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警
摘 要:對于幼兒來說,各方面發育很不成熟,需要家長和教師有耐心的教育、引導幼兒。能夠根據幼兒自身的年齡特征,做到循序善誘,促進幼兒持續健康發展。只有掌握幼兒所具有的年齡特征,才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教育,促進幼兒自然有序的成長。本文重點闡述根據幼兒年齡特征開展的教育,以此對幼兒童心進行探秘,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關鍵詞:童心;幼兒;年齡特征;思維能力
根據幼兒自身的年齡特點,在這個階段幼兒僅僅會應用形象思維,很少能夠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家長或者教師有時會不自覺的將成人的思想灌輸給幼兒,沒有照顧到幼兒自身的年齡特征。不少幼兒會受到家長的打罵,受到委屈,分析其原因并不是幼兒本身做錯了什么,而是家長以家長的視角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審視幼兒的行為有問題,這種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身心發展漸進的特征
幼兒的身心發展是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但是從成人的角度希望幼兒的言行能夠一步到位,事實上,這樣根本是不可能的。幼兒一時行為不到位,就會遭到成人的批評,甚至是打罵,這樣對幼兒來說是不公平的。一歲以內的幼兒特別怕生,怕生對于幼兒來說也是一種年齡特征,幼兒的這個心理弱點是可以經過訓練得到克服的。如有個幼兒已經五歲了,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臨時換了一所幼兒園,有一天,媽媽送他到幼兒園門口看到門張大爺,這個幼兒并沒有開口向張大爺問好,而是他的媽媽代替他向張大爺問好,張大爺也回應微笑,到了幼兒園門口之后媽媽問,這位幼兒為什么不向張爺爺打招呼呢?這位幼兒說,我又不認識他,媽媽繼續耐心地說,你不跟他打招呼,你怎么知道你想不想和他做朋友呢?幼兒害羞的告訴媽媽,我害羞,不認識的人不愿意打招呼,這個媽媽也不催促她,過了幾天之后,當這個媽媽想再向張大爺打招呼時,他的女兒開了口。從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對幼兒的教育要有一定的耐心,幼兒都是可以被教育的。只要成人能夠對于幼兒給予足夠的耐心、愛心,幼兒可以教育的,但是切忌拔苗助長。
二、認識的直覺特征
幼兒思維主要依靠直覺的方式,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則是依靠理性,正是這種差別導致成人會認為幼兒經常犯錯。實際上,是成人對幼兒的直覺有所忽視。例如,小班幼兒園的小朋友到吃零食的時間,都在等著老師發餅干。突然有個幼兒大聲說,看天上掉下來有口袋,順著幼兒手指的看,原來是天上有個被風吹的塑料袋,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但是看到幼兒如此興奮,也裝出興奮的樣子,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啊,其他幼兒也都異口同聲回答是,看著幼兒天真認真的樣子,不忍心打斷幼兒,接著我又問幼兒天上還會掉下來東西呢?有的幼兒說是被子,也就是在樓上曬的被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再問幼兒,還有什么東西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幼兒說雨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幼兒由于年紀比較小,往往是依靠自己的直覺對事物進行認識,還沒有理性思維的能力。只要是從上面的,就認為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如果直接對幼兒說是錯誤的,幼兒的創新思維有可能被抹殺,如果幼兒的思想被抹殺,教師也會失去進行教育機會。然后根據這個機會繼續問幼兒這些東西真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又要開始相互討論最后,我和幼兒一起制作了塑料風箏,然后有人看到這個塑料風箏是被風吹起來的,然后又讓有人看到被子掉下來,以及雨下下來的相關資料。幼兒的疑問會在親身實踐以及體驗當中得到解決。在平時很多時候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幼兒的思維是這樣的,當別人不小心碰可他一下,他就認為別人打他了。當看到別人和自己一樣時,認為那東西是自己的。成人要能夠對幼兒的這種心理特征理解,不可將成人的思維用在幼兒身上,要能夠耐心、仔細的對幼兒進行引導,對于幼兒來說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要求過高,幼兒要在自然中成長。
三、不善表述的特征
幼兒時期兒童自我保護意識發展還不夠,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善表達也是幼兒所具有的年齡特征,家長和幼兒要能夠理解和尊重幼兒的這個特征。例如,班級幼兒帶來一包抽紙,一直在我面前炫耀。到午睡時間,她還在擺弄抽紙,于是,就把她的抽紙放在辦公桌上,等她醒了之后就一直哭,此時的我忙著給幼兒梳頭,這個幼兒的哭聲使我失去了耐心,心想肯定是別幼兒把她的紙拿走了,就在這時正好看到別的幼兒手里拿著一包紙,就對這個幼兒說是不是拿了她的紙?這個幼兒說紙是她自己的,但是我認為之前沒有見過她拿這種紙,就讓她還給哭泣的幼兒,這時看到這個幼兒想說什么,最后什么也沒說,將指遞給那個哭泣的幼兒。一會一個幼兒拿著一樣的紙遞給我說找到了,此時,我注意到自身的錯誤。自己一時忙忘了,趕緊給幼兒賠禮道歉,還給她的紙,從這個事例中可以看出幼兒并不善于表達自己,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有耐心的進行引導,讓幼兒進行自我表達,以此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結語
幼兒的身心發展是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但是從成人的角度希望幼兒的言行能夠一步到位,事實上,這樣根本是不可能的。在幼兒成長時要能夠意識到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思維主要依靠直覺的方式,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則是依靠理性,正是這種差別導致成人會認為幼兒經常犯錯。實際上,是成人對幼兒的直覺有所忽視。不可以成人的視角審視孩子的行為。幼兒時期兒童自我保護意識發展還不夠,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善表達也是幼兒所具有的年齡特征,家長和幼兒要能夠理解和尊重幼兒的這個特征。在幼兒教育中還要不斷探索幼兒所具有的年齡特征,以便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教育引導,以此更好的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慧敏.在自主游戲中如何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敏性[J].中國農村教育,2019(02):125.
[2]陳冰毅.結合幼兒思維 開展幼兒活動——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現途徑[J].名師在線,2018(35):45-46.
[3]錢惠萍.探秘童心——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培養其思維能力[J].教育科研論壇,2009(07):52-53.
[4]王小英,楊艷.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發散思維發展的特點及趨勢[J].學前教育研究,2004(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