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曉玲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縱深推進,一線語文教師越來越意識到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都在積極探索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教學模式。《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此標準指導下,自主合作學習逐漸成為高中語文學習的一種普遍模式。然而,新的模式帶來了新的問題,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筆者在此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提高學習分組的有效性
目前全國各地特別是中小城市,班級的學生人數普遍偏多,這為合作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將整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形成多個相對穩(wěn)定人數相對較少的學習共同體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然而,事實上很多老師在分組上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常常只是按照學生的座位來分。這種分組雖然方便了學生討論,但卻難以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如果組內成員學習能力差異過大甚至難以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老師應該對學生科學合理地分組。
首先,老師要對班級學情進行充分調研,對班級內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學習習慣、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特長等充分了解,最好能基于不同的學習任務合理分組。比如在手抄報制作活動中,我根據任務的需求,在分組時合理地給各組配上具有書法特長的、繪畫特長的、設計特長等的組員,這樣能使各組更好地完成整個學習任務。
其次,在對學生合理分組后,還應該給各組安排一個組長。組長可以由老師指派有較強組織能力的人,也可以由組員民主選舉。有了組長這個“領頭羊”,便于合作學習的組織和開展,能夠保證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主動性,也有利于與老師的溝通,這樣自然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二、提高任務目標的在效性
目標猶如燈塔指引著行動的方向,合作學習也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老師就要結合組內成員的特征給各個小組分配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確自己在合作學習中充當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避免出現(xiàn)成員間的矛盾沖突,也避免出現(xiàn)學習過程中的懶散、應付等消極現(xiàn)象,這樣定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具體來說,老師可以先給小組分配共同的任務,然后可以幫助組長根據學生個人特點給每個人分配具體的任務,這樣能達到個體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有效結合,最終全面優(yōu)質地完成整個小組學習任務。
例如在《雷雨》的教學中,我根據課本節(jié)選內容,分配了“魯侍萍與周樸園相見”和“魯大海和周樸園相見”兩個課文情景劇創(chuàng)編活動任務。把大任務分配到各組后,再根據學生個體情況,幫助各組將魯侍萍、周樸園、魯大海、周萍、周沖等角色分配給個人,最后由各組集體討論、分析、總結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本劇表現(xiàn)的主題,最后在班級集中展示學習成果。
三、提高過程監(jiān)管的有效性
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目標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同時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雖然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小組都有小組長作為管理人員,但是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和能力畢竟是相對薄弱的,如果不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加以引導,很容易造成小組內部學習的混亂,自然會影響學習效率。為此,語文老師應該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行為過程和思維特征進行監(jiān)控,及時消除學生合作學習的障礙,同時有效地在合作學習的內容、方法、技巧等方面加以適時地指導,從而有效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中,由于學習跨越的時間較長,而且學習相對分散,如果老師不適時地對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督,很容易造成學習的滯后,導致任務完成的倉促、隨意、淺顯,難以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因此老師應該事先給學生分配各個階段的具體任務,然后根據目標進行階段性的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小組內也應該由組長組織開展階段性的學習分享、探討交流活動,并將階段性學習成果反饋給老師,老師根據學情適時地對學習任務、目標、方法進行調整和指導。
四、提高成績評價的有效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并強調“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外在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內在的學習品質。注意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自覺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此標準指導下,語文老師要綜合運用多樣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科學的評價。
首先要根據實際需要,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合理評價合作學習的效果。例如,可以利用終結性評價方式,在合作學習結束時開展綜合性的評價,即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公開展示,師生根據任務目標對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評選出最佳學習小組,展示他們的成果,肯定他們的學習。此外,還可以運用形成性評價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即對小組成員在學習各階段過程中的學習方法、學習手段、思維發(fā)展、合作交流以及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等各個方面作全面評價,進而肯定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的優(yōu)點,找出學習中的不足,以促進下一次的合作學習。
另外,老師還可以根據學習目標,運用集體性的評價,評價整個小組的學習成果;運用個體性評價,對組內成員個體的學習行為、學習貢獻、學習收獲等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讓學生在對比和反思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促進自我的進一步發(fā)展。
總之,高中語文合作學習的開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凸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效地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一定能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王玲玲[D].遼寧省:遼寧師范大學,2012.
[2]論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劉夢媛[J].才智,2017,1: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