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佳燕
【摘要】: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生開展閱讀教學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開展課程,為了能夠通過有效的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教師需要注重教學策略的設計,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養成愿意學和會學的良好學習習慣,本文將主要探討如何針對小學二年級開展語文閱讀教學。
【關鍵詞】:小學二年級 語文教學 閱讀設計
前言
隨著新課改要求的不斷提升,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來說,教師除了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有價值的知識,也要能夠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引發學生實現全面發展,這就要求當下的語文教學能夠更具價值,遵循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知規律,提高教學效率,并運用閱讀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養成良好的語文積累習慣。
一、針對小學二年級開展閱讀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注重以人為本
對于閱讀學習來說,學生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和閱讀文本產生深刻的心靈互動,才能夠提升閱讀的教學效率,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讓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在閱讀教學中得以發展,而不是用生硬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都成為統一的學習機器,要將學生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開展教學,并對學生進行鼓勵性引導。
(二)注重閱讀教學的多元化
處于小學二年級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1】。例如,在這方面教師可以運用練習、評測和賞析等手段,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深入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真情實感,讓學生更快速的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并在掌握了閱讀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提高學習效率,并使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以提升。
(三)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
閱讀學習和語文其他教學環節相比有一定的不同,閱讀既是考試中能夠拿分數的項目,也是能夠伴隨個體終生的語文學習習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趣味性,讓學生了解到閱讀學習的真正目的,并融入更多的師生互動,交流彼此對于文本的實際感受。在這種互動式教學的引導下,學生對于文本的認知也會更加深刻,從原本的被動轉變為主動意識,實現自我表達以及主動學習模式的轉變。
二、小學二年級閱讀教學設計具體策略
(一)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
二年級小學閱讀教材中有很多圖文結合的內容,教材中生動的插畫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利用好這些插畫內容,讓學生根據畫面中說傳達出的內容先進行閱讀內容到初步了解,通過描述圖片上畫了什么、自己想到了什么,觸發最基本的思考,然后將自己對圖文的思考和文本進行比對,從而對學習內容產生更為深刻的印象【2】。這種插圖和文章結合的教學模式也可以應用于課外閱讀的部分,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其他以圖文閱讀為主的閱讀資料,讓學生能夠以這種容易入門的閱讀形式為切入點,主動提升閱讀的興趣,對于培養小學生閱讀習慣來說,也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帶著思考引發學生閱讀
在具體的教學策略上,教師首先需要認識到處于小學二年級階段的學生往往對于文字的把控和處理能力較為欠缺,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閱讀中的基本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開展閱讀,這也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要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了解本堂課即將教學的內容,然后通過設置提問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的基本框架,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處在井中的青蛙對于天空中的小鳥會有什么樣的認知,而小鳥又會如何看待常年生活在井中的青蛙,讓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閱讀文本,并展開想象的翅膀開展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也能夠養成學生的獨立思考習慣,同時也讓閱讀教學的重點更加清晰。
(三)將表演手段融入到閱讀中
對于小學生認知習慣的掌握,能夠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在這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將表演融入課堂的教學方法,讓小學生能夠成為課堂中的主體,營造有活力的課堂氛圍,這種將表演融入到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的故事性特征,也能夠站在文本中各個角色的角度深刻揣摩文本的實際意圖,一些小學生對于閱讀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也在于經常會溜號,沒有辦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這種認知習慣的轉變,需要教師在教學手段上進行改進,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素材,然后挑選自己希望扮演的角色,讓學生在不同的小組中,通過表演這種形式更為深入的了解閱讀內容,漸漸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以提升,也會將閱讀看作一件能夠表現自己的機會,而不是死記硬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會更為深刻。
閱讀文本中的一些原本抽象的故事情節,可以通過表演這種形式得到更好的展現。例如在閱讀《找春天》時,學生可以通過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傳達春天到來時萬物復蘇的景象,更好的體驗文本所傳達的具體內容,在學生完成表演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總結,并將表演的內容和課文的主題聯系在一起,通過總結性的發言,讓學生對于以文本內容有關更為深刻的理解,做到針對性的指引和點撥。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二年級開展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對于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基礎有足夠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完善教學手段,改善教學環節的方法,提升閱讀效率,讓小學生在低年級這一關鍵時期能夠建立起聽說讀寫的基本認知能力,提高閱讀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閱讀學習習慣,讓閱讀對個體產生更為深遠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蘇琴秀. 面向復雜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分析[J]. 新課程(上), 2017(1):56-56.
【2】馬璐璐. 以《烏鴉喝水》為例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J]. 語文天地:小教版, 2017(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