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婷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歡迎,在學前教育中,信息技術以其直觀性和形象性的特點為幼兒教學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時,將信息技術與課堂結合的同時,充分考慮課程游戲的重要作用,將課程游戲化與教育信息化的工作結合起來,積極助力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打造多彩課堂、趣味課堂、積極課堂。在本文中,作者將針對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進行具體分析,中間會結合其在基礎教學中的經(jīng)驗。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前教育;課程游戲
學前教育本身就包含了三個方面的重要內(nèi)容:生活、學習、游戲。其中學習和游戲具有非常大的聯(lián)系,幼兒本身的天性就是愛好自由,追求生動豐富的信息。所以,對于學前教育來說,將信息、游戲、課程三者結合在一起,為幼兒創(chuàng)設易于感知的知識環(huán)境,將幼兒教育與信息技術聯(lián)系在一起,充分發(fā)揮信息的豐富性、直觀性、多彩性,將幼兒的學習興趣、生活樂趣充分激發(fā)出來,將幼兒的動手、動腦、識別能力充分展現(xiàn)出來。我將對這一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事項進行列舉和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操作性游戲
所謂操作性游戲,意思即是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讓學生進行操作游戲,利用信息技術操作性游戲致力于將信息技術、教學內(nèi)容、教學游戲三者結合起來。在此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興趣和豐富的學習內(nèi)容,操作性游戲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語言能力、動作能力、反應能力,教學內(nèi)容可以給予學生必要的知識內(nèi)容,包括數(shù)字的計算、字母的認識等等。例如,在學習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時,教師就可以進行配對游戲,借助ppt電子白板或者其他互動式的教學軟件進行生動形象的操作性游戲教學。例如,設置十以內(nèi)的加減算式,將其形象化為馬棚,然后將答案設置為馬匹,然后設定小馬回家的游戲,讓學生將相應的馬匹“牽回”各自的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計算能力也得到了訓練。教師還可以設置按字母順序點氣球的游戲,將字母寫到氣球上,學生按照字母順序點飛氣球,如果全部做對,PPT上將會展示煙花動畫。如果做錯,PPT上將會展示氣球爆炸。總之,諸如此類的形象畫面將能夠很好地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進行活躍的課堂互動。信息技術的豐富素材可以完美地抵消教學的枯燥無味,最終收獲良好的教學成果,也體現(xiàn)了多媒體技術信息工具在幼兒園課堂中明顯的媒介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影音教學
在幼兒園中,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給孩子安排一些游戲,更重要的是科學地考慮這些游戲?qū)W生學習是否有作用,從而完成課程與游戲的結合,也就是將課程游戲化。因為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不能夠被任意抹殺的,因而在幼兒園階段,教師大可不必把呆板的私塾式教學引入幼兒園課程。感知游戲一般被認為是幼兒感知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感知游戲可以用于開發(fā)學生的感官潛能。通過影音教學游戲的手段開發(fā)幼兒的感官是非常高效的,因為低齡兒童普遍愛好色彩,對世界充滿好奇,其感官尚處于發(fā)育階段,通過游戲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感官可以讓孩子獲取敏銳的感覺能力,有助于孩子以后的成長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場景,讓學生說出這些教學事物的名稱,例如,讓學生借助春夏秋冬的視頻和音樂,讓學生學會辨認這四個季節(jié),熟悉這四個季節(jié)中各種事物。
三、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圖片輔助教學
在幼兒園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圖片輔助教學,可以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直觀性,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幫助學生快速對事物建立起廣泛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一顆積極主動的心。相比起單純的文字,學生對圖片輔助學習的接受度更高。色彩斑駁的圖片通過視覺傳達去幫助學生認識、記憶一些常見的事物。同時一些美麗的圖片對舒緩學生學習情緒、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安撫學生不安情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在幫助學生認識各種動物時,就可以用圖片進行展示,或者使用圖片進行識圖游戲,特別地,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各個小組的學生進行一定形式的比賽,教師負責評判哪組學生最終在識圖比賽中獲得成功。通過積分制、獎品制的方式,教師可以充分激勵學生進行探索和學習,幫助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競爭和合作關系。圖片展示的內(nèi)容,除了上面提到的動物之外,還可以是植物、名勝古跡、自然風光、山川樓閣、城市、江河湖海等等。用圖片進行展示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邊展示邊解說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便可以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接受新的信息。
四、信息技術助力教學的注意點
第一,要精心選擇多媒體素材。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個巨大的平臺,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品類繁多、因此教師要仔細篩選,剔除一些不佳的多媒體素材,包括清晰度不高的、內(nèi)容不合適的、不具有美感的,不能準確體現(xiàn)主題的。第二,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師與信息工具的和諧配合。教師在使用多媒體工具時,應當適當介入,及時協(xié)助電腦軟件的運行。實際上,光憑借多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工具,教學的目的仍舊不易達到,這是因為多媒體工具畢竟不是智慧的教師,仍舊需要教師的輔助。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必不可少。為此,教師要在多媒體工具運行時輔以個人的解說,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識。第三,注重課程教學內(nèi)容與信息展示的契合度,教師在安排教學時,要充分安排設計教學的進程,保證整個進程得以迅速推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吸取新型的教學素材和教學模板。第四,要注意信息技術限度,信息技術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展示功能,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工具進行展示,幫助自己建立良好的教學姿態(tài)和教學風格,但是同時,教師又不可以忽略實物教學的重要性,畢竟不能讓學生全部依賴虛擬技術。
五、結語
幼兒園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前景非常巨大,這是因為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建立非常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百科知識,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這一工具,將信息技術與幼兒的游戲結合起來,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多項能力,教師也可以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得以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李麗.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應用[J].華章,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