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祖祥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如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校本研修是很多學校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長期以來,幾乎每所學校每個學期都會安排校本研修工作,但是不同學校甚至是同一所學校的不同學科,其研修質量和效果都不盡相同。究其原因,有學校頂層設計的問題,有學科組(教研組)執行的問題,還有教師個人素質的問題。那么,如何才能讓校本研修接地氣、有實效呢?作為一所以藝體為特色的學校,襄陽二十四中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形成了一套完善有效的校本研修體系。
從實際需求出發,提升校本研修的實效性
首先,校本研修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作為藝體特色校,學生在專業課與文化課之間的精力分配是需要關注的重點。對于我校學生而言,專業課和文化課一直是“相愛相殺”的關系。學特長的學生不僅要學完普通高中的所有課程,還要分出近一半的時間學習專業課。專業課教師說時間不夠,訓練不夠,質量上不去;文化課教師也說時間不夠,課本內容上不完,三輪復習一輪都落實不了。以美術課為例,九月份一開學,學生就要全天轉入專業學習,到十二月份全省聯考,緊接著校考,一直要到來年三月底,只剩下兩個月留給文化課。6門課,中間7個月沒學習、沒復習,學生幾乎從零開始,文化課教師要用2個月時間完成別人一年完成的內容,其難度可想而知。所有這些矛盾和問題,都是教師要面對的,都是要靠教師的態度、能力、情感和意志去解決的,怎么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校本研修提升教師專業素質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成為必選。
其次,校本研修緊扣教師發展需求。我校美術教師陳生年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勤于學習,善于鉆研,不斷總結提升。1998年,他廣泛調研,在高校指導下,結合實際,編寫出《普通高中美術教學大綱》,被湖北美術學院等高校推廣。其后,他又在學校的支持下,帶領美術組教師深入進行校本研修,先后4次編寫高中美術校本教材素描、速寫、色彩共12本,這些成就奠定了他本人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的地位,也為學校美術教育開創了良好局面,為美術教育的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體育教師江華,2003年調入二十四中主抓體育教學和高考訓練,他狠抓教科研,帶領體育團隊探索體育課堂的分項教學,探索學生體質提升的陽光長跑,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大數據平臺建設研究”等多項課題,編寫了教材《高考體育測試與訓練》,這些校本研修保證了學校體育課程高水平持續健康發展,他本人也被評為特級教師、全國十大活力園丁,成為全市體育發展的一面旗幟。優秀教師的事跡讓全體教職工看到,個人教學水平的提高、人生成就的豐碩都與校本研修有直接關系。通過校本研修,切實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使其職業生涯更豐盈、更完滿,教師也就更能享受到職業的幸福。
最后,校本研修緊扣學校發展需求。為落實“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這一校本化的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我們積極探索和發展“五五特色”教育模式,即五大科類的開設和“五自”管理模式。學校有文、理、體、音、美五大科類,細分為文科、理科、文科體育、理科體育、文科美術、理科美術、音樂、舞蹈、書法、動漫、傳媒、表演12個專業,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學習和成才的途徑。同時在學生教育和管理中,突出“五自”,即自信的人生態度、自由的成長空間、自主的發展方式、自立的生活能力和自然的生命境界。“五五特色”教育模式讓學校走上了特色化辦學、差異化發展之路。學校每個年級1100名學生中藝術生約700人,體育生約100人,文理生約300人,學校在特色教育規模、門類方面位居全國普通高中前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通過校本研修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成為學校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
“三有”,讓校本研修真正落地
研修要有“路線圖”。校本研修的內容和任務可以是內生的,由學校教研組、備課組提出,也可以是上級教研部門安排的,不管是源于哪一種,我們都不會讓其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學校美術教研組一直堅持校本研修。針對美術教師平時教學任務重的實情,學校將每年4月初聯考和校考結束之后的半個月時間,作為全體美術教師的校本研修時段。第一步是質量分析,根據專業成績分析教師和教研組的教學得失,制定今后的發展計劃。第二步是專業提升,或請大學教授來校授課,教師針對性地完成作業,或組織教師到寫生基地創作寫生,或派教師到高校參加培訓學習。第三步是總結考評,教師個人匯報研修結果,負責人予以總結,安排下一輪教學工作。這樣,校本研修結合個人和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每一步都具體可操作、有針對性,保證了學校美術教學水平在同行中的領先地位,使學校在社會辦學機構的強烈沖擊下得以穩定發展。
研修要有“領頭雁”。校本研修的實效和水平不能單靠行政命令和日常考核推動,要依靠負責人或牽頭人的“頭雁”引領作用,為教師樹標桿、明方向。一般說來,體育教師是最不擅長搞教科研的,但是在我校,體育教研組在江華老師的帶領下,堅持以課題為抓手進行校本研修,在體育課教學,籃球、足球、田徑等各類比賽以及體育高考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這正是得益于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得益于“領頭雁”在教科研方面的引領。
研修要有“考核表”。教師日常工作任務繁雜,如果再加上校本研修,他們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在倦怠襲來時,能及時地給予督促和矯正,無異于給學校的校本教研打上一針強心劑,有利于學校形成校本研修的良好氛圍。學校語文組多年來在副校長、隆中名師席凌云的帶領下,緊扣襄陽傳統文化課題持續研修提升,先后出版了校本教材《襄陽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和《襄陽回眸——襄陽傳統文化寫作校本課程》。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語文組會定期開會督查進度,矯正反饋,學校則及時表彰教師在優質課、優秀論文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誰表現優秀誰就代表課題組出席活動”的機制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完結,使參與教師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相應提升。2017年以來學校又開設了27門選修課,連食堂管理員都將食品安全教育開發成了課程,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
三大保障,為校本研修護航鋪路
領導保障。學校領導重視校本研修,不僅關注關心,還做好頂層設計,不斷矯正推進,做好示范引領。這樣,教師得到更好的支持,獲得信心。事實證明,有領導支持或參與的研修一般都能扎實開展,取得不俗的成效。
政策保障。學校制定了相應的制度,激勵廣大教師進行校本研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濃厚的校本研修氛圍,讓主動研修者受到關注、關心和支持,讓研修優秀者得到表彰和獎勵。與領導保障不同,政策保障不因領導的變更或注意力的變化而改變,是更穩定的保障。
經費保障。學校領導從學校長遠發展的大局著眼,支持教師投入時間精力進行研修。支持教師經常走出去學習培訓,報銷費用,還經常請專家學者進校傳經送寶,教師取得教科研成果及時給予表彰獎勵。這些都是對教師的激勵和正向引導。
對襄陽二十四中來說,校本研修意義非凡,它使更多的教師增強了職業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實現了讓更多的學生登上更高更好發展平臺的目標。總之,校本研修要接地氣、有實效,必須循著實事求是的道路前行,以反哺教育實踐為最終目標,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持續助力。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第二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