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紅
作為語文教師,多年的教學讓我更加意識到閱讀對于寫作的重要性。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提升語文素養。而語言的積累就得靠讀書來擴大閱讀量。往往我們不能持之以恒地將讀進行下去,造成了讀與寫的脫節。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可以并且也應當開設讀書課,所以我在教學當中進行了長期的探索。
一、低年級
《唐詩三百首》的編輯者孫洙在序中寫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經典之句已經道出“讀與寫”密不可分的關系。剛入學的孩子對讀書學習充滿無限的遐想,他們的天空是富有童心和詩性的。因而,可以給孩子準備起步閱讀書籍《唐詩三百首》《兒童詩集》《安徒生童話》等經典兒童讀物。在每周的讀書課上,老師可以給孩子們誦讀唐詩或兒童詩。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還可以配上優美的音樂聲情并茂地朗讀。在這種情境的帶動下,孩子們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誦讀。抓住這個契機,在樂曲聲中動情處來個手勢,做個表情。慢慢地經過時間的訓練,孩子們自然就會養成讀詩就會抬手比劃的習慣,他們會學會用手找語言的節奏和韻律,用表情去體現詩的感情。讀書課上的誦讀也可由一周一讀延伸到每天一讀,從每天一讀到每日多讀。
二年級的學生已能對照著拼音開始閱讀了,教師也可以半放半扶,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讀能力。光靠在校的有限時間去讀書收益不大,還得將讀書延伸到課外。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家庭資源,發動家長在工作之余陪同孩子一起讀書。對基礎好的孩子可以你一句我一句地邊讀邊聊,對基礎差的孩子家長可以讀給他聽,讀完后再聊。因為這隨意的閑聊會有對于孩子作文的指點和引導。
“連續反復的活動,可以叩開兒童天賦的大門。”教師將孩子們所學寫的詩進行整理并分類編輯成集。這本處女作既是學生讀書的收獲,也可以成為設立讀書課的成果。
二、中年級
對于讀與寫的關系,著名的辭賦學家楊萬里提出:“能賦讀于賦,則善為之矣。”讀書課不僅要教會學生讀書,體會文章內涵,還應當讓他們從讀中學寫。三四年級是語文作文教學的關鍵期,如何讓初學寫作的小學生寫起作文來有章法呢?只有讓學生廣泛閱讀不同體裁、不同風格、不同作家的作品,學生才能從中獲得一批寫作的“范例”,頭腦中有了這些“庫存”寫起作文來才會得心應手。
學生一進入三年級,我就在低年級的基礎上進行拔高訓練,首先設計了一套常規的讀書作業:每天一讀,要求每天閱讀一篇文章。(作文、故事、詩篇、幽默笑話等經典佳作都行。每日一詞,要求每天積累一個詞語,將它的意思摘抄下來并用它寫一句話。每天一句,要求每天積累一句優美句子(名人名言、歇后語、修辭佳句都行)。每日一篇,要求每天堅持寫一篇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寫一句話不嫌少,寫一千字不嫌多。這項常規作業從讀到積累,從積累到運用,從運用到寫作,逐步地將讀寫結合。在讀書課上師生、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對于三四年級學生無須要老師陪讀,但老師也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因此我跟學生一起讀,一起寫,我將我看到的好文章讀給他們聽,當然這些文章都是符合中年級學生的欣賞水平的。他們談一談最近讀到的好書好文章。師生共讀、互讀既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讀書的展示平臺,又讓教師的讀書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因為只有愛讀書的老師才能給學生營造一個書香氛圍的班級。除了讀課外書籍,他們還要讀自己寫的日記,做老師的讀自己寫的班級故事,讓孩子們點評。做學生的讀自己的日記,讓大家評議。這樣由讀名家的文章轉換讀自己寫的文章,從讀中學寫將讀寫有機結合。
三、高年級
大學問家朱熹有詩曰:“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讓學生的文章清新而充實,就得給他們提供像活水一樣的新知識,源源不斷地給他們的文章進行補充。這活水一樣的新知就得來源于學生的博覽群書,廣泛涉獵。高年級的學生讀書課更側重于引導他們如何去博覽,如何借助現代技術獲得廣闊的新知識。課內師生互相推薦在日益更新的網絡上閱覽的文章,課外我與學生一起在微信上傳寫班級故事。利用新技術獲得新信息,提高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五六年級學生經過四年常抓不懈的閱讀訓練,讀書的習慣逐漸養成,關鍵是引導學生正確選擇閱讀內容,讓健康的新知識更好地為寫作提供素材。如何讓閱讀之水不至于泛濫?目前“日趨流行”的網絡閱讀其內容也是魚龍混雜,怎樣讓學生閱讀到“真經”?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工作之余我喜歡到網上閱覽,看看有哪些好文章值得我們一讀,然后推薦給學生。我曾向學生推薦一篇題為《誠信實驗》的文章,我和學生深受啟發,對我們生活周圍的幾家商店進行了一次秘密的誠信測試。在不同的商店買東西,每一次買東西都故意付兩次錢,看有多少店主拒絕第二次付款。同學們挺有興致地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的情況及感受寫在了班級博客里,互相推薦自己閱覽到的網絡文章,也發表自己的文章。我坐在家里打開電腦就能批閱學生作文,及時給予方法的指導。只要堅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重視他們的語言積累,學生的作文就會“厚積薄必發”,作文教學就會“水到渠成”。
如今,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真正感悟到:閱讀就是通往學生寫作大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