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汶
【摘要】論文結合石化行業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以及國內外日益嚴峻的環保壓力,探討石化企業如何完成總量減排任務、制定減排對策措施。
【關鍵詞】總量減排 環保
引言
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是“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環保部與中石化簽訂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任務書,并以責任書的形式下發到各企業。進入“十三五”,環保形勢日益嚴峻,總量減排將是石化企業必須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1企業總量減排面臨的形勢
1.1世界能源化工企業環保發展趨勢
在嚴峻的國際環保形勢下,節能降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為國際能源化工公司的追求。注重發展內涵,改進發展模式,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成為當前國際能源化工公司艱巨而緊迫的任務。資源高效化、原料多元化、產品高值化、過程清潔化是全球能源化工行業發展的趨勢和目標。
1.2國內環保法律法規標準新要求
新《環保法》對石化行業提出了最嚴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時國家進一步提高廢氣中的SO2和NOX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NH3-N和五項主要重金屬(鉛、汞、鉻、鎘、砷)排污費征收標準并實行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行業外排工業廢水COD、NH3-N、總氮、催化再生煙氣、SO2、NOX、煙塵排放標準也相應提高。企業總量減排工作迫在眉睫!
2高度重視總量減排目標,提升環保管理水平
2.1提升環保管理指標,加強環保管理
石化企業應高度重視污染減排工作,認真落實責任書和減排計劃,加強領導,積極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各項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各層級、各單位環保職責。加強污染物產生、處理、排放等全過程環保監管,形成“日分析、周通報、月考核”閉環管理模式”,做到檢查監管不走過場、獎懲考核不講情面。從嚴加強源頭控制,實施異常排污網上報備管理,污染物分級控制從事后管理轉向事前管理。
2.2加強減排核查,實現減排指標
認真研究國家認定各項總量減排政策和減排量核算認定方法,定期召開總量減排管理例會,分析COD、SO2等主要污染物總量變化情況,制訂節能減排措施。按照環保部下發的“遵循基數、算清增量、核實減量”的原則,對重點減排項目逐條落實,建立健全總量管理臺賬資料,對減排項目現場運行效果、排污情況進行監管檢查,及時與地方環保部門溝通減排項目認定情況,確保建設項目核查核算通過。
2.3精細管控,加強總量減排考核。
企業應對每一項污染物排放制定量化目標,精細管控,嚴格考核。九江石化對污水處理實施裝置化管控,污水處理場采用了PACT+WAR處理工藝,含油污水處理后全部回用,高含鹽處理達標后排放。以裝置化、精細化管理模式替代原有經驗式管理;催化煙氣脫硫脫硝裝置和CFB鍋爐脫硫脫硝裝置的穩定高效運行,確保煙塵、SO2、NOX均達標排放。
3落實減排治污工程,達到總量減排目標
3.1實施減排項目,落實減排指標
對廢水實行分級管理,通過現場檢查、定期采樣數據分析,及時掌握各裝置排污情況,將污染物減排控制在所在裝置。各裝置設置了隔油池,含油廢水、含鹽廢水和生活廢水首先通過本裝置隔油池初步隔油后,由各自管網進入煉油污水處理場進行處理,有效避免了裝置事故狀態、泄漏以及亂排放對污水處理場造成的沖擊和影響。
新增煙氣脫硫脫硝裝置,確保大氣污染物排放合格。九江石化采用了兩套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工程,適時進行余熱鍋爐改造,實施催化煙氣SCR脫硝。確保出口煙塵濃度小于50mg/Nm3,SO2濃度小于200mg/Nm3,NOX濃度小于200mg/Nm3。
3.2推進技術攻關,助推環保達標
石化企業應全面梳理和排查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環保“固疾”,開展專題技改攻關,優化處理流程;打破固有操作方式,實施精細控制調節;鼓勵技術創新,逐一消除技術“瓶頸”。
3.3以信息化為支撐,全面提升環境監測水平
加強環境監測,借助信息化手段,助推環保執行。九江石化2015年組織開發了“環保地圖”,有效管控污染物排放。5個國控監測點在線監測系統正常運轉率大于96%、數據有效傳輸率大于93%,自行監測率99%,得到了省環保廳的肯定和表揚。催化、硫磺裝置煙氣及污水總排等5個主要排放口均已安裝了環保在線監控儀,全部與集團公司及省市環保在線平臺實現了聯網運行。
4建議
(1)企業應合理利用資金,推進產業升級,促進減排項目如期建成且高效投用。提升環保管理水平,引進新工藝,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淘汰高耗能裝置,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2)加強風險防控,提升應急能力,堅持開展環境因素識別與環境影響評價,落實重大環境風險防控措施,使環境風險處于受控之中。
(3)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管理效率,同步了解到污染達標情況、環保裝置運行情況,便于及時調整工況,優化裝置技術參數,提高環保裝置運行效率。
總量減排工作形勢嚴峻,給企業帶來諸多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石化企業應正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抓住機遇,積極推進企業總量減排達標,努力打造綠色石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