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萌
摘 要:采寫出一篇合格的現場新聞,甚至是一篇優(yōu)秀的現場新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場新聞是新聞報道中非常常見的報道形式,現場新聞與一般新聞的不同點就在于:現場新聞是記者身臨其境用第一線材料結合自身感受所寫出的文章。所以現場新聞又被稱為“現場速寫”或者“視覺新聞”,對于記者來說,現場新聞的發(fā)現和現場新聞的采寫都是至關重要的,本篇文章就現場新聞的寫作方法、如何發(fā)現現場新聞等方面展開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對相關的媒體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現場新聞;現場新聞的采寫;時機
1 現場新聞的含義及特征
1.1現場新聞的含義
現場新聞是新聞大家族中的一種獨特的文體。19世紀末期,這一文體開始在新聞得到廣泛應用,現如今已經逐漸成熟。直至今日,現場新聞的定義,仍有很多爭議。有些人認為:“現場新聞就是記者在現場采寫的新聞”;而有些人則認為:“現場新聞是記者在新發(fā)生的事件現場,用自己親身的所見所聞描繪出的文章,再次生動的描繪事實的紀實性報道”。也有人認為:現場新聞就是“現場和新聞”兩部分疊加而成。但是筆者認為,現場新聞是“記者身臨其境采寫的最真實的報道”,例如:視覺新聞,新聞素描,現場見聞等等,都屬于這種文體。
1.2現場新聞具備的特點:
第一點是新聞報道及時迅速。現場新聞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體現了新聞的即時性,尤其是對一些突發(fā)事件的播報,這一特點也成為了記者們搶占各大頭條的主要方法。
例如中央電視臺關于的體育賽事的實況報道,大量的現場報道很大程度地滿足了體育愛好者對體育賽事進展的實時了解的愿望。
第二個特點是新聞報道具有現場感。現場新聞感染力非常強,具有同一畫面,同一場景,同期聲攝入等特點,讓觀眾體驗到最真實的感受,很有說服力。例如戰(zhàn)地的現場新聞,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驚心動魄的槍炮聲,給人以震撼的聽覺沖擊,濃煙滾滾的爆炸現場,慘不忍睹的血腥畫面,會有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
第三個特點是新聞報道適應性強。現場新聞既可以選擇各種不同的題材,既可以選擇帶有政治色彩的題材,又可以選擇描繪基層民眾豐富生活的題材。這些題材的選擇都要靠記者們對現場新聞敏銳的嗅覺。
第四個特點是主題非常明確。現場新聞描述的是實實在在的看見的事實,時代感很強。
2 從理論上分析現場新聞的采寫方法
2.1抓住時機,時刻保持新聞的新鮮感
眾所周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事件發(fā)生原因組成了新聞的五要素。最能體現這些要素的就是現場新聞,現場新聞要求具有真實性和生動性,真實的描繪事件發(fā)生時的氛圍,進一步渲染主題;但是想要描繪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章,還要把握好寫作要求。
現場新聞的顯著特點就是“鮮”。新聞事件在瞬間發(fā)生,現場發(fā)生的一切稍縱即逝,記者要調動自身可利用的一切感官,抓住時機,及時發(fā)現有價值的新聞,眼睛要盯住,耳朵要聽清,頭腦要靈活,嗅覺要靈敏,嘴巴要勤問,不放過一切有價值的新聞,時刻保持新聞的“新鮮感”。
2.2注重細節(jié)描寫
現場新聞是記者親身到達時間發(fā)生現場,加之記者真實感受闡述出的第一手報道,有人說過:“一篇出色的現場新聞應該將讀者帶到現場,使其仿佛身臨器境,甚至看到當時所發(fā)生的一切。”而如此栩栩如生的描寫應該從何開始呢?大眾非常喜歡現場新聞,就是因為現場新聞能將抽象的事件具體化,將毫無感情的冰冷事物描繪的鮮活生動。而這么生動的描寫最大的助力就在于記者對細節(jié)的描寫;以杜牧的細節(jié)描寫為例,他想要描繪楊貴妃腐化的生活方式,杜牧只用短短四句小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描繪出馬兒快速送荔枝給楊貴妃,荔枝送到后,楊貴妃開心的展開笑顏,而很諷刺的是,竟然沒有人知道馬兒極速奔馳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緊急軍情,實際上是昏庸無道的君王為博得美人一笑而做的荒唐的事。“妃子笑”這一細節(jié)的描寫正是畫龍點睛之筆。
2.3努力提升個人能力
一篇優(yōu)秀的現場新聞離不開記者的個人水平,包括寫作水平,采訪水平,甚至是記者本身的價值觀、世界觀,另外,現場新聞的發(fā)現也十分重要,這也和記者思想的敏銳性息息相關,現場新聞發(fā)生后,關鍵的還是要關注重大事件,刻畫典型人物,認真觀察,打開思路;有了寫作素材,抓住人物或者事件特點,挑選最佳切入點,層層深入,再將記者個人的激情融入,寫作靈感就會如同江水一樣源源不絕。
3 結語
現在社會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日新月異,新聞傳播速度突飛猛進,要做好新聞工作,還需要新聞工作中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多加努力,寫出自己的文風和特色,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格格.現場新聞的發(fā)現與采寫[J].新聞論壇,2019(01):101-102.
[2]李令彬.采寫現場短新聞的技巧與方法[J].新聞傳播,2012(08):31.
[3]余杰.“禁區(qū)”里傳出的一條“熱線”——兩度參加湖北省高考錄取現場新聞采寫手記[J].新聞記者,1998(08):23-25.
[4]孫文彬.要煉就采寫現場新聞的本領[J].新聞界,1990(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