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碧艷
摘要:雖然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很大的轉變,但受我國應試教育所影響,依然有很多教師只注重提升學生成績而卻沒有重視學生意外的優秀品質。新時代下的教學管理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班主任的主要管理任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班主任能否有效開展管理工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農村班主任來說要努力將自身修養以及管理能力提升上去,樹立科學管理觀念,加強對班級的認真指導,讓學生在健康陽光的班級氛圍下快樂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無論在哪個階段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尤其是農村,存在著很多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嚴重不足。而小學又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引導者,充分發揮班級管理中的積極作用,不僅有助于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形成嚴謹的教學紀律,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個體健康以及個性化的成長與發展。但是,由于小學生還不具備成熟的心智,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使學生與班主任之間出現對立的不良現象,這樣的現象直接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甚至是校園整體工作影響非常大。雖然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班主任來說必須要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掌握多方面技能,積極的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班級管理氛圍,實現對學生有效的管理。
1 小學農村班主任管理常見問題
1.1 管理模式落后
由于我國應試教育所影響,教師多以傳授學科知識為主,卻沒有重視教學實踐活動,更甚至有些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完全是相悖的,只注重教師課堂上的權威性,卻忽視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在加上農村班主任在班級中扮演多種角色,承擔的義務與責任非常重,很多班主任并沒有太多的精力投入班級管理工作中。為了可以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往往出現對學生實施強制性學習,欠缺具體的教學實踐需要以及思想交流引導,這也直接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導致厭學,逃課的不良現象。
1.2 家校溝通不暢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家長更是為了孩子能有個好成績為學校帶來了一定的教育壓力。此外在農村大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大都忙于賺錢,忽視了孩子教師的重要性。而班主任是校園與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直接受到了校園與家長兩者的雙重壓力。但是許多家長在對于任課教師的反饋上經常工作忙、沒時間為由拒絕配合,難以與家長形成良好的溝通,再加之教師缺乏與家長溝通的技巧,這也直接造成家校之間溝通不暢,學生的管理活動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比如,近期就出現了一些教師與家長在班級群中因為溝通不當出現了不愉快的事件,產生了很不好的社會影響。
1.3 學生自主管理性不強
由于農村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總是大包大攬,而家庭又欠缺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這也造成了當下學生的依賴性非常強,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督導的積極性。使得農村很多的學生養成了學習與生活中的不良行為習慣,如:不寫作業,不愛看書等等。而且許多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往往看到了這些不良行為,但是卻沒有重視,而且忽視學生這方面的心理訴求,或者并沒有公平對待班級中每一名學生,更甚至培養上沒有重視方式方法,種種原因直接影響了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以及自信心的樹立,這些都是對學生成長發展十分不利的。
2 小學農村班主任管理對策探究
2.1 表揚當先,增強學生的自豪感
農村的小學生這個群體非常特殊,由于他們的年齡還小,而且父母經常不在身邊,他們雖然對一些事情比較敏感,同時在一些事情上也很容易得到滿足感,雖然在我們成人眼中這些事情并不大,可是對于年齡還小的孩子們來說,這些事情對他們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者很容易發現,學生在受到教師表揚和肯定的時候會非常開心,教師的表揚和肯定會為他們帶來非常強烈的滿足感,當學生受到教師表揚后,往往能夠獲得一個正確的是非觀。在教學中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當上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并不是快速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多是拖拖拉拉毫無秩序感。在這種不良現象中,我在管理工作中會看到誰先回到自己的座位做好我就對他進行表揚,當學生在受到表揚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自豪感,小學生的情感表達是非常直觀的,同時他們也非常重視自己的行為表現。又比如,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會經常檢查學生的桌面衛生,看以看他們有沒有在課桌上亂寫亂畫。對于課桌時常整潔的學生,我會給予他一定的表揚,并對全班學生說,這位同學的桌面非常干凈整潔,并沒有在桌面上胡亂涂寫,這種愛護公物的優良美德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么老師相信,這位同學一定是一名愛干凈愛勞動的好孩子。在得到我的表揚之后,這名學生在日常的班級活動中表現得更加積極,學習態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利用這樣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價值觀。
2.2 嚴抓日常,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形成良好的習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農村的學生所形成的習慣多是在校園中的班級這個大家庭中養成的。由于農村校園中條件的限制,學生的情況千變萬化,這就要求班主任需要利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學生的生活以及心理交流。所以我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以及規范。教師平時的言行舉止在一定呈上了能夠感染學生,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來說,必須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起榜樣。比如,我在班級集中看到窗戶模糊不干凈的時候,就會拿起抹布為學生示范怎么樣擦玻璃,將擦玻璃的注意事項講解給學生。然后我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擦的玻璃最干凈。通過這樣的方式班級衛生越來越好,學生也逐漸形成了講衛生的好習慣。
2.3 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共育
家庭與學校是教育學生的兩種主要力量,如果可以形成合力,那么就能夠相互配合與支持,強化教育作用,如果兩者之間不能形成合力,兩者之間很容易相互削弱以及抵消,這樣的情況下很難發揮學生的教育作用,因此,家校合作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農村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力有不逮,而且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對學生在校情況不甚了解。所以,農村更應該注重家校合作。作為農村小學班主任來說更要積極與學生家長形成統一教育戰線共同開展教育工作。比如,在班級中經常會有學生的打鬧而影響了到了其他學生的學習,我曾經對這樣的學生教導多很多次,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對這個學生專門做了家訪,了解到其由奶奶照看,父母幾乎對孩子很少過問。孩子往往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于是我與學生家長通過微信聯系,對孩子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都與家長進行了溝通交流,同時希望家長即使在外工作,也通過電話多關心孩子,學生家長認識到了自己的教育的不足之處,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進而這名學生的上課狀態明顯的轉好,不但不在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自己的學習成績也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所以,教師要積極與家長溝通交流,共同開展對孩子的教育工作。
2.4 身體力行,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形象
學生和教師之間是并列存在的主體,這兩種主體具有非常明天的界限,但又是交融互進的。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始終扮演著領導的角色,只有樹立起威信之后才能夠更好地領導班級與管控學生。在日常教學中班主任要嚴格對待,一絲不茍,在開展集體活動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放低姿態,真正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比如,在開展運動會的時候,我與學生一起準備參與運動會所需要的用具用品,如,礦泉水還有小零食以及糖果和創可貼繃帶等,為本班方隊及參加活動的同學加油打氣所使用的小彩旗和小喇叭。在比賽的過程中我與學生共同助威吶喊,當比賽結束之后,我給予取得勝利的學生一定的獎勵,鼓勵和安慰比賽失利的學生。在這些日常活動中,我以師長的身份融入進學生的群體中,與他們共同享受快樂和面對困難。只有這樣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為他們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3 結語
在農村小學中,有效的班主任管理對農村教育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班主任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創新管理模式,從而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推動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8(13).
[2] 丁袆.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柳峰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