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萍




有關百分數的教學歷來都是小學數學學科之教學難點,因此,教學時,必須借助學生熟悉的場景或事例逐步推進,方能促使教學有效。基于此,在教學求百分數時,利用有效的“問題解決”促使學生的“算”,讓數學學習真正發生。
學習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84頁例1及相關練習。
學習目標[1]:
1、會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在求命中率的基礎上,理解生活中更多的百分率的實際含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把分數、小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感悟類比的數學思想。
學習重點:會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掌握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學習難點: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
學習準備:課件
學習過程:
一、情境激趣,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大家喜歡看籃球比賽嗎?
生:(齊聲)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看,昨晚老師就看了一場精彩的籃球比賽,現在我們一塊兒來看上一小段好嗎?
生:(興高采烈地)好!
師:請看大屏幕!(播放視頻)
師:同學們,精彩嗎?
生:(齊)精彩!
師:籃球是一項智慧與力量的運動,深受大家喜歡。前不久,我們學校也成立了一支籃球隊,他們決定要選一個投籃高手當隊長,于是自行組織了一次投籃比賽,經過一番激烈的賽拼,六(1)班的王濤和六(2)班的李強脫穎而出。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兩人的成績吧。(課件出示教材84頁例1情境圖)
師: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生:王濤是5投3中,李強是6投4中。
師:看了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問題?
生:誰的成績好、誰的投籃更準……
師:還有嗎?
生1:我想知道誰投中的多一些。
生2:他們投相同的次數,誰投的更多一些?
生3:誰的命中率高?
師:很好的,剛才大家說的這些指的都是命中率,命中率是常見的一種百分數,這節課就結合命中率求相關百分數的知識(板書:求命中率)。
[評析]短短兩分鐘,教師運用了一場美職籃NBA一段比賽片段引出王濤、李強用投籃形式定隊長,激活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很自然把學生帶入新知探求之“門”——“求百分率”上來了,個個躍躍欲試都有所求新知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師:到底什么叫命中率,你知道嗎?
生:投中的次數占投籃次數的百分之幾就是命中率。
師:你認為命中率是個什么數?
生(齊):百分數!
師:王濤和李強命中率是多少?誰的命中率高?你能嘗試著解決嗎?
生(齊):能!
1.探究求命中率(教學例1)
師:接下來,我們就發揮小組合作的力量,來共同完成它,請看老師的要求:
⑴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并交流(出示PPT)
①說一說,命中率指的是什么?②想一想,怎樣求命中率?計算結果應該是什么數?③算一算,王濤和李強的命中率分別是什么?誰的命中率高?④議一議,你是怎么解決的?在計算中遇到什么新問題?你覺得怎么解決合理?
生:先獨立思考計算后小組交流(師巡視或低聲與學生對話)
師: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自學課本或請教老師!
⑵代表展算,明確命中率為百分數
師:哪個小組的代表來將你們討論的結合給大家分享一下?
生1:王濤? ?李強
因為60%<66.7%,所以李強命中率高。
生2:王濤? 李強
師:大家能解釋這里的“≈”和“=”符號的用法嗎?為什么命中率用百分數表示?
生:還在思考中……
師:同學們用了不同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很了不起。這里的除不盡(手指黑板),保留三位小數約等于0.667。然后把0.667這個小數轉化為分母是1000的分數。大家清楚嗎?
生:有學生點頭、有學生回應:清楚。
師:生2的方法,她不僅讓我們明確了王濤李強的命中率,還為我們展示了由分數轉化為百分數的方法,從這里你發現了什么?
生:把分數直接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化成百分數。不能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先化成小數,再化成百分數。
師:很棒,由于百分數有便于比較的特點,老師也贊成大家的觀點。不管我們用小數表示計算結果再化成百分數,還是用分數表示計算結果再化成百分數,我們計算出王濤、的李強命中率分別是60%、66.7%;同時,很清楚地知道李強的命中率高。
2、引導歸納,得出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師:好了,同學們,你能結合我們剛才的計算過程,說說小數、分數轉化成百分數的方法嗎?請大家先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再給大家交流一下好嗎?開始吧。
⑴組內討論歸納總結。⑵交流匯報。⑶教師適時點撥,總結提升并板書。
師:觀察0.667=66.7%,比較小數和百分數,你有什么發現?
生:把小數化成百分數方法: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再加上百分號。
師: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又怎樣?
生:把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寫成百分數的形式;分母不能化成100的分數,可以先把分數化成小數,再化成百分數。
[評析]“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2]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分數、小數轉化成百分數的方法。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前提,創設自主探究的氛圍,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交流討論、歸納總結。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利用教師的適時點撥、引導歸納,使學生的探究活動呈現出較強的層次性。這樣的過程既符合學生的思維特征,又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求百分率的“學習”得到了大面積的展開。
三、聯系實際,理解新知
師:剛才我們計算的投籃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數是投籃總次
數的百分之幾。可以表示成:的形式,這里的“×100%”對結果沒有影響,為什么要“×100%”?
生1:求命中率就是求百分率,用百分數的形式表示;為確保結果是百分數,必須在后面添上“×100% ”。
生2:贊成生1的說法。強調一下:“×100% ”對結果沒有影響,因為100%就是1,1乘任何數得原數。
師:有沒有不同意的建議嗎?
生(齊):沒有。
師:很好。在實際生活中,像“求命中率”這樣常用的百分率還有許多。如學生的出勤率、體育達標率、綠豆的發芽率、產品的合格率、小麥的出粉率、樹木的成活率等(師點擊課件中的這些“率”的“公式”)。你能說出其中一個百分率的例子嗎?請大家同桌交流一下吧。
生:同桌交流。
師:哪位代表說說你們的“百分率”?
生:……
師:(課件一一展示)近視率、達標率、合格率、優秀率、森林覆蓋率、公園綠化率、銷售額的增長率等。
百分率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它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評析]通過分析各種百分率所表示的意義,不僅使學生體會到這一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對求百分率的方法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四、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師:剛才我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會了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總結出把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還了解了生活中更多的百分率。現在我來考考大家,看大家掌握情況,你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嗎?
生(齊):敢!!
師:第一關。把下面的小數和分數改寫成百分數。
0.97? ?0.8? ?1.005
生:(六人板演,全班齊做)
師:(結合板演)小數改寫成百分數或分數改寫成百分數怎樣做呢?
生:小數改寫成百分數,先將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再加上百分號。分數改寫成百分數,先把分數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化成百分數,也可先將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再化成百分數。
師:第二關。我校舞蹈隊共有150人,今天3人病假。(課件出示)
⑴仔細看題,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根據題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有關求百分率的問題嗎?
⑵根據學生提的問題讓學生自由選擇求出勤率和缺勤率。
⑶同桌交流出勤率和缺勤率之間的關系。
師:第三關。閱讀數學日記(課件出示數學日記)
今天陽光明媚,學校組織我們去農村參加實踐活動。我們班共有48名同學,今天全部到齊了,出勤率是48%。
首先我們來到王伯伯的榨油廠參觀,王伯伯告訴我們:用1000千克花生米能榨出花生油380千克,這種花生米的出油率達到了38%千克。王伯伯指著旁邊一片小樹苗說:這是我今年種的105棵樹苗,現在全部成活。哇,王伯伯好棒啊!這批樹苗的成活率為105%。
最后,我們來到稻田邊,王伯伯介紹說,今年的稻谷長勢不錯。我想,今年收成一定很好,稻谷的出米率能夠達到100%。
⑴認真閱讀這段文字,它告訴我們了哪些信息?
⑵這段文字里,哪里表述有問題?該怎樣說才正確?
師:生活中,有沒有百分率為100%?你能舉例嗎?
[評析]:教師運用“闖關”,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既檢測了學生學習狀況,又看到了“教”的效果(教學目標的達成)。第1題鞏固并進一步夯實了分數、小數轉化為百分數的方法;第2題是運用百分率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第3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體會。這樣的學習是有些的,甚至是高效的。
五、課堂小結,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評析:在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回顧的同時,以練習的形式適度拓展了課堂學習的內容,為后續學習將百分數轉化為分數、小數進行鋪墊。]
附板書設計:
[總評]
1.層層設問,讓學生主動學習
“命中率指的是什么?”、“怎樣求命中率?”、“計算結果應該是什么數?”……教師設計一個個問題,一環緊扣一環,層層遞進,讓學生思考解答,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時而思考,時而討論,時而交流爭論,逐漸撥開迷霧,主動探究獲取新知。這樣做,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強了教學的探索味,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的理念。
2.結合計算,讓學生明白事理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得出用100作為公分母比較好,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用百分數表示的優勢和作用,老師結合生活實際:百分率有沒有100%?它在什么情況下“等于100%?”,進一步凸顯百分數“約定俗成、便于比較”的特點,讓學生深入理解百分數的由來、百分數的作用、百分數為什么不能約分的道理。
3.精設練習,讓學生學習發生
上課伊始,老師借助“選籃球隊長”促學生“計算練習”,算出命中率;新知探究學生為使5、6的公分母轉化為100,演繹出必須把分母5或6轉化為100比較好,從而得出百分數的由來等。尤其是“分層練習,鞏固新知”的“闖關”,學生精力更加高度集中,鞏固了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百分之幾又可以叫做百分比(百分率),還明白了有關百分率的準確詮釋,課堂上,學生的頭腦基本上40分鐘都在積極運轉,讓學習井然有序的真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