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
【摘要】: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日新月異,消費需求發生了巨大美好的變化,消費總量持續擴大,消費結構調整優化。未來,我國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完善消費體制機制,促進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關鍵詞】:居民消費需求 變化 新時代
進入新時代,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發生新變化,居民消費愈將展現出新的景象,消費潛力也將不斷釋放,進一步轉化為增長動力。
一、我國居民消費未來變動趨勢
1、居民消費需求繼續多元發展,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我國開始進入消費新時代,未來城鄉居民的需求將繼續全面快速增長,突出表現在: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需求繼續多元發展,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體驗式需求、個性化需求等將不斷增長,消費新模式蓬勃發展。即使是傳統消費,也逐漸向個性化、高端化轉型。
2、2020年將初步形成以服務型消費為主的消費新結構
隨著消費結構升級步伐的加快,服務型消費增長不僅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同時成為帶動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動力。隨著服務型消費需求的不斷釋放,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鎮居民服務型消費比重有望達到50%左右【1】,逐步接近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形成以服務型消費為主的消費新結構。
3、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將成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陣地”,助推高質量發展
隨著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將引領供給體系的升級。以健康醫療養老為重點的公共服務需求、以綠水青山為重點的生態環境需求、以縮小貧富差距為重點的公平正義需求、以民主、法治、文化、安全等為重點的社會需求等等的“有需求,缺供給”的矛盾都將在進一步的改革和發展中得到緩解。消費氣象將更加精彩紛呈,引領投資結構優化調整,助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
4、“中國消費”將成為全球市場的突出亮點,并對世界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進入發展新時代,近14億人的消費大市場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潛力和最大“本錢”。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釋放45萬億-50萬億的消費需求,預計最終消費率將達到55%—6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保持在60%左右【4】,成為經濟增長名副其實的“穩定器”和“主引擎”。新型消費和消費大市場融合,使我國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在此趨勢下,“中國質造”、“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將為全球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二、提升我國居民消費的對策建議
1、推進消費主導的投資結構轉型。
加大消費對產業升級的引領作用,以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升級,引導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引領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新投資,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創新消費供給,進而加快培育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對中長期消費需求增長明顯放緩的中低端制造業和服務業,加快產能轉移和產能退出。對改善性住房需求明顯上升的地區,加快低端房地產去庫存進程,促進房地產行業優化升級。對消費需求面臨趨勢性停滯或滑落的部門,降低國企債務率,加速去杠桿。對適應城鄉居民在健康、醫療、教育、養老等服務業領域快速上升的需求,降低現代服務業的成本,尤其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補充服務消費供給不足的短板【1】。
2、深化供給側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建設現代化消費產業體系
要全方位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在各領域提高、細化標準,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強化優勝劣汰;對商貿流通業,要以國家“互聯網 +”戰略為基點,推動“互聯網 + 零售”深入發展;加強農村網點建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推動跨境電商零售健康發展,實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有效鏈接。創新餐飲業經營理念,讓高端市場“大眾化”和中低端市場“質量化”共同發展;樹立品牌意識,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核心競爭力;對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養老等發展空間較大的幸福產業,構建多層次、高質量、個性化的服務消費供給體系。
3、著力破解制約擴大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一是提高消費能力。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改變居民收入結構,提高投資性收入和資產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采取更加有效的轉移支付政策,增加邊際消費較高的中西部地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二是穩定消費預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體系,解決百姓“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等問題;提高公共產品和公共產品供給,特別是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要不斷加強,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資本市場,促進股市健康發展,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增強居民消費信心。
三是提升消費質量。一方面,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推進科技創新,要不斷改進產品質量。在產品結構上,逐步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轉變。另一方面,多措并舉,引導境外消費回流。完善關稅政策,降低國內需求旺盛消費品的進口關稅;優化跨境電商監管體制,促進跨境電商進口快速發展;適度增設口岸的進境免稅店,擴大免稅商品品種、提高購物限額;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擴大消費領域對外開放程度【2】。
四是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改革市場監管體系,建立消費市場監管的法律框架。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聯動機制,建立商品和服務質量全程追溯制度。加強消費者保護立法,特別是在金融、信息、健康、養老等新型消費領域的消費者保護立法;建立針對涉嫌虛假宣傳的懲罰懲戒機制。
五是轉變優化消費理念。積極培育健康理性的消費理念,普及綠色消費意識,讓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現代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深入人心。大力推動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引導流通企業踐行綠色商品采購、綠色銷售,推行綠色包裝及綠色物流。
【參考文獻】:
【1】遲福林.《中國改革研究報告2018.動力變革》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8: 100-101;252.
【2】盧山.新時代擴大消費的實現途徑J .中國統計,201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