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彬
一、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2003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傳統的任務型教學活動的理念在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根深蒂固,經常出現的情況是一些教師經常在課堂教學中用Task1,Task2,Task3等教學環節來指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他們過于拘泥于概念而經常忽略了從根本上去探究學生的需求,沒有從實際上設置有效的教學活動任務來促進學習者的發展。任務型教學理念認為任務應具有真實意義,即接近現實活動中的各種活動,但在教學實踐中,有些老師則認為應接近英語國家的現實生活,有些老師認為應該是接近學習者的現實生活。顯然前者并沒有把作為主體的學習者的認知和情感需求作為設置教學活動的出發點,用單一的任務型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情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對高中英語閱讀課提不起興趣,課堂效率低下。
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
2017版《課標》提出了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新標準,就是要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即學生在課本語篇主題意義的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活動來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完整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形成、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
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意義
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行旨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通過課前整合課程內容,在課堂實施深度教學,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課程目標,最終提升英語教與學的效果。
新課標的修訂高度強調教師應重視高中英語語篇知識,把學習語篇知識作為發展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學生應學會梳理語篇知識,提升語篇意識,學會在主題語境下探究主題意義,從而養成在語篇中整合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促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在英語語篇閱讀課堂上應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即學生在主題意義的引導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拓展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從而促成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
三、英語學習活動觀在語篇閱讀課堂的運用
以下我將從語篇閱讀學習這方面談談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以人教版高中英語Module5 Unit1 Great Scientists: 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為例,談談如何設計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依托的學習實踐活動。
Step1? Lead-in
Make Students talk about some great scientists briefly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在導入部分設計了由學生來分享與話題“科學家”有關的人物介紹,能夠激發學生原有知識儲備和口頭表達能力,并激勵學生學習科學家的高貴品質和科研精神。這一環節在于培養和塑造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Step2 Pre-reading
Skim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ages and put them in logical order.
讀前環節設計為對科學研究步驟的整合和排序,能夠讓學生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是嚴謹細致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精神。
Step3 While-Reading
1.Predict the title”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s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text?
What does he do?
How does he defeat it?
通過要求學生對題目進行預測并設置Who、What、How三個問題,幫助其快速抓住文章重點人物和事件,為進入課文學習作準備。這一教學環節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學習理解文章題目和根據已有信息理解文本的能力。
2.Skim the whole text quickly and try to match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ages to each paragraph.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學生在快速通讀全文之后,能夠通過自身理解,粗略判斷John Snow的科研過程和步驟,從而培養學生通過捕捉文章的行文脈絡和線索,了解文章走向的能力。
3.接下來對文章的每一段都設置了目標活動。在para1中,要求學生找出分別修飾John Snow和king cholera的形容詞,從找到的famous expert和deadly disease這兩組詞匯的對比可以讓學生預測John Snow戰勝king cholera的過程將會是艱巨的。Para2這一部分要求學生關注文中提到的兩個suggestion并判斷哪一個是真正霍亂產生的原因。Para3則要求學生在文本中圈出描述John Snow動作的詞塊,如suspected that、needed evidence、was ready to、 begin his enquiry、began to gather information、was determined to。采用文章直接呈現方式更能直接讓學生了解科學家think of a method這一科研環節,從而了解John Snow的性格和品質。Para4則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解讀文本和地圖的形式,讓學生讀完目標段落后在課本的地圖上標注出霍亂的地方。這種小組共同參與的形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解讀文本和地圖的能力,應用實踐能力也得以提高。Para5、6、7則采用問題鏈的形式:
Question1:Where did the water come from?
Question2: What measures did John Snow take and what is the result?
Question3: What is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result?
Question4: What conclusion did John Snow draw?
Question5: What did John Snow suggest?
采用問題鏈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問題并了解科學家的科研過程,體會其關聯性和連貫性。整篇文章的語篇特點是科學研究步驟。采用分段解讀發方式,能夠讓學生通過考察文本,分析細節,抓住脈絡,理解全文,不僅培養其語言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培養其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
Step4 Post-reading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a problem you find in your life and talk about how you solve the problem.完成文章理解部分后接下去就是訓練學生的遷移拓展能力。這是對學習者的最高要求,學以致用。要求學生寫一篇如何解決問題的文章,其設計目的在于考查學生能否把從課文學到的科學研究步驟遷移運用并加以創新到現實生活中去,讓學生知道從課文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具有現實運用的意義。這一設計環節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有效深度學習。
結束語
語篇閱讀的學習,不管篇章內容和語篇特點如何變化,只要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以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為指導,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重視在語境中進行文本知識、概括技能和解讀策略等整合性的學習和運用,能夠注重把語言、思維、文化融為一體,就一定能培養出具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和適應時代發展的優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