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玲
【摘 要】自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之后,社會各界對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政治、法制的“新常態”的重要思想和理論的探討就沒有停止過。新常態,有別于常態,指的是經歷過不正常的狀態后重新恢復正常狀態。新常態的提出,標志著中國的發展已經正式進入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新階段。這個新階段,不僅要經濟新常態,更要政治新常態,要加強新常態下的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工作,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引領作用,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保持新常態而貢獻力量。文章將以新常態下的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工作為研究對象,詳細闡述新常態下強化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工作的方法、具體措施及要達成的目標等。
【關鍵詞】新常態;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監督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6-0244-02
0 引言
權力監督是權力得以正確運行的根本保障。黨的十八大六中全會上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指出:“領導干部要正確對待監督,主動接受監督,習慣在監督下開展工作,絕不能拒絕監督、逃避監督。”由此可見,在權力監督下進行領導工作,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領導工作的重要舉措,這一點,同樣也適用于在新常態下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加強監督管理的工作。要做好這一項工作,就要做好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權力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
1 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監督管理現狀
新常態下,我國的國有經濟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近年來,我國的國有企業發展勢頭很猛,前景良好,但伴隨著良好的發展形勢還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
(1)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缺乏責任意識。目前,在部分國有企業管理體系中,出現了個別領導干部缺乏責任意識的現象和問題,這些問題的具體表現為對自身責任認識不明確;不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黨的領導地位在企業的制度作用下遭到了削弱。這些問題的產生,會使整個企業內部人員職責混亂不明,一些重大的責任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使企業的工作效率、工作質量發生下滑,進而對國有企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
(2)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權力過于膨脹的問題。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權力過重,權力膨脹,一直是我國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由于歷史原因及監督管理體系的不完善,使得部分國有企業的中高層領導手中的權力過大,形成整個企業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及控制招標等權利都在一位領導干部的手中掌握的局面,使得國有企業權力分配嚴重失衡,令整個國有企業變成“一言堂”。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實際工作中形形色色的誘惑,就很可能使領導干部自身偏離正途、誤入歧途,失去黨性原則,落入腐敗的無底深淵。
(3)國有企業領導干部黨建工作缺乏力度的問題。我國的政治體制明確規定,黨在政治工作中居于主導地位,但在目前的部分國有企業之中,卻出現了黨的地位在整個企業中無法居于主導地位的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國有企業領導干部不重視企業的黨建工作,企業中黨的領導地位不能深入每一位員工的內心,這會影響到領導干部在企業遇到重大決策問題時的抉擇和判斷,使國有企業偏離黨的控制。
(4)國有企業領導干部不能正確履職的問題。國有企業不能正確履行領導職能、發揮領導功能,會使整個企業的領導工作陷入群龍無首、盲目混亂的境地,對企業的健康發展、快速發展、良性發展等都極為不利,是新常態下國有企業發展中最大的障礙。
(5)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缺乏政治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問題。新常態下要求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有政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在國有企業的政治管理工作中不注重創新意識的能動作用,疏于對國有企業管理工作的創新,普遍沿用前人的管理方式和理念,這既不符合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創新發展核心戰略的精神要求,也不符合新常態下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職能要求。
2 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是黨的十八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基于新常態下的各級部門領導干部的工作要求提出的一個理念,這也是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的監督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身在國企領導干部的崗位上,就應當有自覺承擔領導責任的義務和覺悟,這既是黨和國家賦予每一個國企領導干部的時代使命,也是每一個國企領導干部都應具備的基本政治素養和政治品格,正所謂有德者居之,身在其位,就應當為企業的發展負責,為國民謀取福利,為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制造動力。加強對國企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的監管工作,是對國家和人民負責的表現。要加強監管工作,就應當從制度著手,按照國企領導干部的管理原則制定其專用的監管制度,并列入企業的黨委監察部門和相關各級黨紀監察部門的考察、監管工作范圍內。通過這樣的制度化監督管理,能夠有效地形成對國企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的監管與督促。
3 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權力制約的制度監督管理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說:“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就要求在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權力制約監管工作中要注重權力制度在其中的重要性和決定性作用。要加強和改進權力監察管理的制度性工作,強化對國企領導干部的權力行使的制約和監督工作,使國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能夠有法所依,能夠遵循制度規范,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避免違法違紀腐敗行為的發生。
4 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黨建工作的制度監督管理工作
要從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監管執行著手來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黨建工作的制度監督管理工作。黨建工作是一切國有企業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要確保國企的日常工作開展符合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就要求做好國有企業內部的黨建管理工作,并對領導干部的黨建工作進行監督管理,避免不符合我黨政治主張和思想理念的言論和行為出現在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政治生活之中,給整個企業造成不良影響。
5 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認真履職的制度監督管理工作
從制度上著手進行國企領導干部履職監督管理工作的加強,是這一強化工作的根本途徑,要充分發揮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國企領導干部履職情況的監督管理,從根源上預防和杜絕官員自身產生腐敗行為,使其認真履行職責,發揮自身作用,領導國有企業發展與壯大,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官員的神圣使命和職能。
6 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政治創新的制度監督管理工作
創新能力是制約國有企業發展與壯大的重要瓶頸,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政治管理創新能力,是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和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關鍵。面對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形勢,國有企業也面對著新的形勢和挑戰,基于這樣的前提,黨組織等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各級部門、單位,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干部群體進行新常態專題教育,開展相關主題的研討會議,使國企領導干部能夠領會新常態的經濟發展階段的特點和意義,以及各大國有企業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還要著重強調國企領導干部要能意識到自己在這個重大的戰略決策之中的角色和定位,最后要做好各自企業的政治創新和管理創新工作,增強國企領導干部自主創新的能力,促使其改變和更新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結合經濟社會的發展特點和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在新思想的指導下實現工作方法的創新,使企業能夠突破制約發展和上升的瓶頸。
7 結語
綜上所述,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責任監管、權力監管、黨建工作監管、政治創新監管都離不開監督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執行,作為被黨和人民賦予了重大權力的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理應明白,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重大。這就要求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企領導干部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要能夠在遵循相關法律規范和黨內紀律的情況下,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使企業自身能夠不斷壯大、蓬勃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崔越男.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
科技風,2017(19):192.
[2]李劍輝,梁俊暉,王婉婷,等.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工作管控與責任落實精益化管理機制實踐與研究[C].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首屆)下卷,2017.
[3]張阮容.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監督機構整合研究[J].商業會計,2017(12):84-85.
[4]郭硯莉,湯吉軍.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研究[J].長白學刊,2017(5):94-100.
[5]佚名.新常態下國有煤炭企業強化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8,140(14):276.
[6]佚名.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強化策略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8,146(20):277,279.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