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亞
【摘要】為了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提升我國教育質量,應該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需要多種人才,新形勢下國家之間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這一切都需要國家轉變教育觀念,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人格健全的人才。文中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建立素質教育的管理體系的策略。
【關鍵詞】素質教育;中學管理;管理體系建設
引言
素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人的內在品質體現為素質,素質教育按照國家教學目標,利用教學內容里適合素質教育的部分,豐富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教育養成培養人的全面發展。教學管理體現了教育制度和方針,根據教育法制定的各項管理規定和條例通過制度章程維護了國家的教學方針和學校的教學秩序。學校的管理制度相對穩定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目前倡導素質教育的情況下,中學管理制度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建立維護素質教育的管理體系,這樣才能為素質教育的推行提供保障。
1素質教育的管理體系需要制度支持
素質教育的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制度支持,管理的對象是人,人員的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管理人的行為,通過各種規章制度控制人的行為;二是管理人的心理,激發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人內心的潛力。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為組織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校管理包括決策層、管理層以及執行層三個層面,校長領導的教務委員會屬于決策層,學校治理的水平取決于決策層的水平,校長是學校管理的核心。校長掌握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才能推動學校健康有序發展[1]。所以,要建立素質教育的管理體系校長本人必須重視素質教育,正確認識素質教育。因此校長應該廣泛的參加交流與培訓,提高校長的考核標準。
學校的教務處、政教處和各部門辦公室組成了管理層,它們肩負上傳下達連接決策層和執行層的任務。所以管理層應該明確職責愛崗敬業,所有工作圍繞素質教育這個中心展開。執行層是學校一線教師,教師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所以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第一,學校做好知識建設,完善圖書館和資料庫,提供素質教育所需的各種資料。有了教育資源的支撐才能更好的落實素質教育的管理體系。第二,加強教師培訓,邀請素質教育專家來校培訓,培訓工作要系統長期的進行。第三,給教師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破除束縛和阻礙,現在的中學給教師太多束縛,教師沒有時間和空間發揮自身潛力[2]。
四川阿壩州阿壩縣藏文中學地處偏僻閉塞,文化相對落后,所以更要加強對校長和全體教職工的教育和培訓,讓他們了解素質教育的內容、目標和對未來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只有從上到下的轉變觀念,制定完善的素質教育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在學校管理中建立素質教育管理體系。
2將素質教育制度落實在管理中
有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就需要將制度落實在學校管理中。第一,完善學生評估體系,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擁有多種個性化的人才才能保持社會的生機活力?,F階段我國中學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就是分數,但是考試分數不并不能全面客觀的反應學生能力,更是埋沒了學生其他方面的潛力。每個人的成長發育情況不同,有的人早熟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3]。所以應該改變分數至少的評價模式,更全面更客觀的衡量學生的能力。第二,學校應該發展多種學科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全面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具體說可以加強對活動課的重視,鼓勵學生參與活動課,為學生提供活動所需的綱要和指導,開發出輔助素質教育的新課程。
另外,素質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教育應該授之以漁。陶行知在《學生自治問題研究》中指出學生自治可以培養他們關心公民幸福的興趣,尅培養他們對公共是非的判斷力。也就是說學生自治可以培養他們公共道德和智力。學生自治做得好,學校變成了修身倫理的大課堂和實驗室,可以提升學校整體的公共道德倫理。所以素質教育不能是學生被動的接受,而要鼓勵學生主動進步,自我管理[4]。
3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教育的核心是為了人的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在傳統應試教育中將教育簡化為知識灌輸,分數高的就是好學生。這一觀點混淆了知識學習和人的發展的概念,本質上是缺少人文關懷的表現。人的發展是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最終促進素質提高,因此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關注人的發展。在學校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也就賦予了教育“創造人”的神圣使命 。素質教育關注人的發展,為了的是培養智力、情感、人格全面發展的人。所以,中學教育應該從知識灌輸轉向發展學生人格。
其次,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時代的要求。隨著時代進步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為了增強國家的競爭力,必須大力發展教育,善于經營人力資本。國家的興盛依靠人才,人才的培養依靠教育。中學教育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完善素質教育的管理體系,促進中等教育的強大才能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5]。
4做好素質教育管理體制支持工作
政府要做好行政服務,管理和服務是統一的。如果只是強調管理的行政性,校長受制于行政命令,教育局長就成了全體學校的“大校長”。如果把管理等同為治理,教育管理過分行政化,校長忙著處理行政事務沒時間自主辦學,教育機構也會越來越龐雜。所以,建立素質教育的管理體系必須改變這一狀況,政府轉變職能,為學校教育做好服務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