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自人美版幼兒美術啟蒙課程《美的啟蒙》小班分冊下學期
適用3至4歲幼兒美術活動
一、課題設計意圖
1.培養幼兒愛護鳥類的情感,著力講解候鳥遷徙中的勇敢和紀律性,了解為什么候鳥需要隨季節遷徙,它們的遷徙習性分別是什么。
2.啟發幼兒觀察大雁的身體結構與姿態,用繪畫、拼貼的方式表現大雁的動態特征。
3.激發幼兒關愛動物的情感,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
二、需要準備
1.知識經驗:了解候鳥的種類,候鳥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知道大雁是冬候鳥,每年冬天飛往南方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了解大雁的身體結構。
2.技能準備:幼兒有撕紙、剪紙的基本技能,有使用膠棒粘貼的經驗。
3.材料準備:圖畫紙、彩色卡紙、彩色水筆、剪刀、膠棒、大雁遷徙的視頻、教師自制大雁立體紙模型。
三、感知與體驗
1.看一看:觀察大雁的身體構造。出示大雁的立體紙模型,以故事化的語言導入活動內容,引導幼兒了解候鳥遷徙的知識。“來了一位遠方的客人,認識嗎?仔細看一看它長得什么樣。”
2.學一學:探索大雁飛翔的姿態。
(1)教師以大雁的口吻導入視頻:“還有許多伙伴也從南方飛回來了。”
(2)引導幼兒觀賞大雁成群飛回的壯觀場面,并用定格畫面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學一學大雁翅膀上下扇動的變化,體會大雁不同的飛行姿態。
3.說一說:大雁是候鳥,每年冬天飛到南方去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教師以大雁的口吻引發話題:“誰知道寒冷的冬天我們大雁去南方做什么呢?”教師再以大雁的口吻小結季節認知:“因為到了冬天,北方很冷,我們飛往溫暖的南方休養生息,繁殖后代。現在春天來了,我們又從南方飛回老家。”
四、教師引導
1.把彩色紙撕成形狀、大小不同的小塊,看一看可以拼成大雁的哪部分,為什么?(引導幼兒根據小塊紙的形狀、大小,想象成大雁的頭、身體、翅膀、尾巴等部位。)
2.定格大雁視頻圖像,啟發幼兒對照圖像找到翅膀的位置和姿態。
五、教學建議(過程方法拓展建議)
1.教師示范講解撕紙方法:
(1)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紙,撕出方形、條形、三角形的小塊,做大雁的身體、翅膀、尾巴等部位。
(2)再撕出近似圓形做大雁的頭部。
2.引導幼兒做做玩玩:
(1)可以把自己撕下的紙根據大小、形狀想象成大雁身體的一部分。
(2)全部撕好、想好后,用膠棒粘貼。
(3)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貼出不同動態的大雁,并畫上眼睛。
(4)用拼貼、添畫的方法添加背景,完成創作。
六、區域角建議
1.美工區:放置各種鳥類的圖片,供幼兒觀察,豐富對鳥類形象的認知,拓展幼兒的認知經驗。
2.語言區:放置有關候鳥遷徙的繪本故事圖書、大雁南飛的視頻供幼兒欣賞,豐富幼兒的季節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