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荷 孟圓 肖子成 王英子
摘要:肝癌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之一,是欠發達國家男性癌癥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肝癌起病隱匿,病情發展快,患者診斷明確時大多己經喪失接受切除、移植等根治的機會。隨著科技發展,中草藥治療肝癌的研究日漸增多。眾多研究顯示黃芪多糖對腫瘤具有顯著抑制作用。該文就近年來黃芪多糖在肝癌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旨在為黃芪多糖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黃芪多糖;肝癌;進展
【中圖分類號】R9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5-140-02
黃芪多糖(Astragaluspolyaaccharidcs,APS)是黃芪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是APSI、II和III的混合物。APSI是一種由D-葡萄糖、D-半乳糖和L-阿拉伯糖組成的雜糖,摩爾比為1.75:1.63:1,平均分子量為36.3kDa。APSII和III主要是與α-(1→4)-D-糖苷鍵結合的高分子量的右旋糖酐組成,平均分子量分別為12.3kDa和34.6kDa[1]。近年來,研究表明黃芪多糖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包括抗腫瘤、免疫調節、抗氧化、抗糖尿病等[2]。
肝癌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之一,約90%的原發性肝癌是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盡管在早期診斷、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個性化治療以及綜合性患者護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肝細胞癌和肝內膽管癌(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預后仍遠不令人滿意。肝癌發病隱匿,病情發展快,70%以上的病人已經到了腫瘤晚期而不能采用手術切除的方法,放療對控制晚期肝癌有著顯著的療效,但是由于放射線損傷和患者肝臟耐受性問題,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中藥具有低毒、副作用少等特點,逐漸成為抗腫瘤的研究熱點。本研究就近年來黃芪多糖在肝癌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旨在為黃芪多糖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
細胞凋亡又稱細胞程序性死亡,是一種受多種基因調控的細胞程序性死亡,在腫瘤發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已成為腫瘤治療的研究熱點之一。黃芪多糖能夠誘導細胞凋亡,從而發揮抑制腫瘤作用。Huang等發現肝癌組織中Notch1的mRNA和蛋白表達明顯高于正常組織,黃芪多糖能濃度依賴性降低mRNA和蛋白質的表達。黃芪多糖能夠調節凋亡相關基因(Bcl-2和Bax)和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達,Notch1敲減后可降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達和增加促凋亡基因Bax的表達而顯著提高H22細胞凋亡,表明黃芪多糖可通過抑制Notch1的表達誘導HCC細胞凋亡。呂君等研究發現黃芪多糖處理HepG2細胞,可濃度依賴性、時間依賴性提高HepG2細胞凋亡率,升高Caspase-3活性,升高cleavedCaspase-3蛋白表達,降低Bcl-2蛋白、β-catenin、c-myc和CyclinD1mRNA及蛋白表達,結果表明黃芪多糖可通過下調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抑制凋亡相關基因Bcl-2的表達,促進HepG2細胞凋亡。
2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2.1調節細胞因子的水平
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腫瘤壞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干擾素(Interferon,INF)等是免疫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具有調節多種細胞功能的作用。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可引起IL-2、IL-12、IFN-γ、TNF-α等細胞因子表達減少和IL-10、TGF-β等細胞因子表達增加。黃芪多糖能逆轉腫瘤患者血清中細胞因子水平,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自身抗腫瘤能力。Tian等研究發現黃芪多糖聯合阿霉素組中荷瘤小鼠IL-1α、IL-2、IL-6、TNF-α的表達顯著升高,而IL-10的表達顯著降低,可劑量依賴性下調MDR1mRNA的表達。Yang等發現黃芪多糖處理H22荷瘤小鼠,可使小鼠體重、脾臟/胸腺指數及吞噬功能明顯改善,促進血清中IL-2、IL-12和TNF-α的分泌,降低IL-10分泌。Lai等[30]研究表明黃芪多糖能顯著抑制肝癌H22細胞的生長,顯著提高小鼠脾臟和胸腺指數,提高小鼠血清中的IL-2、IL-6和TNF-α濃度。
2.2調節免疫細胞的功能
細胞免疫是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的主要形式。黃芪多糖可活化B細胞和巨噬細胞、刺激NK細胞增殖并提高其活性,增強樹突狀細胞的功能,以及誘導樹突狀細胞分化成熟,從而增強其抗原提呈能力,產生有效免疫應答。Yu等發現黃芪醇溶性多糖能夠降低白細胞總量(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提高巨噬細胞的胞飲能力、淋巴細胞(包括T細胞和B細胞)的增殖能力和NK細胞的殺傷活性。Li等發現黃芪多糖可調節Th2細胞因子表達對Th1細胞因子的表達,從而調節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恢復免疫抑制能力。
Li等發現含硒黃芪根多糖能減少移植H22腹水肝癌細胞小鼠CD4+T細胞凋亡,改善小鼠腹腔內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以及血清中細胞因子失調,從而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和CD8+T細胞的殺傷活性。Liu等發現黃芪冷水溶性多糖可通過促進肝癌細胞H22荷瘤小鼠巨噬細胞胞飲作用、自然殺傷細胞殺傷活性及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百分率等途徑抑制腫瘤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3輔助其他化療藥物
黃芪多糖不僅可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發揮抑瘤作用,還可通過聯合其他化療藥物而發揮抗癌作用,增強西藥抗腫瘤作用,同時降低化療藥的毒副作用。陳瑾歆等發現黃芪多糖聯合斑蝥酸鈉處理HepG2細胞,細胞凋亡最明顯,且聯合處理組Bcl-2表達受到明顯抑制,提示黃芪多糖可提高斑蝥酸鈉對HepG2細胞抑制效果。黃宏思等發現黃芪多糖與順鉑聯合用藥組的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平均瘤重明顯低于順鉑單用組,此外,聯合用藥組小鼠毒副反應明顯降低,生存質量明顯提高。提示黃芪多糖聯合順鉑可顯著降低荷瘤小鼠平均瘤重以及毒副反應,提高抑瘤率。Tian等發現黃芪多糖可增加某些化療藥物如環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順鉑的細胞毒性。黃芪多糖可增加細胞內羅丹明-123的滯留,降低細胞內P-糖蛋白流出功能,下調P-糖蛋白和MDR1mRNA的表達,從而增強H22/ADM細胞的化療敏感性。
4小結
目前,腫瘤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腫瘤的發生發展是一個多因素參與、多基因改變、多步驟演進的復雜過程。針對惡性腫瘤的治療,放療、化療是常用的有效手段,然而其缺乏選擇性,不僅殺死腫瘤細胞,也會殺傷正常細胞,產生毒副作用;此外,腫瘤對化療藥物會產生多藥耐藥性,也會造成療效不佳。于是,黃芪多糖作為抗癌藥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黃芪多糖安全高效、毒副作用小,具有抗腫瘤效應,眾多研究均表明黃芪多糖可誘導肝癌細胞調亡、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其他化療藥物敏感性以及降低其毒副作用等。然而,由于中藥成分的多樣性,目前的研究還不能全面、深入地闡釋黃芪多糖抗腫瘤機制。但是,從目前研究結果來看,黃芪多糖在抗肝癌方面的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隨著其抗肝癌機制的深入研究,將為黃芪多糖應用于臨床治療肝癌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論依據,使黃芪多糖抗腫瘤的臨床應用得以進一步拓展。
參考文獻
[1]呂君,朱鵬飛,劉艷民,等.黃芪多糖通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促進肝癌細胞凋亡研究[J].中草藥,2018,49(21):5155-5160.
[2]陳瑾歆,何軍,張娟娟,等.黃芪多糖對人肝癌細胞HepG2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124-126.