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中人們的認知水平和教育理念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和改革。大學生是教育體系中學生逐步跨入社會階層,教育逐漸多元化的學生最終的知識學習階段。大學教育不同于前一個階段的基礎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教育機構更需要考慮更多的教育內容和策略,以讓大學生在社會中取得較好的發展適應性和發展能力。在大學生的教育策略中,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是一項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對于學校的教育方式改革,學校人才培養的方式以及對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效率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將會對大學上參與高效管理的運行機制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夠幫助相關教育行業的從業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高校管理;運行機制;分析研究
我國的大學教育制度受到國家黨政機關的影響比較突出,在世界范圍內我國的大學教育系統起步較晚,對學生的教育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大學的教育理念改革變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簡述
(一)學生的參與
學生參與學校運行的管理,是賦予多元的含義和模式的。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以不同的組織形式、不同的參與方式、不同的管理對象完成對學校運行的管理。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鍛煉了自身不同方面的能力,同時加強了學校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同時實現了自身人格的獨立發展,促進了自身的完善和發展。同時學生在參與學校管理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了解了校園行政管理模式和文化。
(二)大學高校管理
高校管理是為了實現學校教學模式的正常運行采取的必要的管理措施。高校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學質量的穩定和提升,同時協調高校內部資源的分享和利用,促進高校積極地發揮自身的作用和職能。學生在參與高校的管理中,既可以是促進學生對教學知識學習進行管理,也可以是通過組織一些活動,促進學生提升自身的校園認同感和提升自身的眼界和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
二、高校管理的運行機制以及學生在其中承擔的角色
在高校管理運行過程中,運行機制就是管理的規則和制度,以及相關的輔助完成校園管理的部門。運行機制的建立,是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基礎,是學生進行高校管理的具體的管理和執行的方法。學生在高校的管理中承擔怎樣的角色和任務,是由校園管理的運行機制決定的。下文將會對學生在高效管理中承擔的角色和任務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學生參與管理運行機制的廣度和深度
大學是一個健全的行政單位,學生在其中承擔責任的廣度和深度,是由管理機構的組成和職能所決定的。一般來說大學生在參與高校的管理中,從被管理者上升為管理者的層次,在其中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學生參與管理的內容從學校的課程管理到行政管理等,有了更多發揮能力和價值的空間。首先,學生參與學校的行政事務管理,學校的行政事務一般包括學校的文化宣傳建設、學校的工作人員監督和協助、學校的發展規劃和制度建設的決策等。其次,學生參與高校課程的教學內容規劃制定和監督。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校在教學規劃的質量和執行時間上進行制定和校對,同時幫助教師完成一些輔助性質的教學內容,實現一定的管理職責。再次,大學生可以參與對學生學籍以及評優工作進行管理確認。學校的學籍和評優管理需要對大量學生進行評分調查工作,學生在其中可以發揮一些調查和監督性質的作用。
(二)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方式
學校在日常的管理維護中,會招募一些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決策中來。學生在進行應聘報名前,需要對報名的相關領域有一定的工作熱情和工作興趣,同時能夠堅持不懈的履行自身的職責。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學生也可以在網絡中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和決策中,在學校的官方網站中留下自身的建議和看法,促進學校的管理決策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進行。
(三)學生在參與高校管理的過程中表現出的明顯的管理特性
首先學生在參與高校的管理過程中,呈現出動態化的特性。學生在大學只有四年的時間,學校的參與管理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態流動性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機會。其次,學生在參與高校管理的過程中,呈現出協調組織的特點。學校的運行模式和機制是相對復雜的,教學資源的協調利用是學校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學生參與高校的管理,有效地協調了學校各種資源之間的使用,提升了學校資源的使用效率。同時學生參與管理能夠有效地協調學生、教師、行政三者之間的關系,提升學校運行的效率。最會學生參與高校的管理,能夠有效地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學生能夠加入學校的決策和討論,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知情權,能夠有效地防止學校老師和行政機構做出對學生有害的決策和行為,保護學生的利益。
(四)學生參與高校管理起到的作用和功能
學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能夠有效地提升學校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學生在其中發揮了以下幾點功能。第一,調節功能。高校的人數眾多,管理的方式和行政機構復雜,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和漏洞。大學生是社會的新生代力量,參與到學校的管理決策中,能夠有效地發現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式和辦法,在學校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方式中發揮一些改善和調節的作用。第二,整合功能。高校的管理運作方式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系統,學生參與其中的管理,能夠有效地整合學校可以利用的一些教學和公共資源,實現學校資源的有效使用。第三,教育功能。學生在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能夠開闊自身的眼界,提升自身的管理處理事務的能力。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促進自身人格的獨立化發展。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三、高校面對大學生參與管理的教育模式應該做出的創新方法和措施
(一)學校在創新教育方式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
高校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技術性人才。在創新教育模式的過程中,應該明確自身的教育目標,充分的尊重學生主體的學習地位,在學校的管理層中,大量的招募學校的學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促進學生和學校的共同發展。在引導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大膽地讓學生進行各種管理方法和領域的嘗試,讓學生接觸到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使學生在管理崗位中,充分的開闊眼界培養自身的綜合能力。同時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使行政、老師、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得到更多的發展,促進學校師生關系和諧穩固的發展,維護學生的應有權利和利益。再有就是促進學校管理行政的透明化,使學校的管理和行政公正、公開接受學生的監督。
(二)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進入管理機構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實踐
在高校的管理決策中,學校的決策管理機構應該對引入學生管理者進行大量的探索和嘗試,使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機會進入到學校的管理機構中,實現管理模式的轉化。我國傳統的高校體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可能,這對學校的管理模式改革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對此,學校的管理層應該積極地開展引入學生管理者的實踐活動,將學生管理者的教學方式進行實際的探索和研究,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完成對自身能力的培養和挑戰。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應該形成一套長期的良性制度,在幫助學生發展的同時,促進學校教育制度的完善和改革。
(三)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參與管理的知識和興趣的培養
目前在進行高校管理創新的過程中,除了校方的原因以外,學生也同樣存在缺乏參與管理的知識和興趣等問題。對此學校需要加強對學生參與管理方面的宣傳,增加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興趣和熱情。學校也可以開展一些公開性的課程,教育學生關于參與學校管理的常識和內容,減少學生的顧慮,增加學生參與到學校管理中的信心。
四、結束語
大學生參與到高校的管理中,對于學校的制度發展、學生個人以及學生利益的維護都有著重要意義和價值。高校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認識到進行管理改革創新的重要性,創新自身的管理制度,促進學校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冉,于奕峰,劉潤靜.地方高校實驗教學中心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12):245- 248.
[2]潘遠斌,何曄,胡在東.大學生柔性管理運行機制比較研究[J].淄博師專論叢,2018,53(03):29-32.
[3]李春梅,何洪,程南璞.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探討[N].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v.43;No.251(02):89-94.
[4]吳海江,陳志剛,袁文華.機械與能源動力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運行機制研究[J].輕工科技,2017(08):173-174.
[5]張恭孝,崔萌,侯會美.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管理及運行機制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7(02):211- 212+214.
[6]孫金香,高靜,潘偉國.改革攻堅背景下高校班團一體化運行機制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7):154-156.
作者簡介:
李一菲,延邊大學,吉林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