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序文
摘 要:兒童在學習語言和各種技能的最初階段都要借助模仿為“階梯”,我們在學生習作指導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得到收獲并增加習作的信心。本文以《我愛故鄉的楊梅》為例,探討如何結合課文內容進行仿寫練習,領悟作者觀察生活、表達思想情感的方法,在具體情境中練習方法,仿照文本學習表達自己的生活。
關鍵詞:片段;仿寫;習作;支架
低、中年級段的作文教學在整個作文教學體系中居于起步位置,此時要密切關注文本,重視依托文本,為學生創造接地氣的習作機會,讓學生在讀寫結合的過程中提升寫作能力。閱讀是從內容到思想的思維內化過程,而寫作則是從思想到內容的思維外化過程,讀寫之間是辯證統一的。語文課本大量文質兼美的語言,生動有趣的句式為孩子提供了上乘的范例,但那些畢竟還都是停留于書面的消極語言,如何設計有效的小練筆,將消極語言內化為沉淀于心的積極語言,真正豐實寫作本源,厚積薄發,需要大量的實踐。
實踐表明:兒童在學習語言和各種技能的最初階段都要借助模仿為“階梯”,我們在學生習作指導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超市,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習作,得到收獲并增加習作的信心。以下以《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巧設支架,提升學生的寫段能力。
《我愛故鄉的楊梅》是一篇傳統課文,借助這篇課文指導學生習作的目標為:1.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掌握靜物觀察的基本順序。2.學習調動多種感官觀察事物,一邊觀察,一邊想象。3.學習作者抓住水果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描寫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習作,寫出鮮活有趣的片斷。
課前準備:學生事先觀察了解自己喜歡的水果;收集背誦描寫水果的詩歌或詞語;完成習作準備表。
教學基本過程:
1.回顧課文,搭建寫法支架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我愛故鄉的楊梅》,現在請大家默讀 4—6 自然段,看看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寫楊梅果?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呢?作者為什么能把楊梅寫得這樣具體形象呢?
[設計意圖]依托文本,架起讀與寫的橋梁,讓學生知道寫水果要從哪些方面來寫,怎么寫才能具體形象,從而減緩習作的坡度,降低習作的難度。幫助學生明確教材作文“寫什么”與“怎么寫”這兩個維度的教學難點,從巧用導板書鏈接課文,內化語言。
2.觀察實物,搭建內容支架
(1)外表觀察:今天我也帶來了一些水果,我們可以按怎樣的順序來觀察它呢?請認真觀察我手里的橙子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把剛才看到的、摸到的、聞到的、想到的,連成幾句話一說。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充分調動了自己的感覺器官。下面請大家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觀察所得,看誰能說一段完整的話。(請組長負責)抽生說。
(2)剝開觀察:我們要剝水果了,請大家做好準備,聽我的口令“一、二、停!”別急,現在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臍橙的內層是什么顏色?像什么呢?里面的果肉又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呢?誰能給大家說說?
小組介紹說水果。請同桌之間把我們觀察到的水果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說一段通順的話。一會兒我們將舉行果博會,請一位同學來向大家介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按照板書提示從觀察、抓特點、按順序、有情感等方面評價。
師小結:剛才這位同學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介紹了臍橙形狀、顏色、味道,在介紹中發揮了自己的想象,說形狀時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讓它更具體形象,說顏色時……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評論員也能抓住關鍵內容進行評價,水果獎勵給你們吃!看你們說得這么熱鬧呀!我也想把自己喜歡的水果介紹給大家,你們想聽嗎?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多種觀察方法,通過各種感官去感受,獲得與自己平時不一樣的經驗,產生認知上的變化。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讓豐富的情感體驗成為習作的資源,有效解決無從下筆的困難。
3.運用方法,我手寫我心
你們也想把自己喜歡的水果介紹給大家嗎?拿起你的筆,在習作超市里選擇習作,把看到的、摸到的、聞到的、想到的按順序寫下來,突出特點,寫出自己的感受喲!(10 分鐘內完成。看誰寫得又快又好)出示詞語超市。這里我為大家提供了詞語超市,請大家看看,便于你在習作中更輕松,讓自己的習作更生動形象。學生習作。老師巡視,畫★。寫完的同學請反復讀讀習作,先進行自主修改,然后請同桌修改,看是否有順序,是否寫具體。
[設計意圖]學生剛剛體驗過的事,印象深刻,思維活躍,有廣闊的習作空間,能寫出個性化的習作。
4.共賞共評,總結升華
大家猜猜,接下來,我要和你們一起欣賞大家的文章。怎么欣賞呢?我想聽聽你們的建議。師生共賞共評。(2—3 人)學生讀片斷。誰先來欣賞評價。讀的同學請戴上自己的水果桂冠。評的同學請別上水果精靈標志。四人小組內互相讀一讀,評一評,改一改。(組長負責讀文先后順序、評價人)看他抓住了水果的哪些方面進行描寫?是怎樣描寫的?是否做到了有順序,語句通順連貫?你給他幾星?為評為最佳習作星的同學戴上水果桂冠。總結回顧一節課就要過去了,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收獲到了什么? 有什么問題呢
[設計意圖]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及時互動式評價中學會欣賞,學會有目的、有重點地圍繞一個點來評價,分享智慧,體驗合作、交流、收獲的快樂,促進學生自主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結合課文內容進行仿寫,是培養學生觀察方法,學生打開寫作思路,提高學生讀寫綜合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實現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重要途徑。為了有效實現讀寫的遷移,在閱讀指導過程中應適當滲透寫作的方法,為學生寫作提供有效的寫法支架。為了指導學生觀察,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走向生活、實際觀察的機會,讓他們把課上所學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最終為習作支架的鋪設提供條件。在指導階段,教師要重視讓學生來說一說,使得學生在閱讀階段與活動開展中所積累的思想外顯外,邏輯化,最終就能有效地寫出有條理、有內容的文章,提高起步階段的習作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凌峰.小學作文教學體式的反思與重構[J].小學語文教學.2008(09)
[2]鄧小青.小學語文“二情”教學體式的構建[J].文教資料.2013(28)
[3]張蓉.巧借新技術搭建支架,助力習作教學[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