果。
2? ? 石油化工工程環境監理的重要性分析
石油化工項目需要使用大量化學材料,施工工藝復雜、使用材料多樣,極容易產生環境污染問題,因此對工程展開環境監理十分重要。項目施工期間可能產生空氣污染、噪聲污染、化學污染以及水污染等,對工程附近的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對社會和諧、穩定產生威脅[2]。因此必須要嚴格落實環境監理工作,在環境監理工作中及時察覺環境污染問題,采取有效手段解決環保問題,最大限度消除污染,保證項目順利施工,并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
3? ? 石油化工工程環境監理的有效對策
3.1? 建立環境監理標準
國家缺少環境監理技術規范,各項目對環境監理技術的要求存在很大差異,環境監理工作與技術成果的深度和廣度存在直接關聯,導致對環境監理工作的界定和理解出現偏差。由于缺少環境監理的行業標準,工作期間缺少行業規范和要求,如在多個省市建設長輸管線時,需要遵循不同省市的規章制度,在環境評審上也存在一定出入,因此專家的個人認知成為決定性因素。由于缺少法律層面的支持,導致環境監理定位不明確,影響環境監理工作的展開。
目前我國重視環境監理標準的完善,需要盡早制定環境監理標準,明確環境監理范圍、資質、技術等,對石油化工項目進行監管[3]。在國家標準下,根據不同地區以及行業市場的變化,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地方標準,對環境監理的內容進行規定,指導環境監理工作有序進行。政府環保部門應著力完善環境監理標準,不過多干預環境監理工作,用法治取代人治,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管理,進而規避各類人為因素的影響,保證環境監理的健康發展。
3.2? 提高環境監理技術水平
在大型石油化工項目中,環評階段即展開環境監理,但是目前很多項目環境監理只是為了滿足程序要求,而不是出于環境保護的目的。這樣的情況造成建設單位不斷減少環境監理人員和資金,縮短環境監理時間,導致環境監理工作開展困難。環境監理工作開展目的在于保護環境,在建設單位中得不到認可,將導致雙方溝通不順利,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環境監理很難在工程中發揮出應有的優勢。
環境監理單位是從環評、環境科研所等機構發展而來,從業人員屬于環境專業人員,項目管理經驗缺失,也缺少相關專業人才。環境監理是項目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對于建設項目而言,環境保護和生產工藝之間存在緊密關聯,變更工藝會影響環境,需要由監理人員進行技術鑒定,提供專業依據進行管理。制定環境監理標準后,國家需要逐漸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和考核,提高環境監理工作人員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專業人才進入機構。同時積極借鑒國內外監理技術,提高監理機構的服務水平,不斷完善監理管理體系。監理機構要重視市場調研,分析以往項目施工資料,建立成熟的監理工作體系。
3.3? 將環境監理工作融入項目管理
石油化工建設項目采取總承包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是根據合同約定對項目設計、施工等全過程的承包。EPC承包單位、工程監理共同負責施工設計和施工流程,EPC承包單位會將工程承包給分包商,并對分包商進行管理。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中取得影響評價文件的批復,建設項目施工前啟動環境監理,在設計初步審查前完成委托。若環評階段出現變更,將會影響生態環境的,環境監理人員需要對環評工作做好補充。環境監理人員若出現介入滯后的問題,將無法完成環保任務,很難參與設計審核工作,存在較高的“未批先建”風險。由于監理滯后問題,監理工作無法全面展開資料審理,無法參與設計和方案,不利于后續工作的展開。
環境監理可以有效協助指導建設單位落實建設項目保護措施,對不符合的項目進行核查,經過建設單位的反饋和整改,才能繼續施工。建設單位委托監理機構的目的在于及時發現環境問題,監督施工,達到環境規范要求。承包商作為施工的主體,如果在管理環節中存在環境監理缺失的情況,將對技術服務質量產生影響,導致監理工作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將環境監理工作融入項目管理中,項目處于設計階段,環境監理需要盡早參與項目設計工作,重視項目審批達標率,加強對環保設施的設計,及時發現環境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若初步設計和環評批復有出入,環境監理需要對項目規模、工藝、性質及環評工作進行補充,讓項目設計更加完善,避免“未批先建”問題的發生。環境監理受建設單位委托展開監理,處于項目建設階段時,首先,環境監理要認識到自己的定位,同工程監理分離,獨立進行管理[4]。項目管理的責任在于利用有效途徑對項目建設期間產生的問題進行處理,保證項目質量,按時交工;環境監理則對項目環境問題加以處理。其次,要對建設各方的關系進行協調,保證環境監理工作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協調工程監理工作,保證施工現場的順利施工。可以建立環境監理模式,將工作關系理清,有序開展工作。具體環節中,環境監理需要深入項目管理,充分利用建設單位權限,著手于施工計劃和技術方法,積極利用環境監測技術,結合巡視檢查、走訪、不定期抽查等方式檢查項目環境,對生態保護措施、環保設施以及達標排放等項目展開重點檢查。
項目收尾階段,環境監理工作需要主動輔助建設單位加強環境備案,配合環境保護的驗收工作,對建設單位的環境保護工作加以指導,建立環保制度相關體系,保證項目施工期間環保工作可以步入正軌,完成項目建設期的環境監理工作。環境監理模式流程為:政府環保部門負責監管環境監理機構,并對建設單位進行監察;環境監理機構和工程監理機構共同負責對建設單位和承包商的監理;建設單位和承包商需要主動配合環境監理機構展開工作。
3.4? 完善環境監理體系
環境監理管理體系包括環境監理工作中組織結構、程序、職責、資源等,環境監理期間,依照建設項目特征,遵循計劃—執行—檢查—處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環原則不斷完善,逐漸形成環境監理管理體系。在環境監理管理體系中,體系文件是管理體系的關鍵,指導環境監理工作的展開,保證監理工作有序進行、有據可查。
4? ?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石油化工項目而言,環境監理起到重要作用,影響項目的竣工及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嚴重時影響社會的穩定、和諧。由于環境監理的內容復雜,需要采取有效對策展開環境監理工作,完善環境監理標準,提高環境監理技術水平,將環境監理工作融入項目管理中,以完善環境監理體系。
[參考文獻]
[1]趙銀中.石油化工項目配套環保設施環境監理要點—以某新建18/40萬t/a EO/EG項目為例[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9,39(1):81-83,87.
[2]李? 旭.關于石油化工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探析[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9(3):255-256.
[3]饒未欣.石油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新形勢和新要求[J].化工環保,2019,39(1):101-105.
[4]劉悅婷.石油化工企業廢氣污染治理與控制技術措施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36(10):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