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小學教育管理過程中,教師需要能夠將情感教育滲透在教學的過程中,為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過程中的滲透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能夠將學生的情緒考慮到其中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提升教師教學的綜合素質。將情感教育滲透到小學教育管理中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建立學生與教師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加強班級中的情感教育。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教育管理;教育滲透
引言
中國傳統教育崇尚道德與法治,注重家庭教育,每一代人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小學教育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關鍵階段,相較于高中生而言,小學生可塑性更強,外界環境很容易影響他們,影響其將來成為怎樣的人,有怎樣的思想道德品質,情感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控制情緒,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小學情感教育是教師必須重視并予以實踐的重要階段,是教師教學的重任。
一、情感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為了提高小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與校外實踐活動,充分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小學生接受新事物比較容易,通過帶領學生參觀美術館、圖書館或動手勞動等方式豐富學生的見識,培養綜合性、創新型的人才,以適應國家轉型的需要。在小學教育中應用情感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并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將正確、有營養的知識、思想教授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小學生還未形成明確的三觀,對于新鮮事物還處在探索、了解的階段,再加上小學生的智力、思維還不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很容易被外界人或物所誤導,而情感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健全的思想意識,指引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所以小學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加強情感教學。如果在小學教育管理過程中僅僅注重理論知識教學的話,那么學生很難對周圍事物具有正確的理解。但是學生在情感教育的影響下建立了正確的三觀,此時,當學生再次遇到相關問題的是,學生就懂得應當如何利用相應的策略來對這些問題進行妥善的處理,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三)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情感教育是現階段新運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情感教育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情感教育,比如,在講古詩文的時候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文的理解繪出一幅畫,讓學生用畫表達出自己的情感與想法,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所畫出的場景也會不同,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發散思維,在繪畫過程中提高學生對詩文的理解,同時還可提高其想象力與繪畫技巧。
二、情感教育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考慮學生的情緒,維護學生的自信
在小學教育中,教師要把尊重、培養學生的情感作為基本原則,關注學生的道德榮譽感、羞恥感、義務感、責任感等。當學生做錯事情時,教師不可一味地指責批評,不可使用過激的言語。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教師應當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合理教育,在批評的同時不忘表揚其優點;教師給做錯事的學生安排一些職務,提升其責任感。通過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建立起積極的自我評價,產生積極的"自我接納",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與教師素質,做到言傳身教。小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崇拜感,而且好奇心較重,會模仿教師的行為舉止或穿衣打扮,所以教師在課上保持教師的威嚴的同時,要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如在進行《鄉愁》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采用視聽結合法,將自己和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共同體會作者的思鄉之苦,由此使師生互相分享情感體驗,產生互動交流,進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培養小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
小學生管理情緒的能力較弱,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被課堂以外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放松,過于緊張的學習氛圍并不利于學生學習,同時要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指導學生學會控制和管理情緒,及時調整自己學習時的狀態,克服心理障礙,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當學生學會對情緒的管控以后,當他們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也能夠保持一種理智的心理。當學生擁有這種理智心理的時候,學生也能夠明白學習存在的意義,這樣也能夠將自身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而提升學習能力。
(四)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常常忽視了學生的想法,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更容易使學生記憶知識,所以構建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很重要的,不僅能調動學生情緒,還能提高課堂質量,鼓勵學生勇于提問,互相解疑,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想法,及時指導學生。學生也能夠在這種互動的氛圍中更加準確地表達自身的想法,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五)班集體活動中的情感教育
為了使班級更加團結,教師可以每周開一次班會,班會內容可由教師決定也可由學生決定,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這樣可以提升學生興趣與參與度;班會內容可以以學習為主也可以是一些游戲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進去。情感教育是為了提升學生交流表達能力,通過游戲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建設一個溫暖和諧的班集體,提高班級的團結與凝聚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語
情感教學能夠提升小學生交際能力、口語能力與智力水平,還能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情感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是對教育的促進與發展,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的特點并結合情感教育的優勢,為國家、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同時,在情感教學應用到小學管理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能夠時刻調整自身的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教學,這樣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才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也能夠學習在一個優良的環境中。
參考文獻
[1]王桂梅,周慶連,吳洪禮.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滲透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8(11):286-286.
[2]李曉芳.情感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實踐[J].文學教育(下),2017(8):190-190.
[3]陳衛東.探討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8,No.634(1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