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互聯網在學生生活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從互聯網模式下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了現在學校教師研究的重要話題。研究互聯網和教育方式的結合,就要先了解清楚互聯網會對學生產生什么積極和消極的影響,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來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創造一個更好的教育平臺和環境。
關鍵詞: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是加強學生對道德素養和誠實守信意識的教育,使學生能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擁有正確的價值觀,養成學生勤勞善良的好品質。隨著互聯網在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使用,各種不正確的思想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存在著,再加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存在的弊端,學生的思想素質提升很慢。因此在“互聯網”模式下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過在思想教育方面和互聯網結合的方式實現新型的教育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 “互聯網+”的影響
“互聯網+”指得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各種網絡信息,多媒體等方面的總稱,包括手機,新聞媒體,網絡等多個方面。互聯網信息的特點就是信息傳播信快,溝通性強,信息量大等優勢。互聯網的缺點就是隨著學生手機的使用,各種無用信息的增多,加上高校學生自控能力不高,上網時間的增加使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思考時間大大下降,大量的無用信息使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學生對有用信息的辨別力度也不夠。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加強引導學生對互聯網的正確使用。
2 “互聯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變
2.1 豐富了課堂教育內容
互聯網的應用改變了以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形式單一的模式。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從新聞網站,網絡宣傳等角度對課堂知識進行探討,鼓勵學生對課堂教育的參與。通過以重要主題為背景創建的教育網站,讓所有學生都能體驗不一樣的課堂。同時教師可以整合當下的時事政治的重點知識加入到課堂教育中去,補充教學知識的不足,使上課內容更全面,增加課堂趣味性。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重要課題進行宣傳,實現學生上課和課后學習時間的充分利用,進一步創建一個積極健康的互聯網課堂。
2.2 改變了教學方式
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校園中大力弘揚優秀精神品質,實現校園文化建設。可以通過手機等形式,把理論知識,校園發展,思想政治的知識通過圖片等形式每天向學生發送,可以幫助所有學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素養,通過互聯網的公開性,把黨的好政策,對學校和學生的幫助等信息進行公開宣傳,有利于學生對學校的認可。對學生課堂知識的教育變成引導學生自己了解知識,極大的改變了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充分參與進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成為教育效果更好的課堂。
2.3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戰
互聯網中大量的信息沖擊著課堂知識,再加上教師家長對學生流行的行為方式的不理解,所以很多時候家長教師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引導教育。在學生方面,互聯網媒體在帶來大量的信息的同時,又會有許多錯誤的思想的存在。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握教育方向,這是教師在互聯網模式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大挑戰。
3 “互聯網”環境下的教育策略
3.1 思想教育內容的豐富創新
在互聯網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師提高對互聯網媒體技術的掌握,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的方式加強教師和同學的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了解學生中的流行文化,這樣才能更好的調整學生思想狀態,通過互聯網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確保思想教育課程的實施效果,把單一的課堂教育變成教師對學生多角度的引導教育。
3.2 更全面的思想教育氛圍
互聯網的使用,可以使教師和家長更容易互相溝通,使教師對學生課后的情況掌握也會更全面,家長也可以通過老師了解學生日常動態,可以有效加強家庭教育,實現全方位的管理學生。同時學校也可以和社區等地進行交流,實現在實踐中達到思想教育的效果,通過學校和社區人員共同商議學生的實踐活動的內容,增加學生實踐活動的機會。
3.3 利用互聯網開展實踐活動
在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中使用互聯網,學生會接觸到多樣的理論知識,所以加強互聯網和實踐的結合才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的把握正確的思想,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另一方面,學生長期的接觸互聯網媒體,很容易學生養成對手機的依賴,走出課堂能更好的讓學生放下手機。
4 總結
在“互聯網”模式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想充分利用互聯網媒體媒體技術的優勢來實現是職高院校教育的一大挑戰。需要教師對新媒體技術進行了解,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掌握學生思想的變化,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同時利用互聯網使教師和家長聯系起來,加強學生的家庭教育,通過對院校學生的全方位引導教育,實現有效提升學生思想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曹燕寧.新媒體環境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策略[D].蘇州大學,2010.
[2] 吳修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
[3] 鄒丹.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J].才智,2019(20).
作者簡介:李丹(1984-),女,湖南益陽人,講師,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