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雅
摘要:臨床上,急性腦卒中呈現出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三高的特征,是由于急性腦循環造成彌散性、局限性腦功能缺損的一種急性癥狀,發病突然,病情迅速惡化,所以給予及時、有效的急診急救對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價值。基于此,本研究對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查閱后,總結出腦卒中患者的急診急措施,以此來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
關鍵詞:腦卒中;急診急救;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6-196-02
臨床上,腦卒中是高發性腦血管疾病的典型類型,誘發因素多樣,導致患者出現腦部動脈積聚收縮或擴張的癥狀,導致血液淤積。中老年人是該疾病的高發群體,致殘率、致死率居高不下,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鑒于此,臨床上應想方設法提高腦卒中搶救力度。目前,基于腦卒中疾病臨床診治現狀,結合醫院治療原則,本研究通過廣泛查閱資料與實際研究,分別從院前、轉運與院中三個方面總結分析了腦卒中急診急救工作,具體如下:
1院前急救
腦卒中患者發病突然,所以常常難以獲得及時的治療。據衛生部調查數據表明,2018 年我國新增腦卒中患者大約為28多萬人。怎樣有效治療腦卒中以強化預后與改善生活質量,是臨床醫護人員重點思考的問題。董蓓蘊研究指出,院前及時、有效的搶救可有效保障腦卒中患者的生命安全。接到搶救電話后,迅速調派最近的救護車。救護車立即趕往現場,并第一時間同患者或家屬取得聯系,了解病史。當初步判定為腦卒中后,告知家屬不得任意搬動患者,使得患者平躺,頭側向一邊,將衣扣解開,確保呼吸通暢,注意患者情緒的穩定,靜靜等待救護車。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①對患者呼吸、血壓、血糖、心率等指標進行測量,耐心地詢問發病過程,對患者意識、運動、神經系統、語言等進行細致檢查,進一步準確評估病情。同時,查看患者是否出現生命危險,檢查顱內壓是否持續增長等,并予以有效處理;②維持呼吸道通暢:對于已經昏迷的患者,應將衣扣解開,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堵塞呼吸道。如果患者口腔、鼻內堆積了大量分泌物豁嘔吐物,應迅速清理或者進行吸痰;③氧氣吸入:予以面罩或鼻導管吸氧;④對癥處置:當患者血壓并未異常高時,不需要進行降壓處理。當血壓驟然上升或降低時,才可選取藥物進行處理。對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應滴注適量的生理鹽水。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應保證腦血流量處于平穩狀態,血壓低于180/105 mm Hg時無需立即降壓。開設靜脈通道時,應選取建側肢進行穿刺,不得選取活動關節。對于顱內壓驟然上升的患者,可選取甘露醇或呋塞米進行處理;針對出現煩躁、抽搐癥狀的患者,可予以鎮定處理,對血壓、呼吸、心電、血氧飽和度進行動態監控
2安全轉運
當患者緊急處理后,應根據實際情況盡快送到最合適的醫院。病情較輕、生命體征趨于平穩的患者,通過有效處理后便可迅速送到醫院就醫;病情危重,血壓驟然上升或昏迷、腦疝癥狀者,應接受血壓控制、脫水處理后迅速轉送,接受下一步治療。顏源均,徐旭研究指出,需要下樓的患者,應保證患者頭在上、腳在下,進入救護車時頭在前、腳在后,牢固固定擔架,并囑咐司機平穩駕駛,避免病情惡化,盡量控制院外時間。翟錦華提出,轉運過程中,不得輕易更改患者的體位,把患者平抬到擔架上。同時,轉運過程中應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持續監護心電,及時給氧,及時查看靜脈通道、呼吸道是否通暢。觀察患者肢體活動、瞳孔、意識的變化,積極同醫院急診科取得聯系,告知搶救準備事項,從而為患者爭取更多寶貴的時間。
3院中搶救
3.1心理支持
沈羿研究指出,急診腦卒中患者及家屬往往十分恐慌、焦慮,因此醫務人員應積極交流溝通,以急而有序的態度、精湛熟練的技術、鎮靜從容的行為給患者安全感,以親切和藹的態度、細致周到的護理操作給患者信任感,以此來有效緩解醫療糾紛,確保搶救工作的順利開展。
3.2保持呼吸道通暢
王曉蘭,魏麗研究指出,腦卒中病情嚴重時,由于舌根后墜堵塞氣道,造成呼吸中樞損傷,從而呼吸不暢,氧氣供應不足會加重腦損傷,所以應確保呼吸通暢。對于腦卒中患者急救而言,保持良好的通氣或換氣功能尤為關鍵。針對意識清醒的患者,應取平臥位,將頭偏向一側。如果患者為出血性腦卒中,應把患者頭部適當抬高20°—30°。針對輕度意識障礙的患者,可采取口咽通道,及時將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干凈,若分泌物較多應及時吸痰,積極吸氧,可選取簡易呼吸器輔助呼吸,必要情況下應實行氣管插管。針對重癥腦卒中患者,應盡早開放氣道,不僅可增加血氧含量,而且還可預防誤吸,從而避免肺部被感染。
3.3控制血壓
發病時,腦卒中血壓驟然上升,血壓增長可確保腦組織供血的代償反應,然而,血壓增長過快則需要降壓。一般情況下,患者通過接受顱內壓降低治療后,血壓便會降低,無需服用其它降壓藥物。然而,若血壓驟然增長,收縮壓>26.6k Pa時,可服用呋塞米等降壓藥物。針對危重腦卒中患者,可能會產生反應性高血壓,無需服用降壓藥物。然而,當血壓驟然增長或下降時,可選取合適的降壓或升壓藥物,確保血壓處于正常標準內。閆菊英,陳金玲等認為,有時抗高血壓治療對于患者而言是有副作用的,會造成灌注壓降低,腦缺血癥狀不斷惡化,也有可能會導致患者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的喪失。因此,搶救過程中,應基于患者血壓水平、腦血流現狀,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病因的患者設定不同的血壓控制目標。
3.4控制腦水腫
惠穎指出,出血性腦卒中與缺血性腦卒中出現腦水腫的幾率較大,使得腦組織缺氧缺血進一步惡化,最終造成腦組織壞死,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快速靜脈滴注20%甘露醇或靜脈推注呋塞米是腦水腫預防的有效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病情復雜,且病情變化快,應迅速接受頭顱CT檢查,確定是出血性還是缺血性,以此來選取有效的治療藥物。
3.5控制血糖
對于腦卒中而言,糖尿病是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監測血糖是主要搶救措施。特別是昏迷患者,應對血糖進行測量,查看是否是高血糖或者低血糖所導致的昏迷。相關研究指出,腦卒中患者腦出血后應激反應會對丘腦—垂體—靶腺軸的結構與功能造成損傷,使得人體釋放出大量高血糖素,造成血糖上升。且腦卒中后血糖濃度直接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腦出血后應注射適量的胰島素,有效控制血糖。宋忠敏認為,不管是缺血性還是出血性腦卒中,病情不斷惡化,血糖持續上升的情況下,臨床醫生應對血糖變化進行及時檢測,血糖異常高時應實施胰島素治療,從而有效保證患者的生命。
結語:目前,我們正處于老齡化社會,腦卒中發病率持續增長,醫療需求同有限的醫療資源矛盾更明顯。加強院前急救,為腦卒中患者把好生命第一關;安全轉運可迅速將患者送到醫院急診科,預防病情的惡化;院中搶救,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降低致殘率與死亡率,保證患者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陳昕.3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145—146.
[2]董蓓蘊.院前急救措施對急性腦卒中患者急診救治效果的影響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1):1513—1514.
[3]顏源均,徐旭,王浩,龐飛.腦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安全轉運措施及風險應對策略[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3):232+239.
[4]翟錦華.腦卒中患者安全長途轉運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05):97—98.
[5]沈羿.加強急診重癥腦卒中患者急救護理環節的管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2):161—162.
[6]王曉蘭,魏麗,張哲瓊.探究加強急救護理管理應用于急診重癥腦卒中患者的價值探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8(11):42—43.
[7]閆菊英,陳金玲,劉魯昱.院前院內一體化創傷急救護理模式對急性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21):77—80.
[8]惠穎.采用靜脈溶栓治療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行院內一體化急救護理模式的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18):118.
[9].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急救中國專家共識2018[J].中國卒中雜志,2018,13(09):956—967.
[10]宋忠敏.急性腦卒中并發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急診治療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