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表演作為一門有別于器樂的舞臺藝術表演形式,其本身就是一個二度創作,要求表演者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表現力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才能在舞臺表演中對作品有一個完整的展現對作者的內心世界有一個準確的把握,為作品的演繹提供助力。
關鍵詞:聲樂表演;二度創作;嘉陵江上
歌唱的二度創作是指演唱者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時對音樂形成自己理解、處理和自己的風格特色,準確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內涵與風格,塑造鮮明的音樂形象。音樂表演自從與音樂創作相分離,作為對第一度創造的成果,而音樂作品的表演,獲得它的獨立品格以來,一直被人們稱作為第二度創造或再創造。
一、歌曲《嘉陵江上》的創作背景
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首先侵占了我國的東北地區,并企圖繼續侵占華北和中原地區,大批的中國人民被迫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從東北到華北,又到西南地區的嘉陵江邊,逃亡的中國百姓思念自己的故鄉,懷念他們的親人,而這首歌正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賀綠汀做創作的這首《嘉陵江上》借鑒了西方藝術歌曲創作的豐富手法,運用了宣敘和詠嘆性的手法,并結合中國語言的韻律、節奏相結合,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和堅決打回老家去的情感。歌曲呈兩段體結構。由賀綠汀在1939年4月創作于重慶,是一首號召人民起來斗爭、起來反抗的抗日救亡歌曲。
二、把握歌曲的情感內涵
所謂把握歌曲的情感內涵,是指演唱者應該充分了解和掌握歌曲中所要表現和傳達的主要內容和情感傾向,只有深入了解這些,才能真正表達出作品的內在意義和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仔細研究曲譜上的一切記號,深入挖掘曲譜背后的創作內涵。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該曲之前,應該對歌曲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創作者的創作動機和靈感來源,以及歌詞的主要內容和歌曲的意境有一個充分的掌握,才能在演唱中更好地把歌曲中所傳達的低落、無奈、悲痛對抗戰和消滅日寇的滿腔怒火和信念的情感,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再通過對聲音共鳴腔體及真、假聲的轉換,進行不同的對比和情感展現,正確的表達出歌曲所要體現的深層次情感內涵。
三、結合演唱者自身素質和認知度進行二度創作
賀綠汀先生在譜寫該曲時,采用了一種介于宣敘調和詠嘆調之間的旋律音調,歌曲中間運用了很多的大跳、短音、連音、長音和拖腔。因此,增加了氣息控制的難度,這就要求演唱者在氣息的運用上,應該注意吸氣的深度和力度,利用飽滿有力的氣息來充分表達出歌曲中所傳達的悲痛和憤恨,以及堅信會取得戰爭勝利的情緒;這就對我們的演唱者自身的嗓音有一定的要求,在演唱的過程中應該選用聲音較為戲劇性的男中音來演唱本首作品才能抓住聽眾的內心,表達出作者的憤怒、激昂和堅定,演唱中要通過剛柔、明暗、強弱等等對比,來表達出這首歌曲的情緒發展變化,從而增強演唱時帶來的強大感染力。
結語
正是有了二度創作對歌曲的再一次豐富,結合了前人的演唱心得體會并結合自身的聲音技巧特點以及對歌曲內在情感的進一步把握,才使得音樂作品在時代變更下不至于一成不變而更富有活力和生機。
作者簡介:
劉茂林,1994.11,男,漢,江蘇淮安,碩士,聲樂,四川師范大學,四川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