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水平逐漸提高,學校提高了對學生教育的重視,要求學生在小學階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快速發展。小學學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以學校管理工作為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年齡心理實現對學生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學生服從學校管理的積極性,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可以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發展速度。
關鍵詞:激勵機制;學校管理;滲透實踐
小學階段學校管理工作可以規范學生行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及人生觀,保證學生在學校中全面提高學習成績,促使學生陜速發展,確保學生在小學階段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教師應積極地總結班級管理情況,采取一定的激勵政策,根據班級管理情況制定具體措施,使學生端正自身的生活態度,促使學生快速地發展。
一、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是指通過一定的措施實現其個人價值及經濟需求,滿足其心理需求,激發其積極性,挖掘其潛力,以此改變其工作與學習狀態,對個人發展和學校發展做出較大的貢獻,促使學生與學校的共同進步。學校管理工作中應遵守一定的原則,促使學生逐漸形成端正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發展速度。在激勵學生學習時,要掌握學生的潛力,避免出現學生通過努力無法完成相關事宜,維護學生自尊與自信,使激勵機制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發揮正面影響。教師要在學生完成相關事宜后及時獎勵學生,避免學生出現失落心情,便于調動學生積極性,確保其激勵機制在班級中持續地使用。并且要注意獎勵公正性,減少個人情感影響,加強激勵機制的效用。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激勵,還要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激勵機制的使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學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小學階段管理涉及工作較多,現階段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并且激勵機制滲透方面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降低學校管理工作質量,影響著學校在行業中的競爭力。部分教師缺乏對個人激勵及團隊激勵的認識,無法合理使用團隊激勵與個人激勵,個人是團體中的組成元素,個人榮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團體榮譽,但是不在團體激勵的基礎上激勵個人會對團體榮譽造成一定的傷害,造成團隊與個人發展矛盾。
外部激勵與內部激勵不能協調發展,內部激勵是指學校管理教師及對學生進行思想激勵,使其心理得到滿足,以此激發其工作及學習的積極性,外部激勵是指學校在工作中使用物質獎勵工作人員及學生,滿足其物質需求,以此激發學生提高其學習成績。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重視外部物質獎勵,忽略精神激勵的重要性,導致激勵機制無法發揮其效用。公平性是激勵機制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則,實際操作中,教師及部分管理人員不能落實激勵機制,降低學校管理工作水平。并出現教師因個人情感傾向于個別同學的現象,物質激勵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學生因為這種現象失去激勵機制參與積極性,降低學校的管理水平。
三、小學學校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滲透實踐
(一)統—個體激勵和團體激勵
學校管理工作中教師應加強對個體激勵及團體激勵區別的認識,在學生對班集體有重大貢獻時,要使用物質獎勵方式激勵學生,確保學生在學習及團體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并要以先進學生為榜樣激勵學生快速進步,以此提高班級管理質量。教師要明確團體激勵及個人激勵的關系,在團體激勵工作中建立明確個人激勵標準,促使學生以團體激勵標準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學生的發展速度。學校管理工作中應明確激勵團體及個人的主次關系,確保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形成團體意識,提高學生的精神層面,保證個人激勵從屬于團體激勵,提高激勵機制的合理性。另外,教師要合理控制班級內的激勵配比,減少班級物質激勵資金超出的現象,根據物質激勵合理設置精神激勵,使學生在雙重激勵下快速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同步外部激勵和內部激勵
外部激勵與內部激勵不統一會導致教師無法真正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不能使其在工作中深入掌握學生心理,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統一外部激勵與內部激勵,首先,在保證滿足學生物質激勵的同時,要積極加強與學生交流,使教師在交流中逐漸增加與學生的感情,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當學生出現自卑、學習消極、逆反心理時,教師應在疏導學生心理的同時激勵學生學習相關知識,激發學生潛能,確保學生在學習中逐漸提高自身能力。另外,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該在才藝、學習、行為習慣及道德品質方面樹立榜樣,并在文化欄中評比與量化,加強精神激勵力度,確保學生在小學階段逐漸形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
(三)加強激勵公平性與協調性
教師在明確學校管理目標后,應加強激勵公平性及協調性,根據班級管理及學校管理具體情況制定激勵政策,完善激勵機制,并嚴格落實與遵守激勵政策,減少班級管理中徇私舞弊現象的出現,增加學生對激勵機制的信心,尤其是在物質獎勵方面,要公開、透明,保證激勵機制的公平性。另外,教師要保證激勵機制的協調性,不僅要進行外部激勵,也要提高內部激勵,不僅要進行團體激勵,也要提高對學生的個人激勵,保證學生可以在高效的激勵機制下形成正確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
四、結語
學校管理工作中,相關人員應全面認識其中存在的問題。學校管理工作不嚴、學生行為規范欠缺的現象,使學生無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全面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限制著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統一個體激勵和團體激勵、內部與外部激勵同時進行的措施,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規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