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高峰
摘 要: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被納入國家戰略,互聯網正迅速席卷各行各業。傳統模式下的教育教學已不適應時代的要求,推行信息化改革勢在必行。推進“互聯網+”導向的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可通過教育模式的創新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本文分析了“互聯網+”教育教學的內涵,探究了在此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學的管理與改革實踐,希望對廣大高中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教育;改革
一、“互聯網+”教育教學的內涵
“互聯網+”是指“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此處的“+”并非兩個概念的機械堆疊,而是通過互聯網的廣闊平臺和信息技術手段,使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用新思路為傳統行業拓展新的發展生態。
“互聯網+”模式下的教育教學,則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共享平臺,發揮互聯網教育資源優勢,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和表現形式,創新教育的服務模式、教學模式等,面向不同需求的用戶開展數字教育內容傳播,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互聯網+”教育不僅僅是在線教育,而是一種新的發展變革思路,是數字時代的新型教育生態體系。
二、“互聯網+”模式下高中教學的管理
(一)管理方式現代化
運用“互聯網+”技術,學校、教師可以將需要管理的業務進行數據化、可視化,可以運用智能化的系統進行自動響應,使得整個教育管理系統更加高效。比如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動態監控功能,隨時對教學情況進行監督,便于發現教學的異常情況并及時作出處理措施。教師們也可通過數據反饋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提升教育教學管理的質量。
其次,相對于傳統需要教師憑借本身經a驗進行教學管理的模式相比,互聯網則可以帶給課堂更為科學的管理方式,比如教師可以網絡設定課堂討論的時間,使教學管理方式更加現代化。
(二)管理內容多元化
隨著“互聯網+”的持續深入落實,教學管理的內容也將會得到更為多方位、多角度的變化。從課堂紀律、課堂氛圍,到教學思路、教學用具,都將得到牽一發動全身的變化。一些落后的管理內容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將是更加系統、科學的管理內容。比如,“禁止帶電子設備進入課堂”的課堂紀律將被取代,在新時期的課堂上,在教師的監督管理下,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將是輔助教學的有效工具。
(三)管理評價科學化
傳統的評價教學管理的方式多倚重于學習成績的考量和班級科目教師的主觀評價,此種評價方式較為單一,難以全面評價教育教學的整體情況。在“互聯網+”進入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后,這一情況將得到改良。
比如,學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評價支持平臺,打通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的交流通道,在這種體系下,家長可以順利地關注教師的狀態,及時與學校和教師進行溝通,進而保證學生健康順利的學習、成長。
三、“互聯網+”模式下高中教學的變革策略
(一)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
在“互聯網+”的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共享優質資源。在高中教學中引入網絡教學平臺,不僅可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便于學生足不出戶地學習到優質課程,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動教育公平的實現。
從實際操作上來講,高中學校可以建立在線教育課程系統,考察引進外部的優質課程或者訓練,對課堂學習進行有效的補充。此外,也可重新構建課堂教學時間配比,在教學內容、方式上更多地利用網絡工具輔助教學,或設置專門的網絡查詢時間、課堂討論時間,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和參與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樹立學生網絡學習意識
當今的中學生多運用網絡進行娛樂休閑,致使家長、老師“談網色變”。高中教師應針對網絡的應用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網絡這把雙刃劍發揮其促進教育教學的正面作用。
首先,應培養學生對網絡的探究意識,指導學生通過網絡查詢、獲取更多的知識,如對某項歷史事件的更多背景知識、某個政治文件的影響等。另外,高中可發展網絡學習模式,如線上提交作業、批改反饋、在線答疑等,并培養學生自主尋找適合其需求的網授課程等。這樣,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地點,也可方便地進行傳授與學習。
(三)提升教師網絡運用和管理能力
新興的“互聯網+”概念進入教育之后,一大難題就是教師,特別是年齡稍長的老教師對網絡較為陌生,難以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而課程制作、網絡系統維護等則更為“高深”。筆者認為,高中學校可以針對“互聯網+”思維和網絡運用,邀請大學中有相關研究的學者教師對中學教師展開培訓,或開展相關的優質課程評比、課程制作競賽等,使教師能夠真正地將“互聯網+”的理念有機地融入到教學管理和課堂內容之中。
四、結語
總體來說,當今信息化社會飛速發展,“互聯網+”是今后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高中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其教學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高中教學的管理質量,提升教學水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人才基本素質。因此,“互聯網+”教育教學的管理與改革是一個值得更多學者研究的話題。
參考文獻
[1]劉偉.探究“互聯網+”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學的管理與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7,4(22):47-48.
[2]劉春飛.基于“互聯網+”的普通高中課堂教學管理轉型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7.
[3]張巖芳.互聯網+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學習的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