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金林
摘 要:勞動監察工作必須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準確、及時地糾正和查處各種違反勞動法律的行為。勞動監察平臺將所有符合受理范圍的舉報投訴迅速傳遞至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受理并查處,實現“一點舉報投訴、全省聯動受理”。打造監察“數字化”執法新平臺,建立預警信息層級分級標準和全省統一的調度指揮響應規則,借助信息化手段優化全省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資源配置,全面提升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效率效能。“數字監察”平臺工作在勞動監察執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與民生息息相關,是維護人們真實信息并且服務社會事業的工作,在信息化時代,只有做好“數字監察”平臺才能更好的執法服務于社會。
關鍵詞:行政執法;數字監察
我國勞動人口多,用人單位多,用人單位遍布各行各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相關執法活動以及調查工作又較多,加之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所以,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提升“數字監察”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這樣可以將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監察行政執法工作化繁為簡,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準確性,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來提高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監察行政執法的工作質量.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 “數字監察”平臺可以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下去.可以使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監察執法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并且有一定的預防轉變效果。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勞動保障監察事業發展既面臨新的歷史機遇,又面臨嚴峻挑戰。如何提升“數字監察”平臺,規范依法行政,做到嚴格規范公正,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現實而又緊迫的問題。
亭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本著“執法為民”的原則,創新舉措,以書面審查工作為基礎,專項檢查為主線,舉報投訴為重點,穩步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主動性,著力做好源頭監控,確保我區提升“數字監察”平臺有效開展,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書面審查與“兩網化”、“ 雙隨機”相結合。勞動監察大隊充分發揮勞動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作用,推進平臺運行工作常態化、實時化。在平臺充分運行基礎上,將書面審查、日常巡查、矛盾調處、案件受理等各項業務均上網運行,實現信息共享,最大化方便職工維權,提升聯動平臺舉報投訴維權效能。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原則,將檢查情況和檢查結果向社會公開,推進執法檢查規范化、透明化、制度化。
普法宣傳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相關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作為日常普法宣傳工作。推進專項行動,加大勞資糾紛查處力度。積極開展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專項檢查、夏季高溫勞動保護等行動,及時發現重大勞資糾紛苗頭和不穩定因素,建賬造冊,落實專人負責。在日常工作中深入辦公場所、車間,向企業負責人、員工進行現場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既增強了企業員工的維權意識,又規范了企業的用工行為,為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止目前,前兩季度入企業宣傳10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1120余份。
舉報投訴與日常巡查相結合。在舉報投訴及日常巡查過程中,突出“巡查送法”,加強與用人單位溝通,發現隱患,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限時限辦及時解決存在隱患問題;在案件受理程序中,推行 “五項承諾”和 “十不準”,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在案件查處程序中,推進“行政調解”、“自行和解”等調處和諧機制;推行執法全程使用說理式法律文書,進一步釋明事理、情理和法理;對用人單位存在輕微違法行為的,積極運用勞動保障監察建議書,幫助企業及時改正,將勞資矛盾解決在萌芽。嚴格落實依法行政,提升辦案質量。進一步細化梳理業務工作流程及防控風險點,落實防控措施和責任人,審辦分離到位,保證辦案質量,同時,加大行政執法案卷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力度。亭湖區勞動監察大隊明確群體性突發事件處置程序,確保欠薪事件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穩控。
據亭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提升“數字監察平臺”實現了“三讓”:一讓指揮中心更智慧;二讓執法更透明;三讓監管更全面。
一是讓指揮中心更智慧。通過整合12333咨詢服務中心,投訴舉報受理窗口,增設勞動監察預警指揮室、網絡輿情監控室、案件調處室和維權職工等待區,形成電話、網絡、窗口“三位一體”的全方位服務功能體系,完成信息搜集、咨詢服務、接待受理和調查處理、應急指揮等工作,既方便了群眾,又能及時化解矛盾、迅捷處置勞資事件,將惡意欠薪消滅在萌芽狀態,維護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
二是讓執法更透明。勞動監察移動執法APP軟件平臺,是整個大數據應用中的重要部分。運用移動APP技術和移動終端,實現指揮中心和基層監察中隊實時互聯,及時傳輸事件音像資料,記錄事件處置全過程,報告事件處置結果。基層監察網格配備移動終端,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明確、跟蹤及時的勞動監察移動執法全覆蓋,構建強有力的勞動監察組織網絡。指揮中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基層監察員發送指令,基層監察員也要將執法信息、視頻等資料輸送至指揮中心,實現雙向網絡實時連接,提高執法效率,提高執法的透明率和準確性,形成“傳送、接警、處置、報告”的動態監管機制。
三是讓監管更全面。互聯網時代,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也離不開線上線下互通聯合。區、鎮(街道、園區)、村的三級監管網格是互聯網+的內容之一,對下實現多方位、多渠道海量收集勞資矛盾信息,綜合分析群體性勞資糾紛隱患級別,對上向相對應的處置層級和領導發出預警,實時報告勞資糾紛處置現場和進展情況,大幅提升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群體性勞資糾紛的信息收集、研判分析、及時預警、應急指揮能力。
誠然,我國要實現 “數字監察”平臺和依法行政,需要進行多方面的、長期的、艱苦的努力和大量的探索,“數字監察”平臺,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對于一個法制建設的國家來說是在不斷探索和借鑒過程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實現 “數字監察”平臺依法行政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所以我們必須革除一切與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適應的舊觀念,必須進一步完善行政法律體系,必須理順現行行政執法體制,提高執法隊伍素質,必須提升“數字監察”平臺,強化和完善行行政執法監督機制。惟其如此,才能為解決我國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創造條件,不斷推進依法行政的進程,實現依法治國的宏偉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