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隨著近年來眾多網絡科技公司陷入“稅務事件”,使稅務風險管理問題引發了互聯網行業及社會群眾的普遍關注。尤其是“金稅三期”的上線,使得納稅人在稅務機關面前變得更加透明,納稅人的幾乎所有經營行為都被納入稅務機關的監控范圍,涉稅風險大有提高。因此,提高稅務風險管理能力對當今企業尤其互聯網公司格外重要。網絡科技公司為避免因發生稅務風險而導致的經濟利益損失和企業信譽損失,應該對稅務風險管理中潛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運用切實有效的對策解決網絡科技公司的稅務風險管理問題。
關鍵詞:網絡科技公司 稅務風險 潛在問題 解決措施
網絡科技公司為實現自身稅務效益最大化,應該在公司稅務風險管理方面加大執行力度,降低稅務風險是實現稅務收益最大化的前提條件。因此,網絡科技公司需要對稅務風險管理問題進行分析,以便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
一、實施稅務風險管理原因
公司決策層常常將注意力放在公司未來的發展策略中,對已經存在的稅務風險和潛在的稅務風險沒有正確的認識與充分的認知。當公司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時,稅務風險的爆發有極大的可能會導致稅務成本的增加,使公司的既得利受到損失。公司決策層在決策時缺乏切實的依據,就目前而言,我國當前所有的公司管理層、決策層都有極強的竟爭意識,但是樹立市場競爭意識的同時未能建立與之相應的稅務風險控制意識,因為缺乏與稅務風險相關的意識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作出錯誤決策給公司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公司在工作中沒有為公司員工樹立稅務風險意識,使員工缺乏對稅務風險的正確認知[1]。稅務風險管理活動是公司稅務人員的工作核心也是其最為重要的職責,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自身對稅務專業知識及技能的掌握不足,加上缺乏稅務風險管控意識,導致某些稅務人員在管理層的干預或授意下,幫助公司偷逃稅款。
二、網絡科技公司稅務風險管理現狀
就目前而言,諸多網絡科技公司還未在公司內部建立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及稅務風險管理體系,雖然有少部分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及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但在其中財務報表目標的比重較大,而未對2006年國資委發布的《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予以重視。在網絡科技公司中項目經營目標和財務報告目標也應當是重點關注的內容,由于對稅務法方面內容缺乏正確的理解,或理解的過于片面,導致許多網絡科技公司沒有意識到公司稅收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導致在公司稅務內部控制機制配套制度不夠健全,因此,多數網絡科技公司存在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行為不規范等問題的出現。其中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網絡科技公司稅務內控機制的相應制度不夠健全。稅收管理的理論實踐實施較晚是導致我國眾多行業對稅務風險的認識不夠深入,就目前而言,國家仍沒有編寫一部完整法律對各行各業的稅收風險內部控制機制進行指導,國家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均沒有強制要求網絡科技公司建立稅務風險內控體系,也沒有對建立稅務風險防控體系的公司進行明確的強制措施[2]。在國家下發的規范性指導文件中只突出對稅務風險管理指導、引導的功能進行規定,但強制性不足。(2)缺乏對稅收風險管理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在公司經營管理中,網絡科技公司管理者普遍重視公司的研發、生產、招標等環節,而常常忽視稅務管理及風險控制管理。網絡科技公司管理者納稅意識薄弱,對于稅務風險問題防范意識不強,尤其是不夠重視稅務風險的管理和財務內部控制,沒有將公司稅務風險控制貫徹落實在公司生產經營決策的各個環節中。在網絡科技公司的稅收實踐中,主管部門對稅務風險管理仍然只重視執法風險管理。(3)網絡科技公司稅務風險管理內控建設水平較低。公司稅務風險管理系統的缺乏規范性規定是因為公司決策者對稅務管理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多數管理者、決策者對稅務內容的認知不夠全面,因而導致在相關決策中缺乏權威性。部分網絡科技公司的決策層沒有以公司戰略層面作為切入點對稅務風險控制進行綜合性考慮,只認為依法納稅、依法報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內容,公司決策層缺乏對稅務風險整體管控正確認知,仍然認為稅務風險的危險性不足存威脅整個公司的發展,進而導致稅務問題的發生。由于多數稅務風險管理部門的設置較為混雜,有的在部門設置中過于單一或過于傳統;有的在職責分布中過于雜亂;由于相關部門之間缺乏聯系,導致公司統籌不足,進而降低公司稅務風險防控的整體效能。
三、完善網絡科技公司稅務風險管理的建議
3.1優化網絡科技公司稅務內控制度
就目前而言,我國在建設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的法律還處在發展階段,相關管理部門應當盡快落實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將其制度建設納入到國家法律規范中,進而使得國內各個行業在對內部稅務風險進行處理時“有法可依”,國家稅務機關在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開展相關工作時“有章可循”[3]。同時建議對稅務機關的自由量權進行合理控制,避免機關工作者在針對同一業務進行處理時,國內各地區執行政策不同。
3.2建立網絡科技公司稅務內控體系
要實現網絡科技公司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合理化、科學化、完整化水平,就要根據網絡科技公司的具體情況設立稅務管理部門。相關行業內容跨度較大或稅務事項過于復雜網絡科技公司應當設立權責獨立的稅務控制管理部門。網絡科技公司稅務部門應積極參與到企業戰略規劃中,并擁有重大經營決策的決定權,對相關稅務風險進行跟蹤與監控。例如:網絡科技公司對某直播項目進行投資時,由于投資金額較大,應當及時與所屬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協商,以招商引資的方式為企業爭取政府補助。在對政府補助條款進行約定時,網絡科技公司一定要對稅法規定進行深度考慮,并聽取稅務部門的相關建議。網絡科技公司在開展大型投資活動及股權轉讓事宜中,應當對潛在的稅務風險進行充分考慮。多家網絡科技公司在2016年前后將稅務部門從財務部門分離,設立專門的稅務部門。部分網絡科技公司在以前財務部門中下設一個專屬稅務部的做法,突出對網絡科技公司稅務管理的重視。
3.3樹立正確納稅觀念 搭建稅企溝通平臺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對稅收管理進行規范以達到減免稅收的目的,但在重視稅務籌劃中卻常常忽略對稅務潛在風險問題的管理與控制。一些網絡科技公司在稅收籌劃時,因為自身對稅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理解不完整或產生偏差,在稅務籌劃中經常出現不合理的情況。例如:某網絡科技企業為了對下屬子公司的虧損進行充分利用,加大集團內部交易籌碼,并迅速將利潤效益進行轉移,其只關注企業經營項目操作流程,卻忽略在關聯企業內部交易時定價必須公允的稅法規定,終究是得不償失。法律具有專業性與技術性極強的特點,由于現行法律并沒有對避稅與運稅的界限進行明確規定,進而導致公司在稅收籌劃時面對避稅或偷逃稅務的界定不明確,使得稽查部門認定此種行為為逃稅行為,而公司稅收籌劃失敗的案例層出不窮,因此,建立正確的納稅觀念,能夠幫助公司有效規避稅務風險。另外,網絡科技公司為了避免由于信息滯后而造成的稅務風險問題,稅務機關已經搭建企業稅務風險溝通及信息服務平臺,為信息暢通做出保障。稅務機關需及時將稅收政策調整信息傳遞給各個企業,并對其進行相關政策問題指導,使各個企業對于稅務政策有較為系統的了解。企業對稅收政策理解有異議時,應及時就問題與稅務部門溝通,消除疑問。稅務機關與企業之間溝通平臺的搭建能夠促使企業在經營項目開展時積極響應國家稅收政策,采取合理的避稅方式,促進企業稅收管理的發展。
總結
總而言之,網絡科技公司由于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在經濟活動中仍然面臨著稅務風險,因此,網絡科技公司要想在企業經營中合理規避稅務風險,就應當對稅務風險防范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公司對稅務潛在風險進行分析,做好稅務風險防范的工作,通過行之有效的防范工作規避各種稅務風險,進而保證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實現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張麗娟,趙龍祥.企業的稅務風險及其會計規避探析[J].財會學習,2019(28):159-160.
[2]許少東.淺析企業稅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26):97-98.
[3]孫昕.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及解決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5):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