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宇 歐智宇 袁林 舒莎
【摘要】: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與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體育在學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已文獻資料法為主,通過專家訪談法、邏輯歸納法等為輔從心理學以及生理學作用兩方面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得知體育課程對中學生智力發展的心理學作用主要有三方面:加強中學生感知與記憶能力;加強中學生觀察與注意能力;加強中學生空間思維與想象能力。體育課程對中學生智力發展的生理學作用主要有四方面:提高腦細胞功能,促進智力發展;消除大腦疲勞,提升學習效率;改善大腦氧與營養供應,增強腦功能;促進大腦發育與再生,提高神經系統功能。在理論和實踐的摸索下,愈發認識體育課對中學生智力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課程 中學生 智力發展
1前言
隨著小康社會的深入發展,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推進,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大眾已經深刻認識到體育活動對人的體質健康與智力發展的價值。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就是發展學生的體質健康與智力水平,著力培養學生的能力與素質,這是素質教育的初衷。
體育課是中小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教育的必須部分,國家教委規定各個中小學應保證全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運動時間。因為在中小學全面健康發展中過程中,體育鍛煉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智力包含了人的全部心理過程,它不僅是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它還通過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維兩大核心,以記憶、觀察、注意、感知四大能力作為基礎,最后經過高級表現形式的個人創造力所體現出來。
實踐證明,體育課程教學對學生能力的養成與智力的開發,無不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學生學生的智力發展,需要體育教師們通過精心地組織教學內容,有意識且有目的地進行體育課的鍛煉。因為有時中學生智力的發展也并不完全隨著身體的發育、技能知識的增長而發展。此外,體育與智育的關系,目前的研究還不足以糾正人們對“體育”與“ 智育” 認識的偏差,不足以深入揭示體育的本質功能,以便發揮其卓越的效用。體育蘊含智育,換句話說,體育的過程就是智育的過程,體育課程對中學生的智力發展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體育運動對促進中學生智力發展的問題值得深入探究。
2體育課程對中學生智力發展的心理學作用
2.1通過體育運動加強中學生感知與記憶能力
感知能力是智力的外在表現形式。開展體操、田徑、球類等體育項目,可以極大提升參加者的感知能力。如球類運動,參加者的觀察能力必須要強,要有寬廣的視覺范圍,準確的判斷能力。不然,在比賽中就難以觀察和捕捉到瞬息萬變的戰略時機,就導致錯誤的戰略預測和判斷。感知能力是通過運動知覺、時間知覺、空間知覺來表現的。運動知覺就是指復雜的技術動作的操作以感受性的精確控制為基礎的,感受知覺的敏銳、掌握準確技術動作。時間知覺是大腦對客體運動的持續性或瞬間性以及順序性的反映。
記憶是獲得的新信息在大腦一定時期內儲存的能力,也是人的大腦對以往經歷過的事物的客觀反映,是評價智力的重要指標。在體育活動中,正確地認識各種動作的軌跡和順序,達成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是掌握一門運動技能或體育動作的關鍵。雖然感知和記憶能力可以通過體育運動進行提高和鍛煉,但它們是眾多感官協作的結果,特別是視覺感官和動覺感官協同合作的結果。體育運動能有效地促進和發展中學生的感知與記憶能力。
2.2通過體育運動加強中學生觀察與注意能力
心理學上的集中性和指向性是“注意”的兩個基礎特征,這些在體育項目中都有所體現。比如在武術套路練習中,“全神貫注”是武術的要領,如果外形一致但精氣神沒有聚集,至多只能達到“形似”,而無法做到“形神兼備”的境地。“全神貫注”的內容主要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大腦處于輕微緊張的狀態,客觀上來說這對提高大腦皮層的分析能力是有好處的。同時大腦處理綜合問題的智力水平也會相應提高。因為體育教師在教授中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時,首先要讓中學生對運動項目的動作程序進行充分的觀察,特別是對動作姿勢、節奏變化、運動方法等的注意和觀察,進而才能做到演練、模仿和領會。敏銳的注意力和卓越的觀察力是掌握動作技術的關鍵。長期堅持體育鍛煉,能提高中學生的觀察與注意能力,而觀察與注意能力的提高是中學生智力發展的基礎。
2.3通過體育運動加強中學生空間思維與想象能力
思維活動貫穿于體育運動的整個過程。因為,運動技能的形成與運用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與支配下進行的,中學生掌握體育技能與運動動作的過程是以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協同工作的結果。例如,在一場足球比賽中,沒有積極的思維就無法對比賽中混亂的戰況的變化做出準確快速的判斷,更難以去揭示對方的戰術意圖和行動目的,以及不能識破對方戰術行動的規律,導致己方戰術制定的困難。在常規體育比賽中技戰術行動必須依靠于活躍的思維能力。故體育運動需要良好的思維能力。
良好的空間思維與想象能力是促進智力發展的重要部分,而體育運動能使人的空間思維與想象能力充分發展。例如,在中學生學習武術操的過程中,套路創編的構思,動作演練的意境,技法攻防的創設,招術變化的邏輯,以及模擬比賽的練習方法等都與良好的空間思維與想象能力有關。這種思維活動都是通過以往經驗和場景的記憶,針對過往情景的刺激,經過大腦思考重新加工組合的預測行動。故體育運動能夠促進和豐富中學生的空間思維與想象能力。
3體育課程對中學生智力發展的生理學作用
3.1通過體育運動提高腦細胞功能,促進智力發展
校園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聽覺、視覺等感官都比較靈敏,綜合能力、大腦皮層的分析、大腦神經細胞反應速度比較強。從生理學上來說,左腦是進行論理、分析思維的場所,右腦是意志和情感的舞臺。右腦活動的必要前提是左腦的活動。在左腦活動的過程上,充分利用右腦的功能,能使左右兩半腦協同一致、運用自如,這屬于大腦的綜合運用。這種類型的活動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有很大一部分潛力未曾被很好的利用,特別是對于右腦的開發。而體育運動它能極大開發右腦的潛能。
大腦皮層對人體各類型的運動活動是有分工的,有的區域管腦力活動,有的區域管體力活動。根據興奮與抑制傳導的相互誘導規律,體育鍛煉中管體力活動的區域高度興奮,加快了腦力活動區域的部分抑制,使之充分休息;運動后由于管大腦腦力活動的區域的功能充分恢復,從而增強學習效率。現代理論研究正從智力深度、智力結構等層面探索體育鍛煉的影響力。因為,體育活動是一種開放的活動形式,經常運動有助于提高大腦對于疲勞的耐受程度,可以使大腦更為清醒。人從體育活動中獲得和處理的信息是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的,在獲取信息的路徑中,人的本體感覺、聽覺、視覺等方面得到持續的刺激,對新知識的學習與積累能力得以提高,使中學生的“認知反映系統”得以發展與開拓,這是體育鍛煉對中學生的智力結構的一種極大升華。
3.2通過體育運動消除大腦疲勞,提升學習效率
愛因斯坦認為,人用于學習與工作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學習效果的提高,是基于充沛的精力給與保證,而充沛的精力來源于健碩的身體,來源于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人的隨意活動主要由大腦皮層所調節。中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這時大腦皮層有關工作區域處于高度的興奮狀態。隨著學習的時間延長,容易產生應激性的保護性抑制,導致學習效率降低。此時適當的體育鍛煉,會使運動中樞達到興奮,導致腦力活動區域的腦細胞得以休息。同時,由于體育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呼吸系統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大腦攝入更多的氧,從而為提高記憶能力、大腦思維提供了必要的營養物質保障。有助于腦力活動效率的提高。因此,對于中學生來說,體育鍛煉對文化知識的學習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往往認為文化知識的學習時間長短是提升成績的關鍵,認為體育鍛煉是不務正業,一切以文化知識的學習為主。進而導致中學生體育課程被占用,殊不知一個健康的體魄是文化知識學習的強有力的保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再好的成績也如同空中樓閣。體育鍛煉能極大提升中學生的學習效率。
3.3通過體育運動改善大腦氧與營養供應,增強腦功能
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起到改善大腦營養的供應與氧氣的輸送。食物是血糖的供給的源頭,運動使人的食欲大增,促進消化吸收,加快食物淀粉轉換葡萄糖的過程,并源源不斷地為腦神經細胞供給。科學實驗表明,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人,心腦血管更具有彈性,血液循環也更為舒暢。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人,血液循環量比不運動者高出2倍。中學生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體育鍛煉,能夠為其大腦組織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和氧氣,進而增強大腦功能,文思敏捷。此外,體育運動促使大腦釋放β-內啡肽等有利的生化物質,這些生化物質對促進中學生的思維和智力發展大有益處。
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體的神經、循環、消化、呼吸等器官系統的功能,改善血液中的生化成分,增加體內糖元的儲備(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和血紅蛋白的含量,使血氧飽和度增加,增加氧儲備。極大提高了血液的攜氧能力;使腦部毛細血管的分布更為密集,增加了單位時間內通過大腦的血量,使大腦細胞可以更為輕松的獲取充足的血液補給,保證了大腦系統運行的良好營養狀態;使大腦更能集中注意,牢固記憶,敏捷思維,迅速聯想,改善大腦的工作能力。另外,由于血液的流動速度加快,促使大腦中的代謝產物及時排除,細胞活躍度更高。再者,經常從事體育鍛煉還能延緩大腦細胞的疲勞出現,因為大腦皮層細胞對運動時血液重新分配的情況產生了適應,而引起的相對缺氧的耐受能力提高。以上這些因素都為中學生的大腦功能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為中學生智力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3.4通過體育運動促進大腦發育與再生,提高神經系統功能
體育運動中絕大多數不是簡單的肢體運動,常常伴有對技戰術的配合與運用、比賽臨場的發揮、形體的表現、要領的掌握、動作技術的理解等,要經歷一個個對比、認識、觀察、感知、分析、創造、判斷、想象等較為復雜的心理過程。這種身體運動與思維活動的長期連接與協作,既能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的發展,又能開發大腦的功能,呈現與發展出明顯的運動智能特征。
在體育運動中,健全的神經系統是智力發展的基本前提與基礎。資料研究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有利于增強人體大腦的營養和發育,能增加腦神經細胞樹突,增大大腦皮層厚度。能對大腦細胞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和氧氣攝入量,使人的神經傳導速度、本體感覺、視覺、聽覺和神經過程的靈活性得到鍛煉和提高。例如,普通人從感應信號 (如聽到聲音或見到光) 到立刻做出反應的時間是0.3—0.5秒,而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人僅需0.12—0.15秒。這表明,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有效促進人的思維速度與反應速度。因此,人腦的神經系統的功能、思維能力、思考速度存在一定的連接性,故神經系統功能的改善能極大提高中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
4結語
體育鍛煉是腦力活動神經中樞以及體力活動神經中樞的相互配合,在興奮和抑制交替的活動中,能夠使大腦皮層結構復雜程度得到改善,有利于中學生智力的提高。對身體處于快速生長發育期的中學生人群而言,體育運動意味著肌肉的利用率增多,身體血液循環的速度得到提高,從而新陳代謝加快,使身體貯存氨基酸等營養物的能力增強,對于運輸鈣鐵鋅等無機鹽的能力增強,在身體表觀為肌肉變得結實、有力,骨長骨徑提高,骨骼骨質增強,對身體生長發育的中學生來說有明顯促進作用。此外,發達的骨骼和肌肉又直接使自身的運動機能增強,體現為更好的耐力、更大的力量和更快的速度。此外,身體為運動器官的運轉提供大量的血液,因此對心肺等器官和血液循環系統的影響顯著,長期適量的體育運動能增強和提高呼吸系統運作效率,并使心血管的供血機能明顯提高,使血液循環質量改善。總而言之,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中學生體質,而且還能促進中學生智力發展,它是增強智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通過體育教學手段提高中學生學生群體的智力水平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并踐行。
【參考文獻】:
【1】畢偉全. 淺談體育教育對學生智力的開發作用[J]. 教育現代化,2016,(24):290-291.
【2】宋亞炳. 體育對人多元智力發展的影響[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06):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