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應該是一個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但是,我國傳統教育是教師對教材的照本宣科,學生的知識學習是死板的,面對生活實際當中產生的諸多問題,他們缺乏實踐和創新能力。新課改全面實施以后,我國數學學科的新課程標準清楚地指出了應注重學生生活實踐經驗培養以及重視學生學習數學與理解數學,并且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現實生活,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生活
為了降低中學數學學習的難度,教師要善于將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數學知識生活化,將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及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引入自己的教學并作為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真切體會到數學學科是源于生活實踐并可以廣泛運用于我們的生活實踐當中的。那么,具體來說生活化數學教學有什么必要性,中學數學教師又該如何構建生活化的課堂,實現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呢?
一、在中學數學教學當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重要價值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與抽象性極強的學科,所以數學學習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因而被稱作思維的體操。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尚處于發展階段,在數學知識的理解上有一定難度。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數學學科和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將數學生活化,將生活數學化,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并且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教學過程以及習題設計當中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
(一)生活化的中學數學教學有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是中學數學學科的主要特征,而一方面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在理解數學知識過程當中會有很大的難度,另一方面,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而數學學科的枯燥乏味很容易引發他們的厭倦心理。而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是最貼近中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師將學生身邊的生活素材引入中學數學課堂,既可以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又有利于學生建立已有知識體系和新知的聯系,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從而能夠順利激發中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生活化的中學數學教學有利于中學生問題意識的養成
相比而言,中學生的知識積累較少,他們的生活范圍也有限,因此他們在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當中遇到一定困難是不可避免的。教師的教學應該立足于中學生的實際,教師應該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當中發現數學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并且通過探究和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應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應用意識。例如在教學“利息的計算”一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本金、利率等概念,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將學生帶去銀行參觀,學生利用自己的壓歲錢或零花錢模擬儲蓄、取錢的過程,在此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銀行的利率進行記錄,這一行為不僅有助于學生認真觀察習慣的養成,還能夠培養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和能力,并且對新課的順利實施有極大的助益。
二、中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讓中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師要善于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效聯系起來,這就需要教師要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當中發現教學素材,并通過多樣化的導入方式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來。
(一)教師可以在導入階段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教學不僅是對學生的本領傳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善于喚醒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望,不斷激勵學生主動去探究,從而使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要不斷實現中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教師在課堂開始階段就要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感受生活當中的數學知識,用生活化的導入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他們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二)教師要實現中學數學教學過程的生活化
我國傳統教學運用的是終結性評價,只關注學生的最終學習成績。為了讓學習不再是少數優等生的專利,而是以教學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新課標強調過程性評價,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收獲、發展,教師要通過具體生動的生活化情境的創設,鼓勵并引導他們不斷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從而使得現實問題數學化,在探究學習過程當中完成知識的構建。比如在畫圓的時候,我特意沒有帶圓規,而是用腳上取來一根鞋帶、或者用隨身攜帶的鑰匙鏈來畫圓,學生感到很驚訝,我順勢告訴他們其實生活當中處處有數學,就看你有沒有一雙發現知識的眼睛。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課堂學習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
(三)教師要讓數學問題變得生活化
習題是加深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鞏固以及促進他們形成技能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傳統的數學習題被譽為“題山題?!保曨}是枯燥乏味的機械性訓練,很難引發中學生的興趣,習題過程當中出現大量的抄襲現象。新課改下的中學數學,除了實現教學過程的生活化之外,教師還應該注意問題涉及的生活化。教師要充分引導他們把所學知識不斷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去,從而真正實現數學學科的價值。教師要善于將枯燥乏味的數學問題轉化成為生動的事例、真實的數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完黃金分割定律之后,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道問題:在當前高房價的壓力下,許多年輕的上班族(剛需一族)很渴望成為有房一族,但是他們對房子的選擇一方面要考慮到是否能方便上班,另一方面他們的財力有限。今房地產市場也有一套黃金分割論。最可能熱賣的小區往往位于工作和社區之間的黃金分割點上面,而最有購買潛力的戶型則是30至80平方米之間黃金分割點上的戶型。假如你是地產開發商,在工廠密集的地區,你會將小區建在離工廠多遠的地方,又會設計多大面積的房子作為主力戶型呢?中學生的探究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順利完成了練習題。
總結
中學數學教學為了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善于將數學教學生活化,通過生活化的導入、教學過程以及習題設計引導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當中體會到數學學科的重要性,提高中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葉德富.淺談中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中外交流,2016,(1):265.
[2]劉守福.中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5):465.
作者簡介:
曾光艷(1996-08),女,貴州興義人,運城學院,研究方向: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