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
摘 要:田徑運動是初中九年級體育教學里最普通的一門課程。田徑項目本身是青少年最為酷愛的體育運動,它能全面的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經常進行田徑運動,能有效的發展和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增強初中生的自信,因此,高效的教學方法才是關鍵。怎么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田徑運動這一技術手段,是中學體育教師教學的任務。
關鍵詞:九年級;教師;田徑教學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與實施,田徑運動教學特別受到學校與外界人士的青睞,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它不僅有利于發展身體、心理素質,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速度、力量、忍耐力以及頑強不屈的意志,它可以讓中學生一天繁重的文化課學習得到釋放,而且在運動過程中增強了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教師不單單要注重體育課,而最主要的是要教會如何在快樂中成長,要做到寓教于樂,因此,為促進田徑運動的教學質量需教師與學生的同心協力。那么,如何提高初中體育田徑教學質量?本文就此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改變觀念,加強田徑運動教學
在九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嘗試著改變傳統的田徑運動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克服一切困難和正視一切挑戰去實現自己目標的勇氣。同時,要真正理解田徑運動的價值,教師要秉承田徑運動藝術的價值,引導學生在快樂中運動,在快樂中成長。
例如,在教學九年級學生田徑運動時,開發多種途徑來培養學生運動的興趣,并試圖找尋最有利于田徑教學的教學方法。在學習50米短跑時,我會先讓學生利用多媒體觀看短跑比賽的視頻,在學生視覺的沖擊下進行簡單描述短跑的規則,首先,起跑就是向前沖力,使身體像離弦的箭一樣。起跑一般有固定的工具咱們學校經費有限暫時沒有,起跑一般地口令是“各就位,預備,跑”,隨后讓學生進行短跑比賽,讓學生在賽跑中感受體育帶給的魅力,在學生自由練習中,我會認真的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跑步動作,對比誰做的最標準,誰跑的最快。學習完這些動作,學生會非常認真的對待跑步,當學生比賽結束后,我可以把之前觀察的結果告訴他們,讓學生充當自己的小老師,對于在自己跑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正,提高他們短跑運動的技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向學生滲透田徑運動的價值,讓學生認識到田徑運動本身就是一種個性的展示,參加田徑運動鍛煉能夠加速血液循環增強青少年的體質,還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的意志品質,從而高品質的增強田徑運動教學。
二、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學習興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生有了興趣,就會全副武裝自己,去做任何覺得感興趣的事,學與樂密不可分,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以合理的方式去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大多數人認為中學體育課程教學會很簡單,其實,根據學生心理與生理正處在萌發的階段,這時,我們要費盡心思地誘導學生將學習興趣放在體育課程上,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使體育課變得生機勃勃,從而全身心投入其中,為提高初中田徑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例如,對于田徑運動的教學,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勇者大沖關”的模式培養學生的興趣,對學校操場跑道進行簡單的布置。在開始教學競走、跳高和跨欄跑等時,教師先講解這節課注意事項,可以把一個班分成四個小組進行,兩兩對決角逐名次,將跑道前五十米設計成競走路段,后二十米設計成跳高路段,最后一百米設計成跨欄跑路段。老師在現場做裁判,動作不過關的,需重新開始比賽,最后各組比賽結束后進行鼓勵與評價。這樣整堂課下來充滿激情與樂趣,讓學生感受體育的魅力,對田徑運動有新的認識,同時在比賽過程中,對田徑運動技巧學的更加透徹,在運動中體驗到體育的精神,達到教學效果。
三、提倡小組合作學習提高田徑教學
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中,每一個環節都是緊緊銜接在一起的,學生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的,老師為了學生少走彎路,對于學生常見的動作不規范加以指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大膽的去干,提倡分組合作學習,每次課所涉及的場地和器材都由各個小組提前備好或檢查。
例如,在某次接力跑時,他們事先應該從體育器材倉庫拿出比賽用的道具,并完成布置和統計的后勤工作,在動作技術方面上,用自己所學的田徑知識給予同學間的指導與幫助,這樣,在組長的領導下,學生有了主人翁的意識,能夠主動思考、貢獻智慧,也利于運動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作為體育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規劃好場所,布置好會場,及時給予動作上的指導,既能保證學生的安全,又有利于小組教學田徑運動的開展。
總而言之,田徑運動在中職體育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學體育教師,要培養初中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發現最有利于田徑教學的方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對田徑比賽的興趣,全面增強中學生的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莫鉆林.“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田徑課堂中的有效實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8):149-150.
[2]朱小明.在創新中開展初中體育田徑類教學的有效措施[J].3當代體育科技2018,8(2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